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张海霞︱如何做好博士后?

已有 1713 次阅读 2024-8-3 09:53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没想到《千万不要做千年博士后》这一篇引起很大反响,看来在做博士后或者希望做博士后的人还是挺多的,当然更多的是关于博士后的困惑,网友们的留言很值得讨论,我先回答几个特别普遍的问题吧。

图片

第一,要不要做博士后?

每位博士毕业的时候应该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做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最需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

是不是希望继续做研究?

对于那些希望继续做研究的,包括留在学术界(大学和研究院所)或者加盟企业或者社会设立的研究机构的,博士毕业后最好再做2~3年的博士后。

对于已经铁心不希望继续做研究的,博士毕业后就赶快进入职场工作(去企业、去政府、去中小学当老师或者任何其他单位),世界很大,发挥能力的机会很多,而且收入和尊重都跟做博士后不在一个量级的,大家就不需要在博士后这根鸡肋上浪费时间了。

所以,是不是要做博士后,是一个职业规划的选择,也有人说“我还没想好”,那就做个博士后也无妨。

图片

第二,怎么做博士后?

找怎样的导师做博士后?做几年博士后合适?怎么才能做出好工作?这个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但这是博士后经历能不能升值的关键所在。我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的例子吧庄小威,这是2012年她在北大讲座时分享的亲身经历,我在现场,下面的内容来自我当时写的《邻家才女庄小威》。

1997年庄小威在UC伯克利博士毕业后找教职,斯坦福几乎就给她了助理教授的职位,可是最后一刻改了:“YOU NOT READY!我们给你一个很好的博士后Fellowship,让你在2-3内可以跟任何教授合作,证明自己!”这不折不扣是个打击!小威说她哭了很久,但是决定接受这个fellowship而拒绝其他学校的教职offer!最难得是,她意识到自己的伤心难过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太浮躁!她坦然地讲着自己的这一段心路历程,很平淡,其实有多么不平凡!试想:有几个人能够这样坦然地面对自己和剖析自己,而且能够勇敢地在大众面前说出来?!而小威娓娓道来,还很感谢这个失败:

因为她从内心里发现自己确实没有READY!她需要沉下心来做几年博士后!

当然,很幸运,她遇到了博士后导师Steven Chu,她给的那张照片很好:朱棣文和施瓦辛格在一起“咬耳朵”,她说这是steve在跟“终结者”面授机宜!并且用十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描述了steve对她科研选题的影响:要做有重要影响的课题(big impact),不能盲目跟风!所以她选择了生物!用物理的方法去解决生物的问题,从一无所知到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艰难的寻找过程:不知道哭过多少次(小威说:女生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放开了哭!),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选题获得了steve的“扬眉毛”的鼓励、她的论文发表在了Science上!当然也推开了一扇门:用她擅长的光学去“看”浩瀚的生物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逐渐READY去做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去发现重要的问题、解决重要的问题!

2001年她博士后出站去哈佛大学做了助理教授。

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博士后的成长经历,她在博士后的3年时间里与导师合作开拓出了全新的方向并奠定了自己独立科研生涯的基础。

所以,做博士后不仅最好不要跟着自己的博士老板,最好也不要做自己博士的方向....找一个和博士方向相关又有很大差别的方向去做博后。这样才能不和自己的博士导师竞争,因为你博士导师是最希望你成功的人。

不过,国内情况有时候是相反的:博士老板希望让博士生留校继续做博后用起来顺手、听话、出活儿。

当然也有人做博士后就是想镀金的,那就优先考虑单位排名。这都不一而足,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找适合自己的定位。

图片

第三、博士后的工作选择与时机

做博士后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找到更好更适合的工作,不要不好意思谈。比如一位在985/211高校毕业的博士在刚毕业的时候去“地理位置、软硬件设施都不理想的高校”应聘也可能拿到offer,但是拿不到好的条件和人才支持,如果在国内名校或者出国出境做2~3年博士后,可能很快就能拿到人才项目的支持,发展的平台就不一样了。如果博士后期间再出一些不错的成果,很快就成单位的青年骨干人才啦。

前面已经说过了,博士后不宜超过5年,太长时间对人的心理是一种巨大的折磨温水煮青蛙,也有一些人说我成果还没出来呢,记住,如果不是特殊行业,2~3年都不出来成果那真的要好好怀疑一下自己了,如果是导师一直强留,那你要好好考虑一下到底是自己有价值还是导师希望能再免费打工时间长一点?

还有一些是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就不想出站,想想那些复读N年一定要考北大清华的千年复读生,值得吗?枉费了大好年华!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事都是一个道理:永远都没有最优解,只有适合自己的解,让自己走在不断变得更好的路上才是对的选择!

还有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学术界,可是什么时候应该决定放弃科研投身业界比较合适呢?在你认识到你不适合的时候及时放弃就是最好的时机,否则就是更多时间的浪费和折磨。

最后,用一位老博士后的留言来结束这个话题:作为博士后,请记住你不是在某个实验室做博后,而是在某个大学做博后,大学的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有很多职业指导的资源,比如指导 faculty怎么写申请,怎么处理职场的关系,这些一定要利用好。科研职场,科研本身也不是唯一因素……

这个是真心话,我本人就给很多不是我指导的博士后介绍过工作、写过推荐信甚至是绿卡推荐信,还请大家广泛充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路就会越走越宽。

图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444935.html

上一篇:Davos主旨演讲 | 巴斯大学校长lan White:激发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探索之旅
下一篇:张海霞︱为了心中的真爱,出发!
收藏 IP: 111.20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