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Davos主旨演讲 |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性人才

已有 1407 次阅读 2024-7-24 22:0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图片


值此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iCANX达沃斯科学峰会诚邀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hat Lead the Future》。


高校长站在世界舞台上,深入探讨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如何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从目标与体系、持续改进以及大学治理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山大学的实践探索和深入思考,展现了这所百年名校面向未来、致力于培养卓越人才的决心和行动。
以下是精彩演讲内容:
图片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非常高兴与来自全球的知名科学家和业界人士相聚美丽的达沃斯,共同参加2024年iCANX达沃斯科学峰会。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前面各位的演讲都很精彩,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前沿领域不断拓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广泛渗透,科技创新正在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相当程度上塑造着人类的未来。
面对这个变革时代,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主体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要怎么做?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正如主办方iCANX的口号是“连接未来与宇宙”(Connect the Future and Universe!),未来意味着变数,宇宙充满着未知,能够连接两者的必定是创造性人才。
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看法和中山大学的实践。


一、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与体系


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一直在用过去的知识教授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这个困难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并不确定未来是什么样的,又如何让学生应对一个还没有出现的未来?第二,即使我们能够把未来世界展示给学生,过去的知识又怎样才能转换成他们可以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这种转化又如何实现?为面对来自现实和未来的各种挑战,高等教育应该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出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创造性人才。
首先,要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教育要帮助他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想要去学习的时候可以自我学习。其次,要拥有强大的思想力,批判性思考。思想形成判断,判断凝聚共识,共识带来确定。正是在不断的质疑、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创造。最后,要能够在真实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动。学习和思考很重要,但最终改造世界的是人们的实践与行动。
图片
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这三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乘,其结果便是创造力。我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就是创造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
为培养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我们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应当体现在包括专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全过程和全环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是统一的,不是割裂和对立的。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考、清晰的表达沟通和价值判断能力,它就实现了通识教育的一些目标。
因此,我们通过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当中,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我们培养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并认识人本身,包括认识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激情和觉悟,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清晰表达、合作沟通、实践创新,学会自我学习和担当负责,从而在未来形成优秀的品格和卓越的能力。
我们要落实完整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完备的育人体系。中山大学确立“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理念,将教与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上来,构建多样性开放型可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加强基础方面。一方面加强文理通识教育的基础,把通识课程分为4个类别:人文与社会、科技与未来、生命与健康、艺术与审美,致力于使所有学生获得具有普遍而恒久文化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教育的基础,整合凝练,适度留白,加强一年级共同基础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培养效果。
在促进交叉方面。一方面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转化为跨学科教育的优势,建设若干交叉专业,如“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整合科学”等;另一方面,探索和发展虽“微”但不失“专业”性质的跨学科微专业,如“计算、数据与管理”“技术、艺术与文旅创新”等。
在尊重选择方面。一方面保障多样性,构建分层次特色化的课程体系,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修读,保障转专业自由,提供更多跨学科、跨文化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提升挑战度,设置有深度、有高度的荣誉课程和荣誉学位,鼓励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在卓越教学方面。一方面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革,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着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图片


二、适应未来的持续改进:坚持与变革


一个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要能够面向未来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具有可持续改进的特质。


(一)坚持并拓展一般性能力培养


一般性能力是个人面对时代起伏变化的“压舱石”。要坚持培养学生的一般性能力,并拓展其内涵。
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交流,试错、修正,逐渐找到感兴趣的问题来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与学伴相互挑战和支持来产生新思考。其次,要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理性应对未来变局。引导学生树立求真质疑、平等包容、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善于分析、思考和研究,敢于质疑、否定和批判,并能包容、尊重别人的意见,最终以担当作为推动社会进步。最后,要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培养健全完整的人。要深化“通专结合”,让科学的“求真”与人文的“向善”相得益彰,更好地促进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拓展一般性能力培养的重要结合点和落脚点就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去年9月,中山大学创业学院落地深圳校区,依托深圳丰沛的创新资源,根据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杰出人才,为地方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迎接AI对教育的挑战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了广泛关注。人工智能几乎可以掌握所有既存的客观知识,并具备解决复杂问题、形成逻辑理解能力的巨大潜力,将深刻改变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格局。
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应该拥抱并善用技术变革,利用AI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成长体验,强化人的默会知识能力,使人更加独特,使人的创造力更加强大。
近年来,中山大学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教育条件。比如,在高性能计算卓越人才培养方面,牵头建设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开放共享的在线超算教育实践平台——超算习堂(EasyHPC),上线了160余门课程,并加强实训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建设和高性能计算教学团队建设,已服务中国内外1200多所院校师生。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建设,推进“慕课西行”,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中国西部高校实现课程共享,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面向未来的大学治理:弹性与重塑


大学治理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院系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面对未来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大学治理要更具有弹性,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教师和院系的潜能与主动性,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而重塑学术治理体系、人才引育机制、开放治理生态


(一)学部制:统筹标准,交叉育人


对具有学科多样性的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对于多校区、多院系、多附属医院的大学,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学部制就是学术治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最近两年,中山大学已成立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各学部设置有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构建了“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
学部制统筹了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学术评价标准等,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最终加强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二)“预聘—长聘”制:潜心研究,悉心育人


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首先要建设引领未来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使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互相促进。实施“预聘—长聘”制就是基于教师成长规律而开展的一项改革。
“预聘—长聘”制的核心理念是,吸引和支持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专注发展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和方向,塑造学科与院系的未来。我们按照“高水平、国际化、少而精”的原则,面向全球选聘优秀人才,向高端提升,向青年倾斜。
对于新聘预聘教师,将一段较长的时间作为评估期,保证年轻人潜心去钻研一些重大问题,争取做出一些原创性比较强的成果。对于长聘教授,通过终身职位聘任保障学术自由,进行更前沿、更深入的探索,成为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2023年,中山大学全面实施教研系列教师“预聘—长聘”制。目前已引进专任教师120人,进一步加强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三)开放治理:跨界合作,协同育人
知识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打开学校边界,重塑开放治理生态,加强与企业、地方、全球的合作,推进协同育人。
从国家与区域来看,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非线性互动的基础上推进校内外跨界合作。近年来,中山大学与国家和地方合作共建了一批重大科技平台,如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支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众多科技领军企业共建了近40个联合研究平台,开展协同育人。
从全球来看,要加强办学资源的全球配置,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近年来,中山大学积极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近期还在香港成立了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争取建成前沿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和人才高地。同时,已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90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创造性人才。
图片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学是为未来而存在的。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思想和学术,尤其是要吸引当代最优秀的学者,去培养出下一代最优秀的学者,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中山大学愿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交流研讨,深入推进各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赢,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443604.html

上一篇:Davos主旨演讲 |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性人才
下一篇:张海霞︱I Know,I CAN!
收藏 IP: 61.135.229.*|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