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暗物质与宇宙19-主要内容

已有 49 次阅读 2024-7-16 20:20 |个人分类: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主要内容

经典物理是科学,现代物理也是科学,然而一道巨大的鸿沟隔断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就显得十分不科学。相信一定有一座宽广的桥梁能够联通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并且能最终填平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之间的巨大鸿沟。本书通过建立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采用暗物质完全统一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研究发现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填平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并且暗物质研究将成为探寻物理学本质与宇宙奥秘的必胜之匙。基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对宇宙模型进行论证,表明宇宙是无限大稳恒态的。进而建立了无限大稳恒态宇宙模型,并且完美地诠释了氢的再生机制。通过系列规范化描述,构建了物理学与天文学全新架构,主要内容包括:

惯性力需要在非惯性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在非惯性系里需要引入惯性力才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否则加速度找不到施力源。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就无法解决非惯性系中物体的动力学问题。牛顿力学能够解决所有惯性系内的动力学计算问题,但非惯性系的动力学计算问题,牛顿力学必须引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能解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动力学,尤其是非惯性系的动力学计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相对论的钟慢、尺缩与质增效应却并不存在。时间的本质在于物质运动,没有物质运动就没有事件,没有事件的发生就没有时间。时间只是提供事件发生先后顺序和物质运行周期信息的物理量,时间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而均匀地流逝。时间一维性体现在顺序性与共享性,是确定标准周期时段的前提。时间无限性由物质守恒所决定,物质不能创生就意味着时间没有起点,物质不能消灭就意味着时间没有终点。时间具有对等性,任意惯性系内的任意时刻均在任意惯性系内有对应时刻。虽然信息传递具有滞后性,但不同地点的时间具有同步性。不能某地点是过去,某地点是现在,某地点是将来。在任意两个不同时刻,宇宙万物的空间位置与运动状态没有完全一样的。宇宙内所有物质绝对无法同时回到过去某个时刻的空间位置与运行状态,因此时间不能倒流,只能单向流逝。每个物质的任何时刻对于其他任何物质都有对应的时刻,时间只能共享,无法独享。时间具有连续性,无法中断。时间中断意味着宇宙中所有物质都突然完全停止运动,即所有宇宙万物的空间位置与运动状态均停止改变。时间不会停止,永远不停地均匀流逝。宇宙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绝对空间位置、相对空间位置、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形成无数个永不中断的轨迹。时间均匀流淌,不受不同物质运行周期差异的影响,也不受不同时间物质运行周期的影响。宇宙间各个位置、各种物质都共享同一时间坐标轴,单位时间会等分坐标轴。这种被宇宙万物共享的时间等分单位,不受位置变化影响,也不受物质运动影响,更不受时间流动的影响。有且只有物质事件能标记时间,否则在向前与向后都是无限长的等分时间坐标轴上无法找到一个参照时间点。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受任何物质影响,也不受任何时间影响。空间是虚无的,可容纳物质,但却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任何相互作用。空间是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的物理量,空间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绝对空间无法单独标记,只能通过参照物进行标记和定位,这是由于空间是无限的,没有任何空间有别于其他空间,或优越于其他空间。空间是无限的,无论多么小的空间,其内部都可以再分;无论多么大的空间,其外部还有空间。没有优越的空间,任何空间都是平权等价的。没有任何一块空间是优越的,相互作用也只存在于物质与物质之间,脱离物质,就不会存在相互作用。物质和空间更不会存在相互作用,也不会因为物质的运动而产生尺缩。没有物质,空间没有任何独特之处。如果一些空间显得与众不同,并不是空间本身所具有的,都是这些空间存在某些物质才使这片空间显得独一无二。空间是连续的,不存在突然中断的非连续空间。空间两点之间无论走什么路径,所有空间点都是联通的。空间无需移动,也不能移动。只有物质才能在空间移动。所谓的移动空间只是人为假定,无论怎样移动空间,都没有任何变化。空间本身并无形状,所谓的形状,都是物质的形状或人为设定的形状。空间可以设定为任意形状,任意大小。所谓的形状往往是描述物质的,没有物质,描述空间的形状没有意义。物质与空间无法相互作用,空间本身无形,也不会变形。宇宙空间无限大,没有边界,所谓的边界是人类探测能力的边界。465亿光年半径的球面不存在能将球面内外分割开的物质,更不能否定球面外存在空间。在所谓的宇宙边界处,也会观测到与地球观测相同的图景。宇宙没有中心,任何中心都是以边界为前提。宇宙没有边界,更不会有中心,任何形式的地心说都是错误的。只有物质才能标记空间,且无论标记物质是否运动,都可以标记空间,这样方可确定其他物质与其相对位置及运动状态。研究宇宙时,地球人类将地球定义为坐标原点进行空间标记,使宇宙研究更加方便。物质是客观实在,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空间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空间位置,或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存在形式。物质性是物质最重要的特征,包括具有质量、占有空间、包含电荷、携带能量,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是物质。正反粒子对产生与湮灭是正反粒子结合为质量和电荷均对称的场态粒子;物质的质量、电荷、能量都绝对守恒。质量性是物质的重要属性,所有物质都具有质量,没有质量的物质不存在。不存在质增效应,也不存在质量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任何物质都包含电荷。电中性粒子至少包含两个粒子,且至少一个携带正电荷,一个携带负电荷。所有的物质都具有能量,没有能量的物质不存在。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是空间性,空间性是物质存在的体现,或大或小,物质一定占有空间。物质都具有唯一性,单个物质不能在同一时刻出现在两个位置,两个不同物质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相同位置。每个物质都拥有一个独特轨迹,这注定每个物质都是唯一且无法被取代的。物质都具有粒子性,即任何物质均由粒子构成,粒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可见或不见、或集中或分散,无论表现出怎样的连续性,均由粒子构成。粒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没有任何例外。粒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是物质振动的本质原因。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均能振动且相互诱导振动传递波。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都是粒子或粒子集合传递的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没有本质区别。物质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空间散布着可见物质与场态物质,空间无限性决定着物质的无限性。由于粒子同时具有引斥力,注定物质的密度有限性。物质是能量的本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物质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物质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同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力是物质的属性,任何力都不能脱离物质相互作用而单独存在,不存在无物质的力。只有物体才能成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只有物质才能标记空间并可度量物质运动。人类对宇宙的观测不断进步,新的宇宙模型不断出现,各种宇宙模型均有其合理性,并且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然而,仍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宇宙模型令众人信服。作为目前最被认可的宇宙模型,大爆炸理论整体循环机制仍不完备,究竟大爆炸循环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仍不明确,具体阶段的形成过程与触发机制仍不健全。尤其是大爆炸奇点形成仍缺乏有效机制,违背了现有的力学机理与能量传递机制。宇宙大爆炸依据星系红移与距离成正比。然而,大量实验与观测表明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衰减理论解释,随距离增加,短波向长波移动。运动频移与运动速度成比例关系,且远离为红移,走近为蓝移;衰减频移不同,衰减频移与距离成比例关系,且只有红移,没有蓝移,这与星系红移完全一致。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所有星系都加速远离地球,它们的退行速度等速球面的中心都位于地球,这种彻头彻尾的地心说听起来就有些滑稽。一些人为了维护这个新版地心说,用拉动橡皮筋来解释。宏观物质运动规律需要用牛顿定律来解释,绝不能用胡克定律解释空间物质的运动问题。这种似是而非的解释,就是在混淆视听。宇宙大爆炸的另一个观测证据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目前有观点认为只要有场态粒子的地方就会有这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辐射,是唯一无法屏蔽的电磁波。无限大稳恒态宇宙模型被当时奥伯斯佯谬理论所否定。这是由于奥伯斯佯谬存在光线传递无限远和星际物质没有热辐射的两个严重错误假设导致的。可观测宇宙范围内有上万亿个星系,平均每个星系有数千亿颗恒星,人类肉眼可见的只有7000多颗恒星,是银河系一角的极小极小区域。实际上,在任何肉眼看不到恒星的极小区域,采用精密天文仪器都能看到数不清的星系,且每个星系都有数千亿颗恒星。夜空是黑色,仅仅是人类肉眼看不到星星而已,任何方向看,都存在着肉眼无法观测到的无数个星系。光线存在球面衰减,而且被宇宙间黑暗的星体,尘埃和气体阻隔吸收,并以不可见光的形式辐射。总之,无限大稳恒态宇宙模型根本不存在奥伯斯佯谬问题。

大量观测证据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丢失质量且远远多于可见物质,这是暗物质存在的一个关键证据。这些丢失质量会在子弹星系中与可见物质分离,发生碰撞与相互作用使可见物质与引力不匹配是暗物质存在的另一个关键证据。另外,基态真空具有动力学特性、基本粒子特性,这是量子场论所无法解释的。尤其是真空竟然有能量特性,还能测量其温度,绝对的真空不会有能量或温度。动力学特性、基本粒子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都不是空间本身所具有的,都是处于散布于真空的隐身暗物质所赋予的。狄拉克从量子场论角度出发,把真空比喻成起伏不定的电子海,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实际上就是一种处于隐身态的暗物质。真空不应该具有任何能量,真空零点能实际上是暗物质的自身热运动。真空也不应该具有温度特征,实际上是暗物质的自身热辐射。人们所被熟知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暗物质的自身热辐射,是唯一不能被屏蔽的电磁波。宇宙中的丢失质量远多于可见物质、丢失质量在子弹星系中与可见物质分离、基态真空具有动力学与粒子特性、真空零点能与真空温度特征等大量证据表明暗物质一定存在。暗物质的强大引力束缚住星云与恒星,主导星系形成与演化。同时,暗物质形成宇宙的骨架,也主导星系团的形成与演化。在更大尺度上,由暗物质构成的宇宙细丝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的状态,它们的存在将更多、更大的星系团联系在一起。可观测宇宙中的所有星系都通过暗物质细丝连接在一起,没有任何一个星系例外。在宇宙任何一个层级上,暗物质的引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导着星体、星系、星系团、超大星系团,甚至整个宇宙的演化过程。实际上,暗物质的密度分布与引力场几乎完全一致,这是暗物质能作为宇宙胶水将星系粘到一起的重要原因。从小尺度上看,暗物质分布处处不同,是成团分布的。在引力作用下,暗物质之间相互吸引并聚集成团,形成包裹星系和星系团的大大小小的暗物质晕。从极大尺度上看,宇宙不同地方的暗物质结构的统计性质几乎一样,是均匀各向同性的。作为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基本单元,暗物质晕的基本特征成为深入研究宇宙和星系的前提。暗物质晕集聚的引力场也持续吸引着周围的暗物质,维持着暗物质晕的不断增长。暗物质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呈块状分布,其密度梯度没有出现严重突变,而是以更广阔、更平滑的方式分布。这些特征导致暗物质晕同周围环境暗物质并没有清晰边界。暗物质由于引力作用而聚集在星系周围,由于斥力作用而散布于整个宇宙,且存在一定密度梯度。暗物质的密度梯度与引力场有着密切关系,暗物质晕的引力场也成了星系的孵化场,并主导着星体、星系、星系团、超大星系团,甚至整个宇宙的演化过程。各种暗物质候选者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还仅仅是候选者。目前,暗物质研究已经走进了误区,暗物质不遮挡也不反射一丝丝光线,就直接断定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却完全忽略了引力透镜效应中暗物质能够弯折光线。暗物质密度梯度分布弯折光线,同时也是万有引力的来源。能够弯折光线却不参与电磁作用,这显然是极端错误的。而依据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假定而提出的任何候选者都不会是真正的暗物质。必须转变思路,放弃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的错误判断,才能更快地解密暗物质。认为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是一个严重误区,依此假定设计的直接探测、间接探测与加速器探测等各种手段也都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这些探测手段都是以暗物质不发光、不参与电磁作用为前提所制定的。全世界每年花费大量经费寻找暗物质,都始终无法达到目的,必须及时调整思路。暗物质密度梯度分布显著影响光线传播方向,引力透镜效应已经有力证实暗物质能够弯折光线,这是暗物质参与电磁作用的直接证据。另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也表明暗物质参与电磁作用。如果不尽快走出误区,只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根本找不到暗物质。

暗物质粒子完全透明,不遮挡或反射一丝丝光线。在没有可见物质时,更无法发现暗物质的存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真空”中可以生成电子对,并且电子对可以结合“湮灭消失”。也有大量研究表明暗物质与正反粒子相关,暗物质伴随着高能光子可以生成正反粒子。这表明正反粒子对结合为透明粒子,这种透明粒子可以电离为正反粒子。基本可以断定暗物质粒子是一种包含正反粒子的稳定粒子。在一定条件下,正反粒子结合释放能量形成能量极低且稳定的暗物质粒子,能量极低的稳定暗物质粒子吸收大量能量电离成正反粒子。场物质也是完全透明的,也不遮挡或反射一丝丝光线。在没有可见物质时,也无法发现场物质存在。目前,量子场论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场物质等价于真空。然而,物质和真空相互作用根本没有任何物理意义,空间作为施力物体更得不到任何物理学理论支撑,最后只能自欺欺人地用各种数学游戏将空间弯曲。采用纯粹的数学手段使弯曲空间成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这是现代物理学最大的失败。实际上,并不是正反粒子与所谓真空的相互转化,而是场态粒子与正反粒子的相互转化。将空间进行离散化处理以及对空间进行的各种扭曲仅仅是一种规则而已,而这种规则更说明了场是场物质形成的,绝不是空间或所谓空间弯曲所形成的。暗物质与场物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仅分布一致,而且表现出的各种物质特性也惊人的一致。根本无法找到暗物质与场物质的任何区别。两者都具有隐身特性,在没有可见物质时均无法被直接观测到。两者都是完全透明的,不反射或遮挡任何光线,即两者都是只能传递电磁波而无法反射电磁波。所有的实验和观测数据表明有且只有介质能改变光速和光线方向。光疏介质内光速快,光密介质内光速慢;暗物质稀疏的地方光速快,暗物质浓密的地方光速慢。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差异能改变光线方向;暗物质的密度变化也可以改变光线方向。这已经由雷达回波延迟和引力透镜观测得到可靠验证。暗物质与场物质都与正反粒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基本可以断定两者的粒子都包含正反粒子。可以认定暗物质就是场物质,暗物质粒子就是场态粒子。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是质量与电荷均对称的超对称粒子。麦克斯韦用有史以来最美公式统一了电和磁,也统一了光与电磁波,并较为精准地预测了电偶极子;赫兹用实验完美地验证了电偶极子,明确了电偶极子的电磁波产生机理与电磁波传递机制。空间到处散布着场态粒子,一个场态粒子包含一对正反粒子,是超对称粒子,也是完美的电偶极子。电偶极子是两个相距很近的等量异号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电偶极子是典型的极性粒子,振荡能不断产生瞬时电偶极矩。电偶极子能够相互诱导振荡发射与接收电磁波,这在电磁波发射与天线接收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电偶极子的各种特性与暗物质及场物质完全契合。电偶极子既可以是电磁波的发射源,也可以是电磁波的接收器,还可以是电磁波的传播介质。振荡电偶极子能不断地传递电磁波。电偶极子只能是质量相等、电荷相等的超对称粒子,否则会反射电磁波而可见。真空极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被极化了,而是空间散布的隐身场物质被极化了。真空中的各种量子场与正反粒子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基态真空里,这些粒子也具有实实在在的物质特性。由正反粒子构成的场物质就是真空中的电解质,与外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极化。背景电磁场中产生电子-正电子的虚粒子对的过程,实际上并不是电子-正电子对的不断产生与湮灭,而是场物质与正负电子对不断相互转化。场物质能够被极化成电偶极子,这与麦克斯韦方程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得到了赫兹实验的验证,在电磁信号放射与接收中已经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说场物质包含正反粒子,能够被极化为电偶极子,也能够与正反粒子相互转化。电子偶素仅仅反映了正负电子对转化为暗物质粒子的过程。由于这个转化过程的热能转化过于激烈,同时产物却隐身了。这样人们往往只关注能量转化的激烈过程,却忽略了产生隐身的暗物质。这才使大家误认为电子偶素不稳定,但电子偶素并不是最终产物,仅仅是一个中间过程。因为只能观测到这个过程,却看不到最终产物,所以长期以来电子偶素一直被误认为是不稳定的产物。实际上,正负电子结合释放大量能量,生成能量极低且稳定的具有超对称结构的隐身场态粒子。正反粒子对产生与湮灭,本质上是可见物质与暗物质的不断相互转化过程,且伴随着巨大的电势能与电磁能相互转化。这为暗物质与场物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观测或捕捉暗物质与场物质提供可行方案,更为暗物质与场物质的理论研究提供有效手段,并为暗物质与场物质的理论应用开辟道路。一个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中包含一对正反粒子,是质量、电荷、分布和状态均对称的超对称粒子。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是典型对称双星系统,更是完美的电偶极子。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是典型的极性粒子,但整体为球型,形成类氢的球状云,通常情况下不显电性也不显磁性。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构成物质也是正负电子和正反质子,与可见物质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与可见物质粒子的唯一区别是对称性,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因其对称性结构而处于隐身态,可见物质粒子因其非对称结构而处于显现态。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内的电荷、质量、运动、分布等往往处于良好的对称状态。然而,超对称的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仍是典型两极粒子,会形成瞬时电偶极矩。这种瞬时电偶极矩会不断诱导周围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产生振荡,因此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会产生自发对称性破缺。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因相互诱导振荡而相互作用,且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作用力随着间距增大而减小,随着间距减小而增大,只是斥力变化快而已。在宏观上,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间的作用力只能表现为粒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差值。暗物质与可见物质的成分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就是两者粒子的对称性。暗物质由超对称粒子构成,而可见物质由对称性破缺粒子构成。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相互诱导振荡,两者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作用力均随着间距增大而减小,随着间距减小而增大,只是斥力变化快而已。相对于半径极小的对称结构场态粒子,非对称结构的显态粒子内的每个质子或电子都是单极粒子,因此显态粒子对场态粒子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显态粒子的质量对称性破缺会诱导场态粒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密度提高而产生密度梯度分布;显态粒子的电荷分布对称性会诱导场态粒子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而产生规律极化;显态粒子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会诱导场态粒子内部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而产生规律偏转。显态粒子存在严重的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对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来说,显态粒子内的每个电子与质子都是单极粒子,因此对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具有显著的吸引力。显态粒子对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宏观作用力只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差值。所有显态粒子均有使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升高的趋势。这种显态粒子对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吸引作用由近及远连续传递,但存在着球面衰减规律。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因引力存在而聚集在星系与星体周围,且存在一定密度梯度,因斥力存在而散布于整个宇宙。从大尺度上来看,暗物质的分布与引力场完全一致,引力场强度高的地方,暗物质密度就高。从小尺度来看,引力场强度高的地方暗物质密度也高,同样引起光线偏折与光速变化。而星际之间的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受到宇宙万物的共同作用,往往吸引力与排斥力相互平衡,基本上趋于均匀分布。在绘制暗物质分布图时,往往采用引力透镜等方法观测暗物质,只能观测到暗物质的密度梯度差值。星系与星体附近的暗物质密度梯度较大,因此容易被发现。而星际间的暗物质密度差值极小,因此很难被观测到。这也给学者们以错觉,认为暗物质只隐匿在星系之中。电场是由显态粒子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诱导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对称性破缺而规律极化产生的。由于显态粒子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诱导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电荷分布规律对称性破缺,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被极化,就形成恢复电荷对称性的势,这种势能够由近及远地传递,并伴随着球面衰减。可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的极化来表示电场,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极化强度表示电场强度。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极化表示电场反映电场本质上是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规律极化,使暗物质与场物质得到合理统一。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极化强度计算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电场强度。磁场是显态粒子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诱导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相应对称性破缺而发生粒子运动平面规律偏转产生的。由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内部正反粒子轨道偏转,就具有恢复其对称性的势。可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内部正反粒子轨道偏转来表示磁场,采用偏转率表示磁场强度。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内部正反粒子轨道偏转表示磁场反映磁场本质上是暗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物质与场物质得到合理统一。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内部正反粒子轨道偏转强度计算能够准确反映磁场强度。麦克斯韦所预言的电偶极子本质上是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计算方法完全一致。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一旦出现对称性破缺,就会产生恢复对称性的势。对称性破缺的势也会诱导其他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产生相应的对称性破缺,这种对称性破缺会依次诱导振荡而不断传递。电磁波是由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相互诱导振荡产生的,可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的振荡频率表示电磁波,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振荡率表示电磁波强度,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振荡频率区分电磁波的种类。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电磁波反映电磁场本质上是暗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物质与场物质得到合理统一。引力场是由显态粒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诱导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形成密度梯度变化产生的。由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使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提高,这种密度提高就产生了恢复均匀分布的势,这种势不断向外传递,形成球面衰减。万有引力始终指向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增加最大的方向。只要有显态粒子,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均会提高,因此宏观物质只表现为引力,不表现为斥力。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率表示引力场强度,这反映引力场本质上是暗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物质与场物质合理统一。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吸引强度计算能准确反映引力场强度。实体粒子包括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场物质由场态粒子构成,可见物质由显态粒子构成。只有超对称的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才能处于隐身态,这是由于垂直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偶极方向辐射最强,平行偶极方向辐射为零。如果把振荡粒子视为偶极,则在反射光方向辐射为零。除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以外的其他任何非对称粒子一定处于显现态,这是由于粒子的对称性破缺可以使电磁波反射。现有理论体系将微观粒子的某种特性也当成是一种粒子,比如将粒子间的相互诱导振荡的电磁力也称为粒子,粒子间的电磁力并非实体粒子,可以认为是虚拟粒子。光子是最为典型的虚拟粒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相互作用的电磁力,是宏观层面此起彼伏电磁波传递的能量。简而言之,光子是微观粒子的电磁力,是电磁波传递的能量。所有场都是显态粒子不同天然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相应的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电场是场态粒子相应的电荷分布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磁场是场态粒子相应的电荷运动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引力场是场态粒子质量分布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各种规律对称性破缺都是通过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的。场的空间连续性主要在于场态粒子的偶极矩不断发生变化,被诱导振荡后,偶极矩增加并积聚势能,这种要恢复原状的势又不断诱导其他粒子振荡。粒子间时时刻刻相互诱导振荡,形成不断传递能量的电磁波。所有场的传递都是通过粒子间交换光子传递电磁波实现的。在宏观层面或经典层面上,由于粒子的运动连续性而使这种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在时间上表现为连续性;同时场态粒子无所不在地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由于粒子相互作用的连续性而使这种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在空间上表现为连续性。另外,场态粒子之间不断诱导振荡传递电磁波,使显态粒子的作用不断外延,也就形成了超距作用。场态粒子通过不断地交换光子将显态粒子的恢复对称性的各种势连续地传递无穷远。这样使各种场力可以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地传递至无穷远。粒子体现了离散性,而电磁波体现了连续性。很多研究人员将真空中散布的场态粒子各种特性都赋予真空,这就混淆了物质与空间的概念。这使量子场论研究陷入一个严重误区,经典场论仍是研究场物质的科学,而量子场论却成了研究净空的学科。因此,必须将其严格定义并予以区分,不能因为场态粒子的隐身而抛弃物质,使物理科学成为不研究物的科学。这是量子场论无法取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不知道空间散布着隐身的场态粒子,只能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将空间进行各种扭曲,再通过不同扭曲使空间具有不同的物质特性。对空间的各种扭曲看似一个有效的数学计算规则,但却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用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规则展现场态粒子各种特性,不仅使量子场论晦涩难懂,而且更容易使其陷入交错复杂的迷宫。尤其是基态的空间具有动力学特性、粒子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都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因为基态的空间无需进行各种空间的扭曲,就不应该具有任何物质特性。空间是连续的,然而场态粒子具有高度的离散性,如果认为这些物质性质是空间本身所具有的,那么就造成场态粒子的连续存在,各种物理量的计算必然趋于无穷大。因此量子场论曾被人称作是一个丑陋的理论,就不得不将空间进行离散化处理。这种采用重整化以避免无穷大的手段是一个有效的规则,通过空间切断的重整化规则有力证明真空场是场态粒子而非空间所产生的。量子场论的研究必须尽早回归到场物质研究的本位,必须明确显态粒子不同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产生规律的对称性破缺,并通过场态粒子不断交换光子将对称性破缺所具有的恢复对称性的势由近及远地连续传递。显态粒子的不同天然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产生相应的规律对称性破缺。场态粒子不同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相应恢复对称性的势就形成了不同的场。所有的场都是由同一种场态粒子形成的。不是场态粒子的不同决定场的不同,而是相同场态粒子的对称性破缺类型决定了场的类型。无论是哪一种场,都是通过粒子间交换光子传递的。由于粒子都同时吸收并释放电磁波,因此各种场都是只表现为粒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差值。不同对称性破缺产生的粒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差值有所不同,就让人误以为是不同的粒子形成并传递不同的场。所有场都是电磁场的复合场,宏观上只表现为电磁力的引力与斥力各种不同形式叠加后的差值。场态粒子的第一特性是隐身;隐身态是场态粒子最与众不同的特性!场态粒子之所以能够隐身,就是因其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显态粒子能够辐射电磁波,往往温度各异,辐射的电磁波很有辨识度,而且因其非对称结构而能反射电磁波,采用主动和被动手段都很容易观测显态粒子。场态粒子是结构单一的超对称粒子,很难储存能量,温度极低,其自身热辐射被当成了宇宙背景辐射,而且由于其对称结构只能传递而无法反射电磁波。要想观测场态粒子就必须破坏其对称性,只要场态粒子出现任何对称性破缺,就可以采用不同手段进行观测。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可以相互转化,只要质量和电荷对称性恢复,就成为场态粒子;反之,只要质量或电荷对称性被破坏,就成为显态粒子。电场是由于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产生恢复对称性的势;磁场是由于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产生恢复对称性的势;引力场是由于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产生恢复对称性的势。场态粒子电离成正反粒子就意味着对称性全面破缺,正反粒子结合为场态粒子就意味着对称性全面恢复。只要场态粒子存在规律对称性破缺,就能形成稳定的场,就可以采用不同手段进行观测。最直观有效的手段是电离场态粒子成为正反粒子,全面破坏其对称性;或将正反粒子结合为场态粒子,使其对称性全面恢复而隐身。场态粒子的第二特性是自发对称性破缺;自发对称性破缺是场态粒子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场态粒子整体虽为球型,但毕竟是存在两极的极性粒子,时刻存在瞬时偶极,进而形成瞬时电偶极矩。场态粒子因瞬时偶极而相互诱导振荡。即使没有任何显态粒子,场态粒子之间的自发诱导振荡都在时时刻刻发生。这是真空零点能存在的根本原因,否则没有任何扭曲的基态空间根本不会有任何动力学特性、基本粒子特性、能量特性或温度特征。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能完美诠释真空零点能以及基态空间所具有的各种物质特性。自发对称性破缺不仅表现为场态粒子的内能,也必然因相互诱导而形成杂乱无章的光场。这种杂乱无章的光场就是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辐射,宏观上也会表现出通过交换光子而传递的电磁波。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引起的电磁波,是唯一无法屏蔽的电磁波。场态粒子的第三特性是诱导对称性破缺;诱导对称性破缺是场态粒子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任何粒子都沉浸在环境粒子的海洋中。环境粒子包括显态粒子和场态粒子。显态粒子具有天然对称性破缺特性,超对称场态粒子具有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只要是对称性破缺的粒子就具有恢复对称性的势。天然对称性破缺的显态粒子就始终具有诱导环境粒子震荡的能力,这是所有可见物质不断释放电磁波的根本原因。由于环境粒子具有对称性破缺,时时刻刻诱导显态粒子产生震荡,这是所有可见物质时时刻刻吸收电磁波的根本原因。 超对称场态粒子也不断被对称性破缺的环境粒子诱导震荡,产生诱导对称性破缺。诱导对称性破缺的场态粒子继承了环境粒子的震荡频率与能量,同样也具有诱导环境粒子震荡的电势能。场态粒子的第四特性是规律对称性破缺;规律对称性破缺是场态粒子又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形成杂乱无章的光场,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唯一无法屏蔽的电磁波。显态粒子某种特定对称性破缺会诱导场态粒子形成规律对称性破缺,不同规律对称性破缺形成不同的场。所有场都是由于显态粒子某种对称性破缺引起场态粒子产生相应规律对称性破缺,进而形成恢复对称性的势,就产生了显态粒子间超距传递的作用力。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的显态粒子,诱导场态粒子电荷分布规律对称性破缺,进而产生场态粒子电荷恢复对称分布的势,就形成了电场。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的显态粒子,诱导场态粒子内部正反粒子运动状态规律对称性破缺,进而产生场态粒子电荷恢复对称运动的势,就形成了磁场。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的显态粒子,诱导场态粒子质量规律对称性破缺而密度梯度分布,进而产生场态粒子密度恢复均匀分布的势,就形成了引力场。所有类型的场都是相同场态粒子规律性对称破缺产生的,不是每一种场对应一种粒子,而是一种场对应一种规律对称性破缺。量子场是显态粒子某种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相应规律对称性破缺而形成的各种恢复对称性的势。电场是显态粒子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规律极化而形成一种恢复电荷分布对称性的势。磁场是显态粒子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内部电荷轨道偏转而形成恢复电荷运动对称性的势。引力场是显态粒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整体密度梯度分布而形成恢复密度均匀分布的势。各种恢复对称性的势意味着积聚了不同的势能,电场、磁场和引力场均是如此。各种势的变化通过粒子间相互交换光子产生此起彼伏的电磁波传递。各种势均积聚不同的势能,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电势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化。运动电荷属于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粒子,会产生磁场。无论静止电荷还是运动电荷,都属于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粒子,都会产生电场。这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电场变化同时伴随着磁场变化,磁场变化也伴随着电场变化。而可见物质积聚的势能通过改变这种势实现能量转化,最常见的是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暗物质是场物质,都是有正反粒子偶极子构成。作为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是隐态粒子,隐身是其最大特性。作为场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是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是其最大特性。场态粒子具有隐身特性、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和规律对称性破缺特性。场态粒子因其超对称结构只能传递而不反射电磁波才隐身;因其自发对称性破缺的自身热运动而具有真空零点能,因其自身热辐射才形成唯一无法屏蔽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因其在显态粒子某种对称性破缺诱导下相应产生规律对称性破缺而形成不同的场。量子场论的研究必须走入正轨,把场态粒子而非所谓净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量子场是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形成的恢复对称性的势,并通过场态粒子诱导震荡形成的电磁波传递。这不仅实现了暗物质与场物质的统一,更实现了各种场的大统一。场物质只有一种,场物质粒子就是场态粒子,场态粒子不同规律对称性破缺对应不同的场。场态粒子是实实在在的粒子,根本无需进行量子化处理,直接研究场态粒子本身就可以了。明确场态粒子的这些特性,只要充分理解场态粒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就能清楚地掌握场的形成机理与传递机制。真空不是场物质,场态粒子才是真正的场物质。量子场论最初认为粒子可以凭空产生和消失,此前的物质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均被打破。实际上,并不是粒子真的凭空产生或消失,而是场态粒子的对称性破缺与恢复的往复变化过程,也就是量子场论中场的基态和激发态往复变化的过程。否则量子场论就无法解释基态空间所具有的动力学特性、粒子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而场态粒子具有隐身、自发对称性破缺和规律对称性破缺等三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只有场态粒子能够有效并准确地解释真空零点能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场态粒子因全面对称性全面破缺电离为显态粒子,而对称性全面恢复又形成场态粒子。粒子凭空产生和消失本质上是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的相互转化,是对称性全面破缺与全面恢复的两个极端状态的相互转化,仅仅是粒子存在状态的转化,同时伴随着电磁能与电势能的相互转化。物质没有创生,也没有消灭。实际上,场态粒子就是暗物质,是量子场论的物质基础。这使得量子场论不再研究虚无缥缈的真空,而是研究实实在在的场态粒子。使现代物理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将会促进量子场论的飞速发展。粒子是场形成的因,场是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果。粒子是场的本源,场是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的表现形式,即本质是粒子,现象是场。无论场态粒子处于基态还是激发态,都具有动力学特性、粒子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是根本,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超距传递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是场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传递,才显现出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超距作用的场。粒子是本源,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是诱因,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是超距传递条件,显态粒子相同天然对称性破缺的超距耦合作用是特点,场是一种现象。场是微观层面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的超距传递;场是宏观层面上远方显态粒子的天然对称性破缺产生的势通过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传递,形成宏观物质的超距作用力。微观层面的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的相互作用通过场的概念建立了宏观整体超距作用有效联系。场不仅是宏观可见物质超距作用的桥梁,也是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相互联系的纽带。粒子和场是辩证统一的,只是有时候专注微观粒子本身,有时候专注其宏观场的特性。场宏观上表现为显态粒子的超距作用,这些超距作用是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叠加,必然表现为粒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差值。粒子的各种对称性破缺能够叠加,各种场也能够叠加。最典型的是电磁场,其他场都是通过电磁场叠加而成。无论各种场怎样叠加,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只是电磁波通过不同形式的叠加,必然表现为各种对称性破缺叠加后的引力与斥力差值。经典场论描述了场无处不在的连续传递表现形式,量子场论描述了离散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而产生场的机理,以及通过相互诱导振荡交换光子而无处不在的连续传递机制。经典场论能够对场的现象进行较为精准描述,只知道极少观测数据的条件下,麦克斯韦能够较为精准地描述经典场,这是物理学最难突破的理论。笔者认为麦克斯韦是有史以来最聪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量子场论虽然没有真正发现场态粒子,但在经典场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的离散化处理,歪打正着地将场态粒子的各种特性都巧妙地赋予了真空,并认为不同对称性破缺是不同的粒子,这样使量子场论成为能够较为精准计算的现代物理科学。但这种本末倒置却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成果,更突显了麦克斯韦的伟大。目前,量子场论仍然没有找到场的本源,还是建立在现象描述的基础上。在经典场论的基础上进行离散化处理,仅仅是数学手段。直至今日,量子场论不知道粒子性的粒子相互作用机理,也不知道波动性的传递机制。通过将经典场理想化处理得到的量子场论只能算是改良版的现象场论,只是提高了经典场论的精度。量子场论必须完整描述场产生机理与传递机制,且结果与场的现象一致。场态粒子是离散的,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的诱导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量子场论需要明确其研究的对象量子就是场态粒子,并不是所谓的真空,否则永远都是现象描述。量子场论描述场的本质,阐明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形成场的作用机理以及粒子对称性破缺相互诱导产生电磁波的传递机制。对称性破缺产生的电磁力表现出粒子性,具有典型离散的量子特征;对称性破缺产生的电磁波表现出波动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典型的连续性。量子场以离散的粒子为研究对象,是场的本源描述;经典场论以连续的电磁波为研究对象,是场的现象描述。场态粒子具有高度的离散性,然而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形成的场却具有高度连续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场态粒子无所不在的存在,场态粒子因为引力而聚集在星系或星体周围,同时因为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这是场无所不在且能传递无穷远的前提。二是由于粒子对称性破缺的相互诱导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粒子对称性破缺的相互诱导表现出显著的粒子性,即具有高度离散性;粒子的对称性破缺相互诱导不断传递形成的电磁波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即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粒子间的相互诱导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电磁波是一条条无形的丝线将空间高度离散的粒子连成不断延伸的三维空间网。能观测到一条条场态粒子的细丝结构连接着宇宙空间里的所有星系。电磁波将所有离散性的粒子连接,形成了各种作用连续性的纽带,使场在整个空间里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场通过粒子间交换光子不断传递,宏观上必然表现为此起彼伏的电磁波。电磁波使离散化的场态粒子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表现为连续性。粒子具有高度的离散性,电磁波却有效地连接了粒子。这种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粒子间的相互诱导作用。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且诱导相互作用的范围在空间上也是连续的。因此,经典场表现出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传递此起彼伏电磁波的连续性,这种离散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也体现了经典场与量子场的有机统一。场态粒子具有高度的离散性,但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势是连续的。这种连续性也体现在场态粒子因斥力散布于整个宇宙而无所不在的存在,场力传递无穷远。经典场论是场的现象描述,量子场论是场的本源描述。场的现象与场的本源是统一的,经典场论与量子场论是统一的。电磁波使离散的场态粒子的对称性破缺传递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即光子将量子场连接为时间上与空间上都连续的经典场。经典场论描述了场无处不在的连续传递形式,量子场论描述了散布于整个空间的离散的场态粒子产生各种场的作用机理与传递机制。量子场论描述了场形成的因,经典场论描述了场表现的果。实际上,经典场论与量子场论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完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经典场论的现象描述与量子场论的本源描述是完全统一。场宏观上表现为可见物质的超距作用力,实际上是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进而产生场态粒子恢复对称性的势,这种势必然积聚的大量的势能。场态粒子的任何运动都会产生势的变化,这种势的变化必然产生势能的变化。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各种势或积聚的势能都是通过粒子间相互诱导震荡形成的电磁波传递。场态粒子对称性破缺与对称性恢复带来了电势能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电势能与电磁能不断转化的电磁波传递。电磁波是场态粒子电势能和电磁能不断转化与传递过程。光子微观上表现为典型粒子性的粒子间直接作用电磁力,宏观上表现为典型波动性的电磁波所传递的能量。此起彼伏的电磁波传递且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但同时电磁波能够通过诱导对称性破缺传递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电磁力是粒子对称性破缺形成恢复对称性的势所产生的,电磁波是诱导对称性破缺连续传递形成的。即,电磁波的粒子性传递电磁力;电磁波的波动性传递能量。电磁力既可以表现为宏观的超距力,即场力或长程力;也可以表现为微观粒子之间的直接作用力,即微观力或短程力。在微观层面上,电磁力是微观粒子相互诱导振荡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这里的微观粒子包括所有的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相互作用的电磁力就是光子。这时的光子主要表现为粒子和粒子的直接作用,即短程力。短程力也是光子具有粒子性的根本原因。光子也可以在场态粒子之间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将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传递给远方的显态粒子,此时表现为不断的超距传递。光子不断超距传递的能量表现为波动性。也就是说,电磁力是微观层面的光子,宏观层面上的电磁力是所有粒子电磁力的传递与叠加,只表现为粒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差值。原子核外共用电子形成化学键,核内质子共用电子形成中子键。中子键能有效抵抗质子间强大的排斥力。核内质子共用的中子键电子不断在质子间振荡,因此将离中子键电子较近的质子称为中子,其本质上仍是质子。中子键电子不断振荡使中子和质子不断交换身份。只有质子和共用电子的中子键是不稳定的,往往在质子和共用电子之间锁定场态粒子。锁定场态粒子被高度极化,产生了显著的吸引力而抵抗质子间的强大排斥力。锁定场态粒子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在平衡位置吸引力和排斥力平衡。当大于或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别表现为吸引力与排斥力,这就形成典型的渐近自由与禁闭现象。从本质上看,强相互作用并不是基本力,而是电磁力的复合力,本质上仍是电磁力。核内质子共用电子形成中子键,中子键电子在质子间不断振荡而使中子和质子身份不断交替。中子键电子与质子间的锁定场态粒子极化程度随着距离的变化而改变。随着中子键电子与质子的距离减小,锁定场态粒子的极化程度显著提高;随着中子键电子与质子的距离增大,锁定场态粒子的极化程度显著就低。在某种条件下,一旦中子键电子距离质子过大,极化程度降低到能使锁定场态粒子的正负电子位置交换,这样瞬间产生强大的排斥力,进而就失去了质子间强大斥力的抵抗,裂变在所难免。因此锁定场态粒子也存在一定概率变成半锁定场态粒子,最终随着裂变的发生,成为自由场态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自由场态粒子、半锁定场态粒子和锁定场态粒子可以相互转化。从本质上看,弱相互作用也不是基本力,而是电磁力的复合力,本质上仍是电磁力。场态粒子因其超对称结构而形成典型的对称双星系统。场态粒子半径极小,且为电中性。场态粒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因其超对称结构而使引力和斥力平衡。当没有显态粒子时,场态粒子均匀分布。显态粒子是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粒子,如氢原子是典型的恒星-行星系统。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均减小,随着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只是斥力的变化速度大而已。由于显态粒子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质量较大粒子相对静止,而质量较小粒子绕着质量较大粒子运动。对于半径极小的场态粒子而言,原子核相当于永久偶极,一个个不停绕核运动的电子相当于瞬时偶极。永久偶极和瞬时偶极对场态粒子有显著的诱导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密度提高后,引力和斥力才能达到一个平衡。显态粒子因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密度升高,在向外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球面衰减,衰减与同心球面面积成正比,因此存在密度梯度。存在密度梯度的场态粒子存在恢复均匀分布的势。两个超距存在的显态粒子,均会使场态粒子密度升高,且均因球面衰减而存在密度梯度。所有的宏观力、长程力或超距力均表现为粒子间各种作用力的叠加,必然表现为引力和斥力的差值。双向密度梯度存在的场态粒子具有恢复均匀分布的势。此时,引力和斥力的差值只表现为引力而不表现为斥力。由于恢复对称性的势,引力均只指向密度升高最大的方向。这也更好地诠释了万有引力的超距作用,更完美地解释了万有引力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的根本原因。万有引力是场态粒子因密度梯度产生电磁力的引力与斥力差值,不是基本力而是电磁力的复合力,本质上仍是电磁力。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有诱导力和色散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则有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但从本质来看,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偶极间的作用力,只是有瞬时偶极与永久偶极的区别。范德华力是偶极-偶极作用力,实质上是电磁力复合力。电磁力能够进行各种形势的叠加,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只有电磁力(光子)是基本力,其他任何力都是电磁力不同形式叠加后的复合力,均为电磁力叠加后的引力与斥力的差值。即任何力都是通过光子传递,宏观上表现为光子不同形式的叠加。一切微观粒子之间的直接作用力都是通过交换光子实现,都是微观力或短程力。任何对称性破缺粒子均会诱导环境粒子震荡,产生电磁力并交换能量。粒子间相互诱导震荡的直接作用电磁力就是短程力,这是产生粒子性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看,短程力就是光子,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均随着粒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距离减小而增大,只是斥力变化快而已。短程力作用范围极小,一旦超出范围就会消失。显态粒子均会由于各种原因使粒子间距加大而失去短程相互作用。短程力是微观力,是微观粒子间的直接作用,本质上就是光子。粒子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即为交换光子。粒子间的短程力均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没有例外。短程力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只是斥力的变化速度快而已。可以通过分离物质与压缩物质验证微观粒子的短程力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短程力的作用范围极其有限,显态粒子均会由于各种原因使粒子间距加大而失去短程相互作用。然而显态粒子在各种场力的作用下能够传递无穷远。场态粒子的数量远远大于显态粒子,又因其超对称结构与极小半径,没有任何方法将一个场态粒子孤立,因此场态粒子的短程力始终不会失效。短程力在粒子间不断传递形成电磁波,将粒子对称性破缺向外传递形成长程力。没有显态粒子的吸收与反射,电磁波会在场态粒子里传递无穷远。由于对称性破缺,粒子间的电磁力表现出显著的粒子性,通过场态粒子的传递,对称性破缺被逐渐向外传递。粒子相互诱导震荡传递能量形成电磁波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粒子对称性破缺具有的势能被传递无限远。场态粒子的瞬时偶极自发诱导的对称性破缺会形成杂乱无章的光场。显态粒子天然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产生相应的规律性对称性破缺形成稳定的场。场态粒子的规律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形成稳定电场;场态粒子规律的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形成稳定磁场;场态粒子规律的密度分布对称性破缺形成稳定的引力场。这些场都是通过场态粒子诱导振荡的相互作用交换光子形成的电磁波所传递。因此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超距力,所谓的超距力都是通过场态粒子交换光子间接传递的长程力。只是场态粒子处于隐身状态,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被发现,因此被误认为是超距力。所有的长程力都是宏观力,无论是电场力、磁场力还是万有引力,都显得是超距作用。实际是微观层面上是通过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交换光子而传递显态粒子的某种对称性破缺。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超距作用,都是通过场态粒子传递的对称性破缺而形成的稳定的势。长程力,或者称之为宏观力或超距力,单一时刻表现为所有粒子短程力的传递与叠加,因此无法同时表现出引力和斥力,而是只表现为引力与斥力叠加后的差值,没有任何例外。电磁力是粒子对称性破缺形成恢复对称性的势所产生的,电磁波是诱导对称性破缺连续传递形成的。电磁波的粒子性传递电磁力;电磁波的波动性传递能量。微观层面上,光子是电磁力,电磁力是光子。只有光子或电磁力是基本力,其他任何力都是电磁力的复合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分别是中子键与锁定场态粒子、半锁定场态粒子传递的电磁力。由于中子键电子的振荡,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只是弱相互作用力不仅交换光子,也交换粒子,进而使锁定场态粒子成为半锁定场态粒子。显态粒子因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密度升高,在向外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球面衰减,衰减与同心球面面积成正比,因此存在密度梯度。密度梯度的场态粒子恢复均匀分布的势形成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存在规律密度梯度的场态粒子的电磁力的引力和斥力的差值。是电磁力的复合力,本质上仍是电磁力。只有电磁力是基本力,包括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等任何的其他力都不是基本力,都是电磁力的复合力。可以用电磁力统一世间所有的力。

光是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的电磁波,可以认为是电磁波传递的能量流。光子质量为0、体积为0且不包含电荷;光子绝非实体粒子,可以认为是能量子,与实体粒子存在本质区别。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相互作用的电磁力,因此光子表现出显著的粒子性。光子是宏观层面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形成此起彼伏电磁波传递的能量,因此光的能量传递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电磁波与其他任何波均无本质区别,都是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只是传播介质不同而已。电磁波是超对称场态粒子传递,而机械波是非对称的显态粒子传递。电磁波表现为显著的电磁作用,而机械波则表现为电磁力复杂叠加后的相互作用。由于都沉浸在场态粒子的海洋中,显态粒子具有天然的对称性破缺,而场态粒子具有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时时刻刻相互诱导振荡是可见物质不断吸收并释放电磁波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意义上,每个显态粒子都是永不停歇的光源与光的接收体。显态粒子时刻辐射电磁波是由于自身天然对称性破缺特性,向外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或能级有关;对称性破缺程度越高,能级就越高,宏观表现的温度越高,释放的电磁波强度就越高。显态粒子时刻吸收电磁波是由于环境粒子对称性破缺,环境粒子对称性破缺程度越高,能级就越高,显态粒子吸收的能量就越多。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温度极低,只有2.725K,因此对称性破缺程度很低;而场态粒子不断吸收显态粒子的能量,并传递给其他显态粒子,使场态粒子具有较高的对称性破缺。这是显态粒子时时刻刻吸收电磁波的重要原因。场态粒子因自发对称性破缺而不断辐射电磁波,也会由于环境粒子对称性破缺而不断吸收电磁波。只要场态粒子存在对称性破缺,就会形成恢复对称性的势,就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只要环境粒子存在对称性破缺,也会形成恢复对称性的势,场态粒子就会与环境粒子交换光子而产生诱导对称性破缺。场态粒子对称性破缺包括自发对称性破缺和诱导对称性破缺两种。对称性破缺的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而不断吸收与释放电磁波。这样每个场态粒子也同样是永不停歇的光源与光的接收体。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形成杂乱无章的光场,就是为人类所熟知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唯一无法屏蔽的电磁波。与显态粒子作用的场态粒子诱导对称性破缺往往形成规律的光场。场态粒子将显态粒子的不同天然对称性破缺规律地由近及远传递,就形成不同的场。远方的显态粒子就感受到不同对称性破缺,就产生了场力的超距传递。场态粒子的自发对称性破缺与诱导对称性破却不断相互交织,这些作用能合成也必然能够分解,因此可以单独测定自发对称性破缺与诱导对称性破。光是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的电磁波。场态粒子具有自发对称性破缺和诱导对称性破缺,自发对称性破缺产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诱导对称性破缺会传递人类所熟知的光。诱导对称性破缺的场态粒子具有不平衡电偶极矩,就形成恢复对称性的势。对称性破缺的场态粒子就是振荡电偶极子,电偶极子振荡的方向与电磁波传递的方向垂直。电磁波在垂直于对称性破缺的场态粒子不平衡偶极方向辐射最强,而平行偶极方向辐射为零。振荡场态粒子形成偶极,则在反射光方向辐射为零。这是场态粒子只传递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的根本原因。每个场态粒子既是光源,也是光的接收体。电磁波的宏观传播方向与微观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方向相垂直,这是电磁波为横波的根本原因。量子场论采用扭曲的时空波就无法给出波动的传递机制,而场态粒子不仅能清晰给出粒子的相互作用机理,更能给出电磁波的横波传递机制。场态粒子相互诱导的电磁力表现为显著的粒子性,而此起彼伏的电磁波传递的能量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这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根本原因。场态粒子是连续能级,显态粒子是阶梯能级。场态粒子因其连续能级而能接收并辐射任何能级的电磁波。场态粒子对称性破缺分为自发对称性破缺和诱导对称性破缺。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辐射的能量表现为特定的温度,因此表现为特定能级。场态粒子的诱导对称性破缺是完全继承了显态粒子的特定能级。显态粒子具有阶梯能级,尤其显态粒子间的化学键与中子键使其具有各种能级。场态粒子诱导对称性破缺传递显态粒子能级跃迁的能量,这样才表现为非连续能级。电磁诱导作用是连续的,能量也应该是连续的。但能量的测量是一次完整的能级跃迁,这个能级跃迁过程至今尚无法分段测量。另外,只能测量一次完整的断键或键合的能量,至今也无法测量这个过程的分段能量,因此能量都显得是一份一份的。场态粒子是连续能级,因此可以传递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场态粒子虽然是连续能级,但自发对称性破缺表现为特定温度的能级,而诱导对称性破缺表现为所继承的显态粒子的能级。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直接作用的电磁力,是宏观层面此起彼伏电磁波传递的能量。显态粒子诱导场态粒子产生对称性破缺意味着光子产生;光子产生意味着粒子间的电磁力开始作用,能量开始一次传递。场态粒子由对称性破缺恢复到对称,将诱导对称性破缺传递给显态粒子就意味着光子湮灭。光子湮灭意味着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电磁力结束作用,能量结束一次传递。光子的产生与湮灭本质上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之间以电磁力相互诱导振荡,以电磁波的形式交换能量。这里伴随着电势能与电磁能的不断相互转化过程。光子的产生是显态粒子的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并传递给场态粒子,场态粒子接收到电磁能而电势能升高。光子的湮灭是场态粒子的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传递给显态粒子,显态粒子接收到电磁能而电势能升高,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光子的产生与湮灭是显态粒子对称性破缺通过场态粒子传递给远方的显态粒子。所有的场力都是显态粒子的某种对称性破缺通过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交换光子而间接传递。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的原子均可视为电偶极子。场态粒子本身是超对称粒子,因此理论上具有基态;场态粒子对称性破缺后就进入了激发态。显态粒子具有天然对称性破缺,因此始终处于激发态而没有基态。激发态电偶极子的电偶极矩会不断相互诱导振荡。场态粒子间、显态粒子间,以及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间均会相互诱导振荡。场态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会不断传递电磁波;显态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产生热传递;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必然伴随着光子的产生与湮灭。显态粒子是阶梯能级,其辐射只与自身的结构和温度有关。场态粒子是连续能级,只能继承显态粒子的振荡频率;当遇到显态粒子后,两者频率相近才更容易耦合吸收。看似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的耦合作用,实际上是显态粒子与远方显态粒子的耦合作用,只不过是通过连续能级的场态粒子传递显态粒子特定能级的对称性破缺。所有电子的物理性质本身没有区别,但核外电子在不同的核外轨道上都有各自的固有频率与周期。核外电子的固有频率与周期相对不同能级的跃迁具有不同的能量。尤其是各种化学键与中子键,使显态粒子具有各种不同的能级。这意味着不同的能量对应着不同的固有频率。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不断发生耦合作用而相互诱导振荡。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频率相同或接近时,更容易通过相互耦合作用诱导振荡,这就是谐振电磁波的传递效率能够高出几个数量级的根本原因。场态粒子是连续能级,自身热辐射主要表现为2.725K的黑体辐射能级。但只能用极其精密的仪器才能观测到。通常被观测到的场态粒子的能级是通过与显态粒子谐振所继承的频率与能量。这种观测也是通过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的谐振实现的。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的谐振本质上是显态粒子与远方的显态粒子之间的谐振。激光场中被极化的场态粒子往往具有相同的电偶极矩、势能与振荡频率。被极化的场态粒子就具有相同程度的对称性破缺,具有相同恢复对称性的势,就形成相同光子传递的稳定光场。显态粒子具有天然对称性破缺特性,就具有特定的能级与电偶极矩。这样,显态粒子会被吸引到高场强区域而被束缚,就产生了光耦极阱现象。从本质上看,光偶极阱是由于场态粒子形成稳定光场并与显态粒子的相互诱导谐振产生的。若光传递物质,这种光耦极阱只会拖曳原子沿着光的传播物质路径前进,而不会形成对原子的原位束缚。光耦极阱是电磁波只传递能量而非物质的一个实证。机械波是通过显态粒子诱导振动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电磁波是散布于空间的隐身场态粒子通过相互诱导振荡交换光子来传递能量。电磁波和机械波都是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在这一点上两者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除了传播介质不同,机械波与电磁波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作用机理相同,传播机制相同,而且折射、反射等各种物理性质是一致的,描述它们的物理量也是相同的。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都可以认为具有波粒二象性。所谓的波粒二象性是微观层面粒子相互诱导振荡的作用力必然表现为显著的粒子性,而不断诱导振荡形成此起彼伏的电磁波传递能量必然表现为显著的波动性。只能微观层面或局域观测其粒子性,只能宏观层面或全局观测其波动性。无法做到同时既观测整体又观测局部,也无法既观测宏观有观测微观,因此无法同时观测其粒子性与波动性。可以不同时刻观测宏观层面整体的波动性和微观层面局域的粒子性,这也体现了波动性与粒子性既互斥又互补的特性。场态粒子由正反粒子对构成,因其良好对称性而具有独特的隐身特性;因其自发对称性破缺使其具有能量特性,并能测量其温度;因其规律对称性破缺使其具有场的特性。场态粒子是对称粒子,而显态粒子是非对称粒子,两者的组成没有本身区别,只是对称性不同而已。无论是对称粒子还是非对称粒子,都是粒子,都自然具有粒子特性。场态粒子具有质量且能运动,当然具有动力学特性。基态真空具有动力学特性、粒子特性、能量特性与温度特征,基态真空没有任何的所谓扭曲,绝不会具有任何物质特征。这些特性都是隐身的场态粒子所具有的。因此,只能说真空不空,散布着大量的隐身场态粒子,人们把这些隐身场态粒子的特性都赋予了真空。采用各种方法在所谓真空中产生电子对,都是隐身的场态粒子吸收能量被电离成正反粒子,本质上是粒子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的相互转化,也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的相互转化,更是可见物质与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场态粒子由正反粒子对构成,因其良好对称性而具有独特的隐身特性。能够采用百余种方法将所谓真空电离为正反粒子,实际上并不是真空被电离成正反粒子,而是场态粒子被电离成正反粒子,这里伴随着电磁能与电势能的相互转化。因其对称性,场态粒子具有较小的半径,因此电势能极低且极为稳定,只有吸收巨大的能量才能被电离。即使场态粒子被电离成正反粒子,也往往会瞬间再次结合产生场态粒子。因此,即使能量再高、磁场或电场再强,也是只有一定概率能够观测到正反粒子对的产生。因此只能说真空不空,散布着大量的隐身场态粒子,人们把这些隐身场态粒子的特性都赋予了真空。正反粒子对产生和湮灭是可见物质与暗物质的互相转化,并伴随着电势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化,本质上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的互逆过程。量子场论一直认为真空具有粒子特性、动力学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也一直认为真空与正反粒子相互转化。基态的真空绝不会具有物质的任何特性,这些物质特性都是隐身的场物质所具有的。量子场论本应是研究场物质的科学,却偏偏成了研究真空的科学。发现所谓真空中隐身的场态粒子使量子场论走出所谓真空与物质相互转化不自洽的尴尬境地,明确了所谓真空的各种物质特性是隐身的场态粒子赋予的。真空与正反粒子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的相互转化。量子场论在看不到隐身场态粒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扭曲才使真空具有物质特性。而对真空的各种扭曲没有任何物质相互作用机理,更没有真空与物质相互转化的作用机制。实际上,量子场论里的所谓真空的各种扭曲就是场态粒子,以后无需再对真空进行各种扭曲。隐身的场态粒子的发现,使量子场论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电子和电子结合、质子与反质子结合均会消失不见,人们将质子和电子称为物质,因此将正电子和反质子称为反物质。其实反物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与正常物质结合并没有真正湮灭消失,而仅仅是隐身。由正反粒子结合的场态粒子是超对称粒子,场态粒子是电磁波的传播介质。因其超对称结构,场态粒子只能传递电磁波而无法反射电磁波,因此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在反物质与可见物质结合时,巨大的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人们往往只关心巨大的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的剧烈的能量转化过程,却忽略了隐身态的场态粒子。实际上是物质与反物质结合生成暗物质,伴随着巨大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暗物质也能被电离为物质与反物质,伴随着巨大电磁能转化为电势能。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相互转化过程,这里伴随着粒子对称性破坏与恢复的相互转化过程,对称性破坏与恢复必然伴随着粒子的显现态与隐身态的相互转化过程。实际上,正反粒子结合没有真正湮灭,电离产生正反粒子也不是物质凭空产生,仅仅是隐身态和显现态的相互转化。从隐身的角度来看,称之为反物质并无不妥;但从物质本质来看,并不应该称之为反物质。但为了概念的一致性与连贯性,本书仍采用反物质的概念。加速器的加速电场传播速度为光速是被加速粒子无法超光速的根本原因。加速器中粒子不能超越光速不能作为相对论质增效应的实证。如果存在质增,只要被加速的粒子不达到光速,质量一定不是无穷大,那么就会一直有加速度,只有达到光速加速度才能为零。在无限大质量面前,所有的设备参数和粒子参数都根本无法影响最大速度。如果质增存在,结果应该是设备参数和粒子参数都绝对不会影响被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且最大速度一定都是光速。两束光分别向相反方向发射,速度均为光速,两束光传递跨越的距离实际是1倍光速乘以传递时间,还是2倍光速乘以传递时间?加速器内被加速粒子无法达到光速的原因绝对不是相对论质增效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来加速的电场的速度是光速,二是接近光速时的粒子具有极其显著的电荷运动对称性破缺特性,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会急剧升高,阻力也急剧升高。被加速粒子随着速度增加而阻力不断增加。最终粒子的驱动力与阻力相等时达到最大速度。这与各种交通工具无法一直加速是完全相同的,飞机和轮船等都无法一直被加速,只要驱动力等于阻力就达到最大速度。尤其带电粒子接近光速时的辐射强度提高极快,只有极大幅度提高加速器的功率才能提高驱动力;辐射的能量等于从加速电场吸收的能量,驱动力等于阻力,加速度为0,速度不再增加。一旦撤除驱动力,由于不断辐射能量,速度不断降低。如果存在质增效应,只要被加速的粒子不达到光速,质量都不是无穷大,那么就会一直有加速度,无论设备参数和粒子参数是什么,被加速粒子都是直到达到光速加速度才为零。这意味着,被加速粒子的参数和设备参数根本无法影响极限速度,最终极限速度均相等。目前量子场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物质基础。量子场本来是研究场物质的科学,然而却成了研究净空的学科。物质是离散的,空间是连续的,一旦将场态粒子的所有物质特性都赋予空间,这就使高度离散的场态粒子连续存在,进而带来无穷大的结果。如果是空间本身具有的各种物质特性,就绝对不会出现无穷大的结果。然而却出现了无穷大量,这样使量子场论陷入矛盾,所得到的无穷大量无法同自然界相符合。只能在某个短距离处将空间截断,不得不用重整化的方法来消除无穷大量带来的矛盾,这样得到的量子场论并不是建立在一种严格数学理论和物理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场态粒子,这将仅仅是一套处理规则而已。迄今这个看似有效的计算规则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直到离散的隐身场态粒子的发现,才使空间截断的规则得到了严格的数学与物理解释。这样量子场论巧妙地赋予了真空各种物质特性,实际上都是场态粒子本身所具有的。空间的各种截断处理的有效性,更例证真空的各种性质是场态粒子的性质,而不是真空本身所具有的。场态粒子的发现,使量子场论快速走入正轨,场态粒子本身就是离散的,根本无需离散化处理。场态粒子虽然是超对称结构,但任意时刻仍是一个典型的极性粒子,会不断相互诱导而产生自发对称性破缺。瞬时电偶极矩是场态粒子时时刻刻产生自身热辐射的根本原因。场态粒子因其引力而汇聚在星系周围,因其斥力而遍布于整个宇宙,且存在一定的密度梯度。由于场态粒子是超对称结构,不仅半径极小,而且对外不显电性与磁性,可以渗透到任何显态粒子内部,因此说场态粒子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场态粒子时时刻刻都因自发对称性破缺而不断产生自身热辐射。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辐射就是被人类所熟知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唯一无法屏蔽的电磁波。场态粒子无处不在的分别与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成为唯一无法屏蔽电磁波的根本原因。电偶极子、量子谐振子、正负电子旋转波包实际上就是场态粒子。场态粒子因自发对称性破缺而不断产生热运动,真空零点能是散布于真空的隐身场态粒子所具有的,并且能观测到2.725K的温度特征。当前的量子场论最大的问题就是将真空视为场。量子场论应该是研究场物质的科学,现在反而成了一直研究真空的学科。这样量子场论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让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没有任何粒子的基态真空不应该具有粒子、动力学、能量和温度等特性,尤其是真空的基态更应该是绝对0度。只有隐身的场态粒子才能解释真空所具有的各种物质特性,而真空无根本不能具有任何物质特性。现代物理只能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将空间进行各种莫名其妙的扭曲来描述所谓真空具有的不同物质特性。幸运的是将场态粒子的各种特性都赋予了真空并进行有效的空间隔断,这使量子场论成为研究场物质的科学。希望量子场论能够真正步入正轨,场态粒子就是场物质,根本就不是什么时空的扭曲。绝对的真空是没有任何粒子的基态真空,没有任何粒子,也没有任何动力学特性,更没有任何热运动,必定变现为绝对0度。任何空间都散布着无法用显态粒子清除的隐身场态粒子,这是所谓真空具有粒子特性、动力学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的根本原因。暗物质是场物质,由正反粒子偶极子构成。正反粒子偶极子是因对称结构而隐身的场态粒子。场态粒子因其对称而隐身,因其规律对称性破缺而产生稳定的场。不是不同粒子对应不同的场,而是场态粒子不同对称性破缺相应产生不同的场。所有场的变化都是通过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的电磁波传递的。电磁波在垂直于对称性破缺的场态粒子偶极方向辐射最强,而平行偶极方向辐射为零。场态粒子只传递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是暗物质隐身的根本原因。暗物质一点都不暗,反而是太透明了。如果暗物质真的暗,就会被轻松观测到。暗物质根本不遮挡、不反射一丝丝光。在这种意义上,暗物质这个名称十分不准确,较为准确的定义应该称其为隐态物质或隐身物质,与其相对应的普通物质是可见物质。但为了一致性,将一直沿用暗物质这个概念。采用电磁波无法探测场态粒子,就如同采用声波无法探测到均匀的声波介质。只有场态粒子密度变化时,才能使电磁波的波速与传递方向发生变化。暗物质完全是由于其对称性,要想观测暗物质,就必须破坏其对称性。只要暗物质粒子的对称性出现破缺,就能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观测。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均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两者是无法相互转化的。没有质量或没有能量的物质不存在,两者相互依存。没有无能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能量。质量或能量都仅仅是物质的一个属性而已,但质量与能量却完全不相同。质量是物质的内在属性,与任何外界因素无关;而能量是物质的外在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影响。能量是物质改变其他物质运动状态或摆脱场力束缚的能力。任何物质相对于宇宙万物都有不同的速度,意味着相对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动能。物质相对于宇宙万物都有不同的距离,意味着相对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势能。物质在宇宙中处于不同的场,意味着对于不同的场具有不同的能量。物质的动能与势能不仅取决于本身的性质,更取决于环境。对于不同的环境,同一物质具有完全不同的能量。正反粒子对湮灭仅仅是正反粒子最高能级结合为最低能级,并将电势能转化了电磁能;正反粒子对产生仅仅是正反粒子最低能电离为最高能级,将电磁能转化为电势能。这里只是因对称性破缺而使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相互转化,并伴随着电磁能与电势能的相互转化。能量只能转移和转化,能量转化本质上是伴随粒子化学键或中子键的断键与键合效应的能量转移。场态粒子作为光的传播介质,能够解释历史上关于电磁波传播介质实验的各种矛盾。除了粒子的质量与电荷对称性是否破缺不同,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场态粒子因引力而聚集在星系与星体周围,因斥力而遍布于整个宇宙,且存在一定的密度梯度。星体和星系均在各自范围内牵引场态粒子,超过一定范围,场态粒子完全摆脱牵引,在完全牵引和完全不牵引之间存在梯度牵引区域。在地球表面,场态粒子处于地球的完全牵引状态,与地球无相对运动,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测为光速在各个方向上无差异。超过一定限度为梯度牵引区域,超过这个过渡区域后,就是完全不牵引区域。地球、太阳、银河系只在各自范围内牵引场态粒子,因此在不同的牵引范围以外的光都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光行差的值。飞机无法牵引场态粒子,飞机与场态粒子有显著的相对移动速度,因此飞机上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能观测到飞机与场态粒子的相对运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斐索实验、钢盘转动实验和恒星光行差合理论证了具有质量的场态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完全自洽的,与电磁波传播机理是完全相符的。光的镜面反射、交叉光速等进一步表明光子不是实体粒子。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直接作用的电磁力,是宏观层面粒子相互诱导振荡形成电磁波传递的能量。光子微观层面是粒子的电磁力,因此表现出显著的粒子性;在宏观层面是电磁波传递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碰撞概率为0,意味着体积为0,波传递能量流只能叠加无法碰撞。在任何空间里都找不到体积为0的实体粒子。世间所有的力都是光子复合叠加而成,光子只能合成与分解,绝对不会发生碰撞。只有实体粒子才能碰撞,光子只能叠加。如果把光子看作是实体粒子将遇到各种无法调和的矛盾,而场态粒子的电磁波传递理论更具合理性。场态粒子在大尺度上是均匀的,无法通过场态粒子的密度分布差异确定方向。但在小尺度上,场态粒子成团地聚集在星系与星体周围,且存在一定的密度分布。有且只有场态粒子密度变化能够改变电磁波波速与方向。与量子场论一样,用时空弯曲代替场态粒子的各种特性。广义相对论也是用这种时空弯曲代替了场态粒子的各种特性。不可否认,相对论解决了牛顿力学找不到非惯性系里加速度的施力源问题,使动力学计算达到新的高度。然而时间与空间没有任何作用机理,也没有任何耦合机制,更不能合二而一。根本就没有任何时空概念,也没有时空的变形模量,更没所谓的时空弯曲。所谓的时空弯曲不是真正的时空弯曲,而是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物质特性。所谓的时空弯曲可以理解为场态粒子整体密度梯度变化的等密度同心球面的弯曲。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显著的粒子性。光是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的电磁波,场态粒子本身就是粒子,毫无疑问具有粒子性。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是通过对称性破缺恢复的势或电偶极矩实现的。显态粒子释放或吸收电磁波是通过与场态粒子的耦合共振完成的。场态粒子的能级是连续能级,携带的能量是与显态粒子光源耦合谐振获得的。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耦合谐振完成吸收电磁波后,如果能量较低,核外电子只能完成一次能级跃迁而未成为自由电子,会立刻通过跃迁将能量传递其他显态粒子或场态粒子。现代物理仅仅是发现了波粒二象性的表现,根本无法解释粒子性的相互作用机理,也无法解释波动性的传递机制,更无法解释波粒二象性为何既互斥又互补。根据场态粒子理论,离子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电磁波。粒子间相互作用交换光子,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直接作用的电磁力,必然表现出粒子性;光子是宏观层面粒子不断诱导振荡形成电磁波传递的能量,必然表现出波动性;无法同时观测宏观或整体的波动性和微观或局域的粒子性,这是波粒二象性互斥的根本原因;宏观波动性与微观粒子性相互补遗才能了解粒子性的粒子相互作用机理和波动性的传递机制。只有采用场态粒子理论才能解释波粒二象性的粒子作用机理、能量波动传递机制,以及波粒二象性既互斥有互补的根本原因。无法测量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只与参照物有关。运动是相对的、相互的,两者都互为观测者和观测对象。如果认为存在相对论钟慢效应,那么必然是观测者和观测对象都存在钟慢效应。任何观测者和观测对象都同时存在同样的钟慢现象的意义何在?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同一物体因参照物选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速度。这就出现了同一物体度过的时间客观上无法统一,也就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主观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这样同一物体有不同的速度。这样的矛盾更无法调和。同一物体,因为参照物的选取不同,就会出现忽长忽短的无尽矛盾中。相对运动速度没有快与慢,一切都由参照物决定。你认为运动最快的物体,其他人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一定可以使其速度为0。一旦出现钟慢效应,两个惯性系力的时间无法一一对应。不仅完全丧失了计时的可能,而且必然出现某个惯性系里的物质不断湮灭与创生。实际上,相对论钟慢效应根本就不存在,时间仅仅是记录事件先后顺序的物理量,任何外界事物都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速度。无法测量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只与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同一物体因参照物选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速度。那么依据哪一个速度计算的相对论质增效应才是客观的呢?这就出现了同一物体的质量客观上无法统一,也就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意味着质增效应客观上是不存在的。主观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这样同一物体有不同的速度。这样的矛盾更无法调和,每个人根据不同的速度都可以计算出不同的相对论质增效应。参照物的选择无法确定谁对谁错,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计算的相对论质增效应绝对不会错。同一物体,因为参照物的选取不同,这样主观上也完全得不到一致的答案。实际上,相对论质增效应客观和主观上都不存在。相对论质增效应只不过是根据相对速度计算的数学游戏而已,如果当真,必然出现因参照物的选取不同而产生客观上无法统一,主观上无法一致的矛盾。空间没有任何受力机理,也没有任何变形机制,更没有任何变形模量。绝对运动无法测定,相对速度完全依赖于参照物。不同的参照物选取必然带来不同的速度结果,不同的速度必然带来不同的相对论尺缩效应,空间变形客观上已经完全无法统一。只要参造物选择不同,同一物体所处的空间会不同。参造物可以任意选取,仅仅因为不断地更换参照物,空间就不断忽大忽小的不断变换。这本身就是极其荒唐又十分矛盾的事情。如果存在相对论效应,客观上和主观上都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实际上,空间是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的物理量。空间容纳物质,为物质运动事件提供场所;但物质与空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更不能使其产生变形。没有任何空间有别于其他空间,或优越于其他空间。相对论有效解决非惯性系里加速度找不到施力源的问题。绝不否认相对论在动力学上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钟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间具有连续性、对等性、均匀性和共享性,任意惯性系内的任意时刻均在任意惯性系内有对应时刻。运动是相对的、相互的,如果存在钟慢也是相对的、相互的。无法解决都认为自己惯性系钟慢或都认为对方惯性系钟慢的矛盾问题。宇宙中有无数个惯性系,每个惯性系之间都有不同的速度。相对于不同惯性系,每个惯性系都有无数个相对论效应。如果认为存在相对论效应,那么根本无法解决多惯性系内的时间极端混乱问题,同样也无法解决多惯性系内的物质具有无数种质量和体积,这本身充满矛盾。而原子的太空旅行的快慢只是环境影响,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钟慢。而粒子加速器内被加速粒子无法达到光速也不是由于质增效应。空间是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的物理量;时间是提供事件发生顺序和物质运行周期信息的物理量。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机理,也没有相互耦合机制,更不能合二而一。时间和空间根本不能耦合,不存在所谓时空的概念,进行各种扭曲也不能成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实际上,引力并非时空弯曲,引力时空弯曲实际上是平直时空内暗物质密度梯度变化弯曲,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梯度变化产生的。实际计算的不是真正的时空弯曲,而是平直时空内场态粒子的等密度同心球面的弯曲。而等密度面是球形的,被误认为是时空的弯曲。所谓的时空弯曲仅仅是动力学计算的一种数学计算规则而已。无论怎样对时间或空间进行微分或积分,动力学计算规则始终都是规则。相对论与牛顿定律的动力学计算规则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仅仅是帮牛顿定律找到非惯性系里的加速度的施力源而已。这种动力学计算规则并不会引起所谓的时空弯曲。量子场论与广义相对论均缺乏物质基础,在数学游戏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都错将场态粒子的各种特性赋予了真空,然而并没有优越的空间存在,只能将时空进行各种弯曲来赋予其物质各种特性。但场物质终究还是物质,是各种时空弯曲都无法取代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无法相互作用机理,也没有任何耦合机制,更没有所谓的时空概念。基态的真空具有粒子特性、动力学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将空间进行各种扭曲让真空具有这些物质特性是十分荒唐的。场是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形成的,引力场是因显态粒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密度梯度分布形成的。星体周围场态粒子的分布等密度面为球面,这里并不是时空弯曲,而是场态粒子等密度面的弯曲,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可以理解为场态粒子密度变化的弯曲,这样才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这样才能赋予万有引力以物质基础,否则让时间、空间或所谓的时空成为受力物体是十分荒唐的。相对论引力具有缺乏物质基础等多种不自洽。时间和空间相互耦合本身就没有任何物理意义,再将时间和空间耦合的神秘产物进行各种莫名其妙的弯曲后赋予物质特性就更加荒诞了。这些物质特性都是场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根本不是空间、时间或所谓的时空耦合产物所具有的。脱离物质的理论不是物理,物理就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机理与运行机制的科学。引力场是场物质形成的场,没有场物质的场都只能建立起虚无的规则。引力场是场态粒子密度变化产生的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具有坚实物质基础与理论基础,明确可见物之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的物理原因,并合理解释引力场超距作用的物理本质。引力场的大小由场态粒子的密度梯度所决定,引力波是一种场态粒子的疏密波,揭示强烈引力波少见的原因;并明确引力波是不具有偏振态的纵波,且是能量衰减极快的体波,展现了引力波的强度弱,极难直接探测的特点。引力波是场物质产生的物质波,绝非时空产生的波!时间是记录物质运动产生事件先后的物理量;空间为物质事件提供场所,提供位置、形状、体积等信息。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机理,更没有任何耦合机制,所谓的时空是虚幻的数学游戏。时间不能成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空间也不能成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不具有任何耦合物理意义的神秘时空耦合产物更不能成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这些远程力的作用是场物质的作用,由于其隐身特性而很难被观测到,其隐身完全由于其超对称结构。只要通过不同手段破坏其对称性,就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观测场物质。对时间、空间的各种微分与积分都不能改变空间与时间的性质,也不能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各种微分与积分将时间和空间耦合,更不能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各种微分与积分赋予所谓时空物质特性。所谓的时间与空间耦合、所谓的时空弯曲仅仅是数学计算规则,而数学计算规则不能改变物理属性。场论必须回归正轨,成为研究场物质的理论,不能因为场物质隐身转而研究所谓时空的虚无,尤其是各种弯曲更没有实际物理意义。空间里散布着隐身场态粒子,场态粒子的密度梯度分布是引力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场态粒子的密度梯度分布是由于显态粒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诱导产生的。星体周围的场态粒子等密度面是同心球面,就像量子场论中将时空的各种弯曲来替代场态粒子一样,所谓的引力场时空弯曲可以认为是场态粒子等密度面的弯曲。空间为场物质和可见物质提供活动场所,时间记录物质在空间运动产生一道道独一无二的轨迹而形成的事件。空间是平直的,时间是一维发展的。所有场都是平直时空内场物质某种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无本质区别,单个粒子的任何动力学计算都绝对无法摆脱经典力学。电磁波和机械波的区别在于电磁波是由场态粒子传递的,而机械波主要由显态粒子传递的,即传播介质不同是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唯一差别。在微观只能观测粒子,宏观只能观测波,即无法同时观测到波和粒子是宏观与微观的观测互斥,而需要同时采用微观粒子作用机理和宏观波动才能描述能量传递机制是宏观与微观的观测互补。宏观和微观都充满着不确定性,没有任何例外。求解任何动力学问题都离不开牛顿定律,但牛顿定律完全依赖较为精准的动力学分析。现实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只能进行理想化处理才能采用牛顿定律。环境粒子对宏观事物的影响占比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容易进行理想化处理。这样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后就能采用牛顿力学进行计算。而微观受环境粒子影响异常复杂与频繁,只有我们熟知的电场、磁场或威尔逊云室等能够进行理想化处理,这样才能预测其速度、位置与轨迹。其他情况下都很难进行理想化处理。只要无法进行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事件只能采用概率论进行统计分析,宏观微观都没有任何例外。微观粒子的波函数与任何宏观概率模型没有本质区别,都能够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调整微观粒子的波函数概率模型和宏观事件的概率模型。宏观和微观的动力学计算没有任何区别,只要能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均可以采用牛顿力学进行计算,只要无法进行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都只能采用概率论进行统计分析。宏观和微观唯一的区别就是宏观更容易理想化处理,给人感觉具有确定性。但宏观的任何理想化处理都改变不了其充满不确定性的本质。这样看来,各种概率事件的唯一差别就是概率模型。对于两个惯性系统,运动是相互的、相对的,相互认为己方或对方由于高速运动具有质增、尺缩和钟慢效应,本身就有矛盾,整体上应该是等价的。对于多于两个的多个惯性系,更是异常混乱,充斥着大量矛盾,更无逻辑可言。实际上,高速运动与低速运动没有任何本质差别,所谓的速度极限是由于驱动力的传递速度有极限,另外是由于低速和高速同样都面临着阻力问题,当驱动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尤其是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由于电荷运动对称性严重破缺,向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急剧升高,而接收将吸收加速速度电场电磁波与向外辐射的电磁波平衡后,速度达到最大值。低速运动物体的真空辐射量与吸收辐射量基本相当,满足理想化条件,可以忽略不计。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向真空辐射量极高,只有极大程度提高加速电场的强度,才能克服向外辐射的强度。相对论引力的时空弯曲缺乏物质基础。而引力子理论需要每个有质量的粒子时时刻刻向宇宙中的所有粒子发生引力子,并且时时刻刻接收宇宙中所有粒子发射来的引力子,这里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无论怎样交换引力子都会与事实相悖,根本无法解释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引力。同时接收无数个引力子,怎么接收,怎么存放、放在哪里?每个粒子都时时刻刻接收引力子更是不可思议。更不用说每个粒子时时刻刻都接收宇宙所有粒子的引力子,并时时刻刻向宇宙所有粒子发射引力子了。没有任何理论和逻辑能够解释,更不会得到任何实测支撑。实际上,所有场都是场态粒子的某种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的。引力场是显态粒子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而诱导场态粒子密度梯度分布。本质上还是通过交换光子传递电磁力,但仅表现为场态粒子因密度梯度而产生的差值。这不仅解释了引力场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的原因,更解释了为什么万有引力能超距作用。依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是低速还是高速,只要能较为精准力学分析的都可以用牛顿力学进行计算;只要不能较为精准力学分析的,都只能采用概率论进行统计分析,没有例外。宏观和微观都受到环境干扰,只是宏观环境影响占比相对较小,容易得到理想化假定;而微观环境影响相对较大,无法建立较为理想的环境假定。但磁场中、电场中的粒子可以通过降低环境干扰而能实现位置、速度、轨迹的较为精准地预测,这已经达到了宏观理想环境条件。低速受到阻力,高速同样也受到阻力,只是低速受场态粒子(真空环境)的作用较小,而高速受到的影响更大而已,微观世界和高速运动都能用经典力学完美地解释,而且各个方面都十分自洽,不会出现时空弯曲和引力子的矛盾,也不会出现电荷产生与湮灭的囧境,更不会出现多惯性系质增、尺缩和钟慢效应的矛盾。宏观与微观完美统一,低速运动与高速运动顺畅联通。依据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实现暗物质与场物质统一、场物质与实体粒子的统一、连续经典场与离散量子场的统一、暗物质与可见物质统一、基本力的大统一、粒子与场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统一、低速物理与高速物理的统一,最终实现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的统一,依据奥卡姆剃刀定律,可以剔除掉许多现有多余理论。

宏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宏观物质的各种特性应该表现为微观粒子各种性能的叠加。经典物理是科学,量子力学也是科学,然而两者格格不入却显得十分不科学。一条巨大的鸿沟阻断了宏观物理与微观物理。必须承认,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造成了这条鸿沟,而非宏观物理和微观物理之间存在一条鸿沟。宏观物理和微观物理没有任何阻隔,人类能够、也必须要跨越这道阻隔。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宏观物理和微观物理融合成为统一的科学,而非相互矛盾的对立学科。威尔逊云室中的粒子运动轨迹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没有任何一次跑到轨迹以外,粒子根本就不是波动的。威尔逊云室中的任何粒子并不比漂浮尘埃、飘落雪花、飞舞蒲公英、飞落树叶、四溅飞沫的运动轨迹复杂。微观粒子没有什么特别,单个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完全可以用经典力学描述,比如直线运动,回旋,碰撞等。而且单个粒子动力学计算也永远摆脱不掉经典力学的计算方法。并且微观粒子的基本方法还是基于碰撞,关于粒子的碰撞依然使用经典力学,即动量和能量守恒。实际上,宏观物质是由若干微观粒子构成,不要把微观粒子神秘化。电场、磁场中的带电粒子与其他任何带电粒子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但奇怪的是,电场、磁场中的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置和轨迹却能够被较为精准的预测。这是由于电场力和磁场力远远大于任何干扰力,使这些干扰力相比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这与宏观物质类似,各种粒子叠加形成的力与宏观作用力相比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宏观物质的速度、位置和轨迹都能够被较为精准的预测。没有足够大的力作用,粒子间的各种作用就无法被忽略,这些粒子间作用力就主导了微观世界,根本无法计算粒子时时刻刻都吸收与释放电磁波而产生力,这样只能借助概率论的统计分析方法。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无法完成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即使像航班、列车等无法做到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也只能借助概率论的统计分析。宏观和微观一样,只要能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能采用牛顿力学进行较为精准的计算;只要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只能借助概率论进行统计分析,而微观与宏观的概率分析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子具有粒子性。光是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的电磁波,微观层面上必然具有粒子性。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作用时,可以使得光向任何方向传播。这与场态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完全不同,均匀场态粒子只能传递而无法弯折或反射电磁波。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时,存在着电势能-电磁能-电势能-电磁能的系列转化过程,这里不仅能量守恒,而且动量也守恒。短波长电磁辐射射入物质而被散射后,在散射波中,除了原波长的波以外,还出现波长增大的波。运动电子存在着电荷运动状态对称性严重破缺,必然诱导场态粒子产生相应对称性破缺。这种相互诱导作用必然伴随着光子交换,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间的直接作用力,是宏观层面电磁波传递的能量。运动电子与场态粒子时时刻刻地相互诱导振荡根本无法较为精准计算,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物质波就是这个微观版的概率模型,与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的概率模型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所谓的波函数就是概率模型,也许比宏观的概率模型计算稍微复杂一些,但概率模型的本质点也没有改变。所谓的叠加态与抛硬币正反叠加、掷色子点数叠加、打靶子环数叠加没有任何区别。因此要进行科学地描述物质波,不要过度神化。电子双缝干涉并不存在任何灵异事件,所有的波都是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产生的,所有的粒子相互诱导振荡必然以波的形式向远方传递。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必然表现为粒子性,粒子相互作用的传递机制必然表现为波动性。由于无法对粒子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只能采用概率函数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的因素对概率模型有着不同的影响,双缝与场态粒子共同作用使电子落点呈现规律条纹的概率分布。一旦在双缝处进行观测,概率模型必然发生改变。所谓的观测者效应就成了主要影响因素。主导因素和干扰因素对调,落点概率模型完全不同。但电子双缝干涉的落点概率模型与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的概率模型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微观粒子的直接相互作用必然表现为粒子性,而微观粒子的间接作用则不仅表现为粒子性,同时也表现为波动性。任何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不是只限于孤立的两个粒子之间,必然不停地向外传递。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都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粒子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属于微观层面,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远方传递属于宏观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无法同时观测,因此只能采用不同方法观测粒子性或波动性。电磁波主要是场态粒子相互诱导传递能量,而机械波是显态粒子或显态粒子集合相互诱导传递能量。场态粒子是单一的超对称粒子,因此波速单一。而显态粒子及显态粒子集合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因此传播速度表现各异。但电磁波和机械波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都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有且只有介质能够改变波的传递速度与方向,电磁波和机械波都是这样。局域或微观上,只能看到一个个振动的粒子,无法看到此起彼伏的波;而整体或宏观上,只能看到此起彼伏的波,很难注意到一个个振动的粒子。波粒二象性就是整体与局域既互斥又互补,或者说宏观与微观既互斥又互补。互斥意味着无法同时既观测宏观又观测微观;互补意味着将宏观与微观观测的结果合二而一才能正确反映微观粒子相互作用机理以及能量的波动传递机制。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相互诱导振荡而吸收与释放电磁波。吸收与释放电磁波意味着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交换光子。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间的直接作用,是宏观层面电磁波传递的能量。交换光子意味着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频繁不断,而且大小与方向各异。一般情况下,根本无法对粒子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唯有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与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的概率模型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而改变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的概率模型;也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而改变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宏观事物环境决定宏观事物的概率模型,而暗物质,即场态粒子决定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可以通过作弊使抛硬币100%正面朝上、掷色子100%6点或打靶子100%10环。而通过电场与磁场也可以彻底改变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与强大的磁场力和电场力相比,场态粒子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可以较为精准预测电场和磁场中粒子的速度、位置与轨迹。微观粒子时时刻刻相互作用无法较为精准确定,看似存在隐变量或不完备。只要能较为精准受力分析就可以采用牛顿力学进行计算,只要无法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牛顿力学是完备的计算理论,而概率模型同样也是科学。概率模型的所谓不完备性主要体现在无法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并没有宏观与微观之分。抛硬币的正反面、掷色子的六个点数、打靶子的十个环数,是否存在着隐变量或不完备。航班、公交车、列车的正点率是否存在着隐变量或不完备。能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牛顿力学是完备的,而无法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概率统计分析也是完备的。微观层面,粒子间不断相互作用无法较为精准分析,可以认为存在因变量;而宏观层面上,粒子间不断相互作用的隐变量忽略,能够建立概率模型进行描述何尝不是一种完备。微观粒子时时刻刻相互诱导而不断吸收并释放电磁波,这种频繁的相互作用根本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动力学计算分析,因此只能借助概率进行统计分析。微观粒子的行为更多地表现为概率性和统计性。这种随机性绝对不能否定量子力学的因果。微观场态粒子时时刻刻相互诱导振荡是因,才出现微观粒子随机性的果。经典力学建立在较为精准受力分析基础上,无法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宏观事物也只能借助概率进行统计分析。无法较为精准分析的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只能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即使所谓相对较为精准分析的航班与列车的正点率也只能进行概率统计。所有的宏观事物也都充满着概率性和统计性。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只要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只能建立在概率统计上。任何概率性与统计性的因是无法较为精准的动力学统计分析,结果是必然得借助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这里宏观与微观没有任何区别。决不能否定概率论是科学,概率模型具有十足的可预测性与确定性。可以改变环境条件调整概率模型,最终实现人类预期的结果。不论是什么样的概率模型,都不能否定这个模型的可预测性与确定性。宏观事物与微观粒子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只要能够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能采用牛顿力学进行动力学计算。只要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只能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航班、公交车、列车的正点率也同样采用概率模型计算。微观粒子时时刻刻相互诱导振荡交换光子,根本无法进行较为精准分析,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宏观事物的概率模型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模型没有区别,在不观测的时候,抛硬币正反叠加、掷色子点数叠加、打靶子环数叠加的状态都不确定。一旦观测后,抛硬币正反叠加态塌缩成正或反,掷色子点数叠加态塌缩成1-6的其中一个点数,打靶子环数叠加态塌缩成0-10的环数。这与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坍缩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互补原理隐含着波粒二象性的互斥与互补,在微观层面上,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形成电偶极矩,粒子间会通过诱导振荡而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粒子性。在宏观层面上,粒子间的诱导振荡的相互作用产生此起彼伏的电磁波传递能量。任何方法或仪器都不能同时观测微观与宏观,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的互斥。只观测微观的粒子性,或只观测宏观的波动性都不是完整的。只有将宏观与微观所观测的结果合二而一才能完整地反映物质的本质。互补原理是宏观只能观测波与微观只能观测粒子互补,这样才使理论更加全面与完整。薛定谔的猫的即生又死的状态,实际上是波粒二象性互斥与互补的一种表述方法。宏观只能观测波与微观只能观测粒子既互斥又互补。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同时观测,因此只能选择宏观层面或微观层面的一种方法。这样只能观测其粒子性或只能观测其波动性。薛定谔即生又死的猫是波粒二象性互斥与互补的类比。薛定谔怪猫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量子力学的本质。这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使量子力学成为一门关于连接整体与局部,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概率论。量子力学从微观上解决各类粒子相互作用机理,在宏观上解决场的形成与波的传递机制。量子力学最终促使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域的全面畅通,并促进实现理论到实际应用的飞跃。显态粒子本身是对称性破缺粒子,时刻都具有电偶极矩。场态粒子具有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时刻都具有瞬时电偶极矩。显态粒子沉浸在场态粒子的海洋中,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时刻相互诱导振荡。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而不断交换光子。显态粒子不断向环境场态粒子释放电磁波,同时也不断接收环境场态粒子的电磁波。热辐射是由于任何显态粒子都时时刻刻与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这是任何物质时时刻刻吸收并释放电磁波的根本原因。黑体辐射明确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体现微观粒子相互作用与宏观传递电磁波的统一。粒子虽然具有高度的离散性,但粒子间能够不断相互作用诱导振荡。不断相互诱导振荡作用是一次一次的,然而每次诱导振荡过程在时间上表现出连续性。另外,任何粒子都能与周围的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相互诱导振荡在空间上表现出连续性。这种相互诱导振荡在微观层面表现为粒子相互作用;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此起彼伏的连续电磁波。电磁波使具有高度离散性的粒子之间的作用表现出高度的连续性。所有的观测都是通过相互作用实现的。宏观事物的观测对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微观粒子的观测却对其产生无法忽略的影响。每个粒子都时时刻刻与环境粒子相互诱导振荡吸收并释放电磁波。这种频繁不间断的作用不断改变粒子的位置与运动状态。无数微观粒子集合所构成的宏观事物所受作用是粒子作用叠加,粒子相互作用与运动状态的概率是总体相等的。因此,观测效应与环境效应不会影响宏观事物的确定性,而会严重影响单个粒子的位置与运动状态。解决不确定性原理带来的问题,可以减小观测效应与环境效应在整个体系中的占比,使其达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比如威尔逊云室、稳恒磁场、稳恒电场内观测粒子,观测微观粒子的力可以忽略不计,能够较为精准预测与测量粒子的速度、位置与轨迹。无论宏观还是微观,还要无法较为精准进行受力分析就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分析。微观粒子时时刻刻都与环境粒子相互作用吸收并释放电磁波,因此根本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宏观事物均有一个典型的起止点。而微观粒子则不同,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灭亡,且没有能量的粒子并不存在。每个粒子都是独特而无法取代的,都在空间绘制一道独有的、无始无终的轨迹。这就给人一个误会,只要不测量,就是各种叠加态出现了,一旦测量才塌缩的。实际上,概率模型仅仅分析其处于某种状态的概率,至于出现那种状态与观测无关。这与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无任何本质区别。各种状态的概率叠加与观测无关,只是单次观测必然坍缩成单一状态。就是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有起止点才感觉有所不同。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低速物理与高速物理中,牛顿力学都是一样的。只要能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能采用牛顿力学进行计算。只要无法进行较为精准受力分析,就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分析。微观粒子时时刻刻都与环境粒子相互诱导振荡,目前还无法对微观粒子及其高速运动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只能借助概率进行统计分析。实际上,世间万物都受各种因素影响,由于无法较为精准分析而不能准确预判,这样不得不建立概率模型。不要期盼牛顿力学解决一切事情,但离开牛顿力学,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高速还是低速,都无法进行必要的动力学计算。有人会质疑,对于非惯性系内的动力学问题,牛顿力学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借助相对论找到加速度的施力源。但只能说,相对论仅仅是一种非惯性系内受力分析手段,与其他受力分析手段无异。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后,牛顿力学是唯一的计算方法。宏观和微观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所谓的对立是不能同时既看宏观又看微观,但这种对立不是客观的,科学研究不能以偏概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域的统一是必然的,量子力学就是一门关于连接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概率论。量子力学从微观上解决各类粒子相互作用机理,在宏观上解决场的形成与传递机制。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域的对立得到调和,最终实现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域的全面畅通。所有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宏观物质的任何特性都是微观粒子的叠加。宏观物质的力学特征也必然表现为所构成微观粒子引力与斥力的差值,不存在任何例外。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充满着随机性与不确定性,这种随机性与不确定性主要源于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这就催生了宏观版概率论和微观版概率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也同样都充满着确定性与可预测性,这种确定性与可预测性主要源于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与概率统计。宏观与微观、低速与高速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只要能够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能采用牛顿力学进行有效计算,进而确定并预测其位置与运动状态;只要不能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就要采用概率模型进行有效统计分析,进而确定并预测其位置与运动状态的概率。牛顿力学是科学,概率论也是科学。牛顿力学可以较为精准确定并预测单个粒子或粒子集合的运动状态,概率论将无法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不确定性通过统计分析来确定与预测。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是完全统一的,能够完成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统一采用牛顿力学进行确定与预测,而无法完成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统一采用概率论进行确定与预测。

正反粒子的产生与湮灭仅仅是由于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与恢复的转化过程,产生了显现态与隐身态的相互转化现象。仅仅是物质存在状态的转化,根本就没有任何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任何的能量必须依附于物质,任何物质必然携带能量。无论任何的变化,永远都改变不了物质守恒,即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转移或转化。物质质量永久守恒,不会因为运动与否而增减,也不会因为任何的变化而增减。任何电中性与显电性的相互转化,都是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与恢复的相互转化。人类所熟知的显态粒子电荷分布对称性破缺与恢复实际上是正负电荷的结合与电离,正反粒子的产生与湮灭是场态粒子的正负电荷结合与分离。两者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唯一的区别是由于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质量对称性的区别,产生场态粒子隐身与显态粒子显现的区别。无论任何的变化,永远都改变不了电荷守恒,即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转移、结合或分离。能量是物质所携带的,在宏观层面上,能量的形式多样;在微观层面上,能量只表现为粒子的动能与势能。宏观层面不同能量形式都是通过微观粒子的断键与键合的形成相互转化,没有任何例外。正反粒子产生与湮灭仅仅是场态粒子由于对称性破缺与恢复的相互转化而显现与隐身相互转变。能量和物质始终是守恒的。无论任何的变化,永远都改变不了能量守恒,即能量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转移或转化。热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冷暖,测量会表现为物质的温度高低;在微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微观粒子的运动。热能在一切物体之中自由传递,热传导主要表现为微观层面的显态粒子通过相互诱导粒子的能级跃迁而相互作用;热对流主要表现为粒子的宏观流动与显态粒子微观层面的相互诱导能级跃迁相结合;热辐射主要表现为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产生电磁波而使显态粒子超距传递粒子的能级跃迁。能主要表现为一种能力,能量是物质改变其他物质运动状态或摆脱场力束缚的能力。热本身也是一种能量,可以通过热传递、热对流或热辐射改变其他物质的能量状态;也可以通过热功当量的形式改变其他物质的运动状态。但能更为宽泛,宏观上表现为各式各样的能,但在微观层面上,所有的能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都是通过粒子断键与键合的方式相互转化。断键与键合本质上是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所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体现为微观粒子的动能与势能,能量转化是通过键合与断键效应使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能量传递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粒子间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实现能量传递。粒子或粒子集合的整体作用也是通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热传导和热对流都是通过显态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热传递;热辐射是通过场态粒子参与能量传递的,长期以来电磁波一直被误认为无需介质,这是由于场态粒子具有的隐身性能造成的。实际上,所有能量的传递都是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的,传递的过程必然伴随粒子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宏观层面上能量表现各异,但从微观层面上,所有的能量都是粒子所具有动能与势能。机械能、分子内能、光能、磁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一是表现为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与恢复,或表现为核外电子能级跃迁。化学能通过化学键的断键与键合效应实现能量转化;核能主要通过核内的中子键的断键与键合效应实现能量转化。归根到底,所有的能量转化都是微观粒子间的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功是能量的一种体现形式,能量是物质改变其他物质运动状态或摆脱束缚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做功的过程得以展现。所有的能量传递与能量转化都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做功必然表现为能量传递与转化;能量传递与转化也必然伴随着做功。能量传递是物质改变其他物质运动状态或摆脱束缚的能力展示过程,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做功过程展现出来。任何形式的热量传递,一定伴随着物质间的做功,包括显态粒子间、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间,以及场态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传递的本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粒子间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通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做功实现能量传递。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也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无法传递。任何能量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传递。能量转化也是物质改变其他物质运动状态或摆脱束缚的能力展示过程,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做功过程展现出来。能量转化通过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程度变化、粒子能级变化与断键与键合实现。各种形式的能量最终都归结于物质的动能或势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间距和速度发生变化,以不同的方式来携带能量,但无论怎样变化,都一定伴随着做功,做功是能量的能力展现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能力展现过程。在宏观的层面上,能量传递与能量转化有显著的差别;然而在微观层面上,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均是通过动能与势能的不断转化实现能量的传递。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均是通过粒子的做功实现,做功必然带来粒子动能与势能的转化与传递。与传力机制类似,宏观上能量只是单向传递。但实际上,所有粒子都在不停地吸收并释放电磁波,这意味着每个粒子都在不停地吸收并释放能量。能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因为高温物体所释放的能量高于所吸收的能量,低温物体所释放的能量低于所吸收的能量。无论任何传热途径,热量都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当然,相对低温物体,高温物体会释放更多的能量,吸收更少能量,这时就显得能量只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即使在温度相同的物体间,热量传递也永远不会停止。熵本质上是能量,在孤立系统中,能量守恒是不容置疑的。实际发生过程,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趋于增大。实际上熵增只是描述了热量传递方向,能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熵增并不是描述整个孤立系统的能量增加,如果这样认为,就违背了能量守恒,出现了熵增佯谬。由于万有引力,物质才能成团成系分布,这为星云成团与不断吸积提供可能;星云才能被凝结核不断吸积,这为恒星形成提供可能;黑洞不仅能不断吸积,而且能形成巨大压力,将各种物质复原为中子,为星云再生提供可能。由于万有引力作用,宇宙才以星云-恒星-黑洞-星云的方式有序循环。任何显态粒子不断与场态粒子交换能量,即使设定某个粒子是静止的,但周围所有粒子都在不停地诱导振荡而运动,某个粒子根本无法逃离所处的环境,即所有的显态粒子无法逃脱场态粒子的海洋。任何粒子都无法相对场态粒子的海洋绝对静止。因此,无论如何显态粒子都无法达到绝对零度。没有物质意味着没有运动,这就意味着没有能量,也意味着温度为0。即使没有显态粒子,空间也散布着场态粒子。人类只能制造显态粒子的真空,但无法制造场态粒子的真空。即使清除空间内的所有显态粒子,也无法获得绝对0度。

多普勒效应分为运动频移和衰减频移。运动频移与运动速度成比例关系,且远离为红移,走近为蓝移;而衰减频移与距离成比例关系,且只有红移,没有蓝移。日常生活中大量静止声源近而声频高,远而声频低。多孔介质脉冲声波实验表明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时,均存在衰减频移。相同介质,声波主频偏移与场点距声源的距离成正比;相同距离,衰减频移与阻尼成正比。多普勒效应可以应用到众多领域,但一定要弄清是运动频移还是衰减频移,否则会产生严重错误。星系红移具有极为典型的衰减频移特征,那就是红移与距离成正比。迄今,除星系红移推论得出的星系运动速度,还没有任何一个遥远星系速度的实测数据。这是由于在使用多普勒效应时没有弄明白星系红移到底是衰减频移还是运动频移。所有证据和理论分析都指向星系红移是多普勒衰减频移而非运动频移。而采用运动频移却得到了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且远离地球的速度与距离成正比。不仅得到了星系超光速飞行的荒唐结论,还得出了一个新版地心说;更荒唐的是为了维护这个新版地心说,出现了用胡克定律解释宇宙是一层层气球膨胀的比喻。用胡克定律试图替代牛顿定律来解释星系的动力学问题是极其荒谬的。宇宙加速膨胀根本就没有任何受力机理,也没有任何动力学机制,更没有关于星系或星球的任何加速膨胀的受力实测数据,只能编造出暗能量这种只有灵魂而无法实测的妖怪。试图用胡克定律代替牛顿力学解释新版地心说是徒劳的,试图找到只有灵魂没有肉体的暗能量也是没有结果的,根据星系红移断定宇宙加速膨胀更是十分严重的错误。引力红移是多普勒效应衰减频移而非速度频移,更不是所谓的引力直接造成的频移。当阻尼一定时,衰减频移与距离成正比;距离一定时,衰减频移与阻尼成正比。显态粒子是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粒子,会诱导场态粒子出现质量分布对称性破缺,进而使场态粒子密度梯度分布。离星体越近场态粒子密度越高。由于引力巨大天体场态粒子密度显著升高,阻尼也显著提高,因此出现显著的引力红移效应。暗物质就是场物质,均是由超对称场态粒子构成,一个场态粒子内包含一对正反粒子。场态粒子具有隐身特性、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和规律对称性破缺特性。场态粒子因超对称结构而隐身,因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而产生自身热运动与热辐射,因不同规律对称性破缺产生不同的场。只有场态粒子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才能完美解释量子场论中基态真空所具有的动力学特性、粒子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运动就是所谓的真空零点能;场态粒子自身热辐射就是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场态粒子因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因其超对称结构能够渗透进各种物质,可以说场态粒子无处不在。只要有场态粒子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真空零点能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如果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来自宇宙,那么就一定可以进行电磁屏蔽。而场态粒子散布于整个宇宙,且能渗透进任何物质。在任何位置都存在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运动与热辐射。因此,有且只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无法屏蔽。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仅仅是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辐射,根本不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温。目前大爆炸理论无法给出完整的宇宙生死循环机制,仅有的诞生与发展机制也不健全。大爆炸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大爆炸奇点的孕育过程,更无法描述大爆炸奇点形成前的景象。任何物理学原理都无法解释大爆炸奇点是如何形成的,也根本找不到任何宇宙加速膨胀的力学作用机理,更找不到任何支持其动力学受力的实测数据。宇宙大爆炸前的任何受力机理和发展机制都没有,必然落入生前无限长的稳恒态。宇宙大爆炸后的任何受力机理和发展机制也都没有,必然落入死后无限长的稳恒态。缺乏生死循环各个阶段发展过程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必然落入永恒的稳恒态宇宙模型。缺乏生死循环机制的任何宇宙模型都必将被证明是错误的。爆炸理论是彻头彻尾的新版地心说,无法否定所有星系都远离地球,无法否定地球是所有加速远离星系的等速球面中心。胡克定律在物理学或天文学范畴内都不能取代牛顿力学求解动力学问题,用拉动橡皮筋或气球膨胀的胡克定律解释这种地心说是荒谬的。这种似是而非的解释,就是在混淆视听。新版地心说还是地心说,一定是主观判断,而非客观事实。多普勒效应分衰减频移和速度频移,星系红移是衰减频移而非速度频移,不能依据速度频移推断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不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温,而是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辐射,更是唯一无法屏蔽的电磁波。根本没有任何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任何实测数据,根据速度频移推断的星系加速远离地球是错误的。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的新版地心说根本得不到合理解释,任何版本的地心说都将被证明是错误的。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奇点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意味着体积为零,在任何空间内都无法找到它,任何逻辑都无法证明它存在;温度无限高是任何热力学机理都无法解释的,根本没有任何热力学传导机制能使物质温度无限高;至于时空曲率无限大,时间和空间的任何相互作用机理都不存在,将时间和空间合二而一的耦合机制更不存在,连所谓的时空概念都不存在,更何况时空曲率呢?奇点太多抽象的无限完全超越了物理学和天文学范畴,抽象到无法描述,根本没有任何物理学机理解释奇点的形成过程。迄今没有关于宇宙大爆炸奇点形成过程的任何解释,自然情况下根本不会形成奇点,更无法达到大爆炸的触发条件。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化过程。每个步骤都无法解释形成过程与触发机制。大爆炸的奇点没有任何形成机制与形成过程,任何物理学机制无法解释。大爆炸的触发条件更是无人提及,因为没有奇点的形成过程就无法谈及触发条件。加速膨胀的过程根本无法讨论,动力学实测数据完全缺失,所谓的暗能量已经比科幻小说都科幻了。宇宙物质都是成团成系分布,任何一级的星系团也都与其他星系团通过暗物质桥梁连接,整个可观测宇宙是一个整体星系团。用各种所谓的叠加解释超光速,这种所谓的叠加是空间的叠加还是物质速度的叠加。物质速度的叠加无法解释如此高的速度,空间的叠加也得不到任何理论支持。而且各种加速远离地球的轨迹无法解释所有星系薄片化结构。任何人都无法绘制大爆炸所有星系的运行轨迹,即使绘制出轨迹,也无法协调所谓大爆炸与现今星系空间关系的矛盾。所谓的宇宙边界是人类观测能力的边界。无法否认可观测宇宙外部存在空间与物质,更无法证明可以分割或分隔可观测宇宙边界的内外。在可观测宇宙边界处观测宇宙,无法否定所观测的宇宙与地球上所观测的宇宙是一样的。所有物理学机理都无法解释大爆炸如何形成现今的宇宙空间与物质分布状态。完整生死循环宇宙模型和稳恒态无限宇宙模型二选一,而生死循环宇宙模型必须提供整个生死过程的每个环节且解释相关机理。物质无法创生与消灭不会因为任何宇宙模型的选择而发生改变,空间也不会因为任何宇宙模型的选择而增大与减小,物质运动更不会因为宇宙模型的选取而中断或停止。无论是生死循环宇宙模型还是稳恒态无限宇宙模型,宇宙在时间上都是无限长的,即向前追溯时间无限长,向未来发展时间无限长。奥伯斯佯谬存在光线传递无限远、物体没有热辐射和人类肉眼对光的辨识度堪比精密仪器等3个严重错误假定。光线球面衰减异常严重,且不断被各种物质吸收,并以不可见光的形式向外辐射。迄今,最精密仪器可观测宇宙930亿光年;相比于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可观测宇宙上万亿个星系,肉眼可见的恒星只有7000余颗,主要都在几千光年以内,且绝大部分恒星离地球不超过1000光年。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仅有四个。人类肉眼只能看见地球周围几千光年区域的恒星,这个区域以外的恒星均无法看到。再大的空间、再多的恒星人类肉眼都看不到。可观测宇宙以外的恒星人类肉眼更无法看到。采用精密仪器观测夜空任何所谓黑暗区域,都有数不尽的星系,每个星系都有数不尽的恒星。目光终点的确都是一个个星系,只是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极度精密的仪器才能发现。即使宇宙是稳恒态、无穷大的,夜空也会是一片黑暗。奥伯斯佯谬根本无法否定宇宙无限大,只是当时存在3个严重错误假定才否定了宇宙无限大。星系红移本是多普勒衰减频移,但被错误地当成了运动频移才推论得到宇宙在加速膨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场态粒子自身热辐射,是唯一无法被屏蔽的电磁波,但被错误地当成了大爆炸的余温。仅银河系就由数千亿颗恒星,可观测宇宙有上万亿个星系,人类肉眼只能看见极小区域的7000多颗恒星。奥伯斯佯谬采用光线传递无限远、物体没有热辐射和人类肉眼对光的辨识度堪比精密仪器等3个严重错误假定否定了无限大稳恒态宇宙模型。一系列错误铸就了大爆炸理论的辉煌,但仍改变不了宇宙加速膨胀是新版地心说的事实。妄图用胡克定律代替牛顿定律解释加速膨胀的动力学问题是徒劳的。迄今仍没有任何物理学理论能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学作用机理,更找不到任何动力学实测数据。只能提出一个只有灵魂而无法实测的暗能量来糊弄。人类对能够使宇宙膨胀的暗能量仍一无所知,也从未直接或间接地观测到暗能量。暗能量永远不会暴露其本来面目,使宇宙膨胀的暗能量根本就不存在。

宇宙可观测范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而扩展,不断推进天文学的发展。但可观测宇宙的范围不断增加已经没有太多意义,即使我们能观测到10000亿光年远,整个的图景也不会有太多变化。且在观测能力的边界处所观测的图景和地球上所观测的图景没有任何区别。目前亟需改善和进步的是人类的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天文学的进步。人类目前的科技能力,可观测宇宙半径为465亿光年,这仅仅是观测能力的边界。无法否认可观测宇宙外存在空间和物质,也无法证明有物质分割或分隔宇宙空间。如果存在边界,边界的位置、形状、边界的性质、边界外的空间和物质等都无法合理解释,这里存在着空间连续悖论、空间边界悖论、空间分隔悖论、空间观测悖论、光照方向悖论和星系受力悖论等系列问题。实际上,宇宙是无边界的!物质不能创生,任何时间之前仍存在时间,时间只记录事件先后与事物周期,如果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开端,存在时间先后悖论、无限视觉悖论、无限加热悖论、地球中心悖论、光波伸缩悖论、奇点产生悖论、加速膨胀悖论和生死循环悖论等系列问题。实际上,宇宙没有开端,所谓的开端之前宇宙也在不停地发展与演化。运动形成事件,记录事件形成时间。物质守恒,不会消灭,必然会永恒运动。任何时间之后仍存在时间,如果认为宇宙有终结之日,存在时间停止悖论、生死循环悖论、物质运动悖论、能量守恒悖论和终点开端悖论等系列问题。实际上,宇宙没有终结,所谓的终结之后宇宙也将不停地发展与演化。世界并不是一味地向更混乱的方向发展,否则将存在宇宙同温悖论、恒星诞生悖论、宇宙周期悖论、万物归一悖论、有序循环悖论、自发聚变悖论和自发喷流悖论等系列问题。实际上,整个宇宙沿着星云-恒星-黑洞-星云的主旋律进行无限有序循环,在万有引力的驱使下,聚变使事物达到高潮,喷流不断将其复原到原点,周而复始的循环,永不停歇!空间是连续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可以分割或分隔宇宙。并不存在多元宇宙,宇宙一定包含了所有的空间和所有的物质。一旦人为构筑多元宇宙,那么就存在多个全部悖论、多元边界悖论、各向同性悖论和空间连续悖论等系列问题。实际上,宇宙只有一个,空间上没有边界与中心,时间上没有起点与终点。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宇宙存在边界,目前所谓的边界仍是人类观测能力的边界。无法否定观测能力边界以外存在空间与物质。即使人为设定宇宙边界,但根本无法描述所谓宇宙边界的空间与物质,也无法描述所谓宇宙边界的构成,更无法描述所谓宇宙边界的物质运动状态。一切逻辑分析都会最终证明宇宙是无限大的。无限大的宇宙中,不断地有恒星诞生与灭亡,大爆炸宇宙模型是完全错误的。宇宙以星云-恒星-黑洞-星云的过程永续发展,始终有冷态物质与热态物质。实际上,宇宙是无限大且稳恒态的。宇宙中有且只有两类物质,一种是所被熟知的可见物质,另一种则是神秘的暗物质。两者的构成物质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两者粒子结构的对称性。可见物质是对称性破缺粒子,而暗物质是超对称粒子。可见物质因质量对称性严重破缺而能反射电磁波可见,暗物质因质量和电荷均对称而隐身。两者通过对称性全面破缺与恢复相互转化。可见物质与暗物质都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宏观上都只表现为粒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差值,没有任何例外。可见物质由于明显的质量对称性破缺而具有显著的引力,因此会成团成系分布。暗物质因其超对称结构引力和斥力往往平衡,由于可见物质的引力而汇集于星系周围,由于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暗物质的质量占比远远高于可见物质,不仅是引力场物质,也是所有场的载体。暗物质的不同对称性破缺形成不同的场。如果没有万有引力,整个宇宙将会陷入极度混乱状态。万有引力主导一切星系、星体的形成、发展与死亡,是宇宙的主宰。暗物质主宰可见物质的运动与演化,使可见物质遵循着一定规律不断发展。如果不了解宇宙暗物质的性质,就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宇宙。目前已知宇宙中的氢元素原子数占比高达90.8%,氦元素原子数占比9.1%;两种轻元素的原子数占比高达99.9%,而其他重元素原子数占比仅仅只有约0.1%。宇宙中存在无数个星系,每个星系有数不清的恒星,每颗恒星都在不停地快速消耗氢元素。在恒星不断发展过程中,使氢元素、氦元素不断发展成原子数更高的重元素。如果宇宙没有氢元素的不断再生,氢元素一定早已耗尽。因此所有宇宙模型都必须解决氢元素再生的问题,否则就有悖事实,就是一个错误的宇宙模型。宇宙中有热态物质和冷态物质两种。热态物质主要以能够发生核聚变反应放热的恒星与星系为主,冷态物质主要以不发核聚变放热的天体为主。宇宙中热态物质主要以恒星形式存在,而恒星往往成团成系分布,形成星系、星系团、超大星系团。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团都被暗物质的桥梁连接,只有更高一级的星系团,根本就没有最大一级星系团。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团都连接在一起,星系团或近或远、联系或强或弱,没有任何一个星系或星系团能够孤立于宇宙之中。星系由恒星构成,恒星都有着类似的形成-发展-死亡历程。恒星不断释放大量物质和能量,影响着整个宇宙的结构和演化过程。星系也都有类似的形成-发展-死亡历程,促进整个宇宙的物质循环。无论是恒星还是星系,都有着自身的循环再生机制,否则所有的恒星与星系都早已老去并死亡,这与事实严重不符。因此所有宇宙模型都必须解决恒星与星系的再生问题,否则就是一个错误的宇宙模型。宇宙中冷态物质主要以不发生核聚变放热的星云形式存在,星云中往往存在大量不发生核聚变放热的恒星尸体与行星。致密天体在星云中不断坍缩汇集形成一颗颗恒星,星云不断转化为恒星。一定存在星云再生机制,否则宇宙中早已没有星云,这与事实不符。因此所有宇宙模型必须解决星云再生的问题,否则就是一个错误的宇宙模型。星云和星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一定相互伴生,相互依存且不断互相转化。恒星在不同发展阶段抛出或喷流物质形成星云,星云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坍缩成为恒星。星云再生必须首要解决氢元素的再生,如果不解决重元素再生氢元素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星云再生问题。即星云再生的核心问题是重元素再生氢元素问题。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且均需要一定的触发条件,触发条件包括2个,一个条件是星云内部有足够大的星体或星体集合提供引力核。足够大的星体或星体集合作为引力核出现在星云内部,质量较小,无法触发塌缩。另一个条件就是引力核具有足够高的旋转速度。如没有足够高的转速,大量星云物质垂直或接近垂直坠入引力核,吸积快速中断。只有足够高的转速,使外围物质不断加入旋转,使吸积漫长持久,直到形成一颗真正的恒星。所有天体都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那就是有足够高质量与转速,否则外围物质还没有来得及旋转,内层物质与外层物质就形成了巨大的速度差,断层在所难免,这样吸积过程必然很快中断。足够高的转速使内层和外层物质有足够长的时间加速与旋转,使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由于转动惯量守恒,外层物质的加入进一步加速天体的旋转,并进一步促进更外层的物质加入旋转与吸积。旋转不断促进吸积,吸积又反过来不断促进旋转。这种不断相互促进的旋转与吸积是宇宙第一推动力的根本原因。恒星演化包括引力收缩提供能量的主序前阶段、核心处氢到氦的核聚变反应提供能量的主序阶段、氦碳或更重元素的核聚变提供能量的主序后阶段,以及不再发生任何核聚变的冷态天体死亡发展阶段。足够质量与转速的天体漫长而持久地吸积,转动惯量与能量均守恒,转动与吸积不断相互促进,转动速度不断增加,吸积不断由内层向外层扩展。外层物质具有更大的势能与转动惯量,物质不断密集,能量不断蓄积,直到点燃氢核聚变。氢核聚变开始,巨大能量使物质开始抛离,吸积停止。主序阶段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氢核聚变。依据不同的质量,轻元素不断聚变成重元素。直到聚变能量无法维持聚变发展,聚变停止。恒星的演化残骸主要取决于其质量,晚年到死亡以三种可能的冷态之一为终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在触发恒星吸积后,当核心质量小,尤其是转动速度小时,周围物质将接近直线或较小的角度落向星体,内层物质很快被加速到极高速度落入星体后,外层物质速度无法被快速提高,造成了物质出现断层,吸积过早中断,这样吸积的物质及能量都相对较少,无法点燃氢的聚变。这样就形成失败的恒星——褐矮星。恒星逐渐演化,当外壳是以氢为主的混合物,下面有一个氦层,氦层内埋有碳球。碳球中心温度上升,使碳转变为其他元素,形成不稳定的红巨星。红巨星爆发将核心以外物质抛离,残留的内核形成白矮星。白矮星形成时的温度非常高,但因缺乏能量来源,它逐渐释放热量变冷,辐射逐渐减少并转变成红色。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将进一步冷却而成为黑矮星。白矮星往往会成为触发下一个恒星的触发星体,因此在宇宙中很难发现黑矮星。如果白矮星不能成为一个更大恒星的触发星体,那么物质循环将不可逆,宇宙中会散布大量黑矮星。这与事实不符,白矮星会再次吸积并成为恒星,进入到下一个轮回。当老年恒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8~30倍时,白矮星中的电子简并压无法承受足够大的压力时,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同质子中和为中子,形成中子星。中子简并压支撑住了中子星,阻止它进一步压缩。由于中子星具有超高密度和转速,具有极强的吸积效应。由于中子星的超高密度、超大质量、超高转速,一旦吸积内层落入中子星的速度及其缓慢。这样使外层物质不断被加速,很难形成断层,一旦吸积往往很难停止。周围只要有星云或其他天体,往往都会成为中子星的猎物。中子星一旦开始旷日持久的吸积,往往成为潜在黑洞的吸积核。中子星具有超高密度、超大质量、超高转速,使各层的物质都能得到充足的时间加速,进而是其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这样就形成一颗恒星级致密的天体——黑洞。外围恒星及其他物质不断向星系中心移动,不断落入星系中心。落入星系中心的多数为老年恒星,但也不排除青壮年恒星。大量物质落入星系中心后,如果巨大引力而使电子压入原子核,形成中子。星系中心的吸积更加漫长而持久,这样形成星系中心黑洞。黑洞不断吸积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在极轴方向时不时喷流中子。压强一旦减小,中子快速衰变为氢原子,随着温度降低而结合为氢气。黑洞不断吸积物质与能量,并使他们再生为氢气。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是氢的再生机器。黑洞是唯一能使重元素再生为氢元素的天体,尤其是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更是源源不断将吸积的物质再生为氢气,再进入下一个轮回。黑洞仅仅是一个冷态天体,不要将其神话。恒星在不同阶段均会向外抛离物质,但不同阶段和不同质量的恒星向外抛离物质量不同。恒星在初始阶段抛离物质较多,在稳定阶段抛离物质较少,在后期死亡阶段抛离物质较多,尤其在红巨星爆发阶段会把核心以外的物质都抛离恒星本体,物质向外扩散成为星云。质量越大的恒星向外抛离的物质越多,尤其是超大质量恒星往往会产生超新星爆发,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向外抛散。然而,恒星抛离的物质仍然只占形成星云物质的极小部分。最重要的是,恒星聚变不断将氢元素聚合为重元素,而抛离的重元素始终都是重元素,并没有再生为氢气。也就是说,恒星抛离物质为星云提供形形色色的元素,使宇宙演化更加丰富多彩。超新星爆发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恒星完全解体为向四周膨胀扩散的气体与尘埃的混合物,最后成为弥散星际物质。另一种是恒星外层解体为向外膨胀的星云,中心遗留下部分物质坍缩为中子星。核心氦后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电子-正子对有力印证了中子键锁定场态粒子与自由场态粒子的相互转化。超新星是爆发规模最大的变星,并且全部或大部分物质被炸散而形成星云物质。而超新星爆发的比例极低,能够产生的星云物质远远小于恒星所消耗的星云物质,这部分只占再生星云的极小部分,而且也是重元素无法再生为氢气。然而超新星爆发能够产生各种重元素,为宇宙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中子星碰撞为研究恒星演化、核物理和重元素合成等提供关键信息。中子星碰撞既能释放大量金、银等超重元素,也释放氢元素,同时也会释放伽马射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然而,中子星的碰撞和爆发是较为罕见的天文现象,释放的物质也极为有限。尤其是对于星云中的氢元素再生,中子星碰撞仅仅占到极小部分。然而中子星碰撞是超重元素的最主要来源。地球上存在各种超重元素,这些物质必然来自于中子星,超新星爆发或中子星碰撞也必然早于太阳诞生。无论是局域黑洞,还是星系中心黑洞,都有着类似的形成、发展与循环机制。黑洞核心是高速旋转的致密中子星,由于超高质量与转速,使内层到外层的所有物质均有足够多的时间加速,不会出现断层现象,致使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由于转动惯量守恒,所有物质都继承角动量,不断吸积又反向加速旋转。黑洞在环向吸积盘方向不断吸积物质与能量。吸积的物质形色各异,吸收的能量主要包括外围物质被吸积前的势能与电磁波。局域黑洞往往是恒星级的,而星系中心黑洞是十分巨大的。星系内物质都不断向星系中心移动,中心附近恒星高度密集。老年恒星居多,但也不乏青壮年恒星。不断的吸积是压力逐渐攀升,落入黑洞中心的物质的核外电子往往被压缩到原子核,都融入到核心中子星。物质不断堆积致使压力不断攀升。相对于环向扁平吸积盘方向的压力,黑洞极轴方向压力极小,致使黑洞在极轴方向不时形成喷流。喷流的主要成分为中子,喷流后的中子在正常压力下快速衰变成氢元素,进而结合为氢气。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不断吸积周围的各种物质。黑洞是宇宙氢元素再生机器,使万物归一,百转千回都化为冷态的氢气。恒星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抛离物质,但只有黑洞能使重元素再生为氢元素。所有的恒星和星际物质都逐渐落入星系中心的星系核,只不过这个过程漫长而持久。经过长时间地向星系核移动的过程中,恒星逐渐老去,一部分还没有来得及再生就已经落入星系核。落入星系核的包括处于不同阶段的恒星,但处于老年阶段的恒星比例会显著高于外围的比例。恒星不断向中心移动,星系中心是恒星最大的墓场。各类星体的大量的势能与动能得到充分蓄积,星系中心黑洞会时不时出现巨大的喷流。黑洞将形形色色的物质都万物归一为中子,喷流的中子衰变为氢原子并结合为氢气。星系中心黑洞是最大、最主要的氢元素再生工厂。巨大的环向与极轴方向的压力差、巨大物质堆积与能量蓄积是黑洞喷流的根本原因。由于喷流速度大且达到的距离远,同时垂直于星系平面。因此,星系中心黑洞的喷流使星系大量物质流失。黑洞的巨大喷流主要成分是中子。当脱离黑洞,失去了巨大压力后,中子快速衰变为氢原子,进而结合为氢气。与星系中心黑洞相比,局域黑洞相对较小,喷流的距离显著降低,只有极少部分能逃脱星系巨大引力而逃离星系。黑洞喷流的物质都会形成星云,星云会不断孕育恒星。星云不断吸积或被吸积,不断发育与合并。星系与星云不断相互伴生与相互转化,不断地分离与合并。这样,星系与星云的不断有序运动,促进了宇宙的不断发展与循环。星系也会有不同的物质吸积形式,星系物质吸积包括热态物质吸积与冷态物质吸积。热态物质吸积主要是卫星星系被强大的星系吸引而融入星系的大家庭当中。卫星星系的不断融入,为星系补充巨大的物质和能量。宇宙中,没有任何一个星系能孤立与其他星系之外,每个星系由于暗物质的细丝结构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星系不断合并形成更高一级的星系团。星系不断吸积物质、吞并卫星星系、合并为更大星系,同时星系中心黑洞与局域黑洞不断吸积并喷流中子形成氢气。星系的中心黑洞喷流会流失大量物质,而局域黑洞的喷流也会流失部分物质,喷流物质形成星云。星系内无数恒星将氢元素聚变为原子序数更高的重元素,黑洞又将形色各异的重元素万物归一,再生为氢气形成星云。星云又进入下一个轮回,不断孕育出无数恒星形成星系。星云和星系相互伴生,相互转化。星系除了吸积热态物质,也不断吸积星云等冷态物质。星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孕育恒星,因此星云吸积往往伴随着热态物质的吸积。每个星系团由若干个星系构成,每个星系不断喷流物质,同时也在不断吸积物质。星系与星云的吸积与合并成为宇宙中的常态事件。星系内恒星不断老化、死亡,黑洞不断喷流,使各种重元素再生为氢气,然而喷流缺使星系物质与能量不断损失。而星云与卫星星系不断汇入为星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黑洞喷流氢元素具有较大速度,喷射距离能达到数千光年,往往形成棒状星云。星云不断孕育恒星,恒星继承了所有物质的角动量,吸积坍缩后的转速极高。恒星在诞生之初就开始成群结队,逐渐形成一个个星团。星团不断汇聚、交融合并,形成棒状星系。在大规模的吸积与合并之前,星系中心区域会呈现出一条明显的棒状结构,两端各有一个或多个旋臂。棒状结构是中早期星系的最典型特征,这是绝大多数星系是棒状星系的主要原因。在星系形成过程中,转动惯量守恒,转动促成吸积漫长持久,吸积加速星系旋转。吸积与旋转相互促进是宇宙各级别天体旋转的第一推动力。由于星系不断吸积与合并,会发育成形色各异的星系。然而,随着吸积与旋转的不断相互促进,且仍存在不同半径的角速度差异,星系不断向圆盘化与薄片化发展。即,青壮年星系往往是棒状星系,经历大规模吸积与合并的星系形态各异,成熟发育的星系呈现圆盘化与薄片化。中心黑洞喷流往往形成棒状星云,星云不断孕育恒星形成星系。星系在形成之初,某个区域具有较大的星团,这个星团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旋转促进吸积,吸积反向促进旋转,这为为旷日持久地漫长吸积提供充分条件。星系的吸积与合并在星系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吸积的物质保留原始的转动惯量,致使星系转动速度不断加大。随着恒星与星云不断加入旋转,棒状星系逐渐向椭球并进一步向盘状发展。随着旋转与吸积的不断相互促进,星系逐渐向同向化与同层化演化。星系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圆盘化与薄片化。星系不断通过黑洞喷流失去物质,同时不断吸积各种星云、星团与小星系。形成了一个星云-星系-星云的周而往复的不断发展过程。无限大的宇宙空间散布着可见物质与暗物质。显态粒子因其结构不对称而可见;场态粒子因其结构对称而隐身。显态粒子和场态粒子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粒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减小而增大,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只是斥力变化快而已;宏观上表现为引力和斥力的差值。显态粒子质量对称性严重破缺而具有显著的引力,往往成团成系分布。场态粒子因引力而聚集于星系周围,因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且存在密度梯度。场态粒子的不同规律性对称性破缺形成不同的场,场态粒子的密度梯度产生万有引力。可见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规律有序地运行。可见物质主要包括以核聚变释放能量的热态恒星聚集成的星系以及冷态星云两种。在小尺度上,可见物质或暗物质都是成团成系分布的。而在极大尺度上找不到不同方向上的差异分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星云与星系相互伴生、相互转化。星云能够通过吸积作用形成恒星,而恒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释放一些物质形成星云,在一次或多次生死循环后,最终形成黑洞。通过恒星核聚变,氢元素不断聚合为重元素,又通过黑洞喷流使重元素再生为氢元素。这一切都是通过中子键的断键与键合效应来实现。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不断吸积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其再生为氢气。宇宙与地球类似,恒星与生命类似,星云与泥土类似。宇宙空间为星云与恒星提供场所,星云为恒星提供土壤。恒星出生于星云,百转千回还会回归为星云。无限大的宇宙沿着星云-恒星-星云的路径反反复复有序无限循环。

神创论是一种基于信仰和神话的观点,它与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对立。科学是基于证据和理性的探索,它不断地修正和更新其知识体系,以适应新的发现和事实。神创论则是基于权威和教义的宣称,它不接受或否认与自己相悖的证据和理论,以维护自己的信念和立场。神创论与科学之间的争议不仅是关于事实和真理的争议,也是关于价值和意义的争议。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斗争虽然没因为三次大辩论而结束,但进化论已经被广泛接受,相信神创论的人越来越少。自然发生论并不科学,它被近代自然科学的实验所驳斥。巴斯德完成鹅颈烧瓶实验后,认为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由此提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但这只说明地球上有了生命体之后生物的来源问题,却不能真正解释宇宙生命的起源。宇宙生命论认为地球生命从天而降,来自陨石、彗星。然而,宇宙生命论只能解释生命从一个星球移到另一个星球,仍不能回答出宇宙生命起源的真正原因。化学进化论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科学家发现通过与生命无关的自然化学反应能够产生被称为生命原材料的氨基酸。在生命体中,这些氨基酸组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构造则又是由核酸所决定。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问题最后就归结为核酸最初是如何产生的。生命生存条件是生命产生的首要条件。生命产生后需要长期维系,需要生命成长与繁殖的必要条件。如果具有生存条件的星球都无法产生生命,那么不具有生命生存条件的星球更无法产生生命。生命生存需要必需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适宜大气条件、存在液态水、适宜温度条件和必要营养元素等,外部条件包括安全宇宙环境和稳定光照条件等。宇宙生命转移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包括出发地和目的地均具有生命生存条件,尤其是转移载体具有生命漫长持久太空旅行的生存条件。目前来看,未发现地外生命,甚至连地外宜居星球都尚未发现。论证表明,尚不存在星际生命转移条件。找不到地球地外生命,也找不到地外宜居星球,更不具备生命星际转移条件。只有地球具备生命生存与生命起源条件,地球生命一定起源于地球,即使有人认为可能来自地外星体,不仅要解决那个星体生命生存问题、生命旅行问题,同样也需要解决那个地外星体的生命起源问题。生命是从无机小分子逐渐进化而来的观点已经得到普遍共识。氨基酸浓缩汤是生命产生的前提条件,需要紫外线辐射是这个前提条件的关键。蛋白质、DNARNA这类核酸的连接都很脆弱,水会攻击并最终破坏这些连接。这就需要解决氨基酸浓缩汤需要水才能产生,但遇到水就会被断裂破坏的矛盾。可以确定的是,水和阳光是生命起源的基本要素,局部水域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为氨基酸浓缩汤提供充分条件。局部水域是形成原始生命浓缩汤的理想环境。局部水域有利于氨基酸的不断积累,并且不会像河流一样把氨基酸带走,也不会像海洋一样把氨基酸稀释。随着时间推移,水分不断蒸发,更有利于氨基酸浓度的不断提高。这样局部水域为生命起源的氨基酸浓缩汤提供了充分条件。充满氨基酸浓缩汤的局部水域周围变干时,各种氨基酸都能自发地连接。再遇到水后,绝大多数氨基酸链都会遭到水的破坏而断裂。相较于其他氨基酸,现今蛋白质中发现的20多种氨基酸链往往会保留下来。再次干燥后,所有的氨基酸还会再次自发连接,再次遇水后,绝大多数氨基酸链又被水破坏而断裂,现今蛋白质中发现的20多种氨基酸链能够不断生长。在无限次的干湿交替的考验中,只有现今蛋白质中发现的20多种氨基酸胜出。充满氨基酸浓缩汤的局部水域不断地干湿交替不仅完美解决了核酸依赖于水但容易被水分解的悖论,也完美诠释了为何生命在成千上万种可能性中只使用了那20多种氨基酸。这意味着,在生命还没有诞生,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法则已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所有的原始细胞都经过了无数次干湿交替的洗礼。自然适应了干湿交替的自然环境。地球的原始生命起源于不断干湿交替的水陆边界,在水陆边界,不断由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化学作用逐渐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大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在干湿交替和土壤共同作用下形成多分子团聚体,多分子团聚体形成完整的自我隔离系统后形成细胞。最初的细胞诞生在干湿交替的水陆边界,因此适应水陆两种不同的环境,这意味着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同时产生。病毒结构较为简单,并不具备自我隔离的完整生命体特征,因此独立的病毒无法实现生命特征。只有病毒就将自己的基因注入宿主细胞当中,利用宿主细胞才能实现繁殖后代。没有细胞的条件下,病毒无法长期存在。没有细胞却出现细胞的寄生者,这个逻辑本身就存在问题。长期认为病毒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桥梁,病毒具有生物与非生物的两重性,因此按逻辑推理,是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病毒,再由病毒进化为细胞。病毒可以看作是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大分子,与细胞内核蛋白分子有相似之处。原始细胞的细胞膜与DNARNA等储存信息的遗传物质需同时产生,并且大自然的考验下,通过不断自我选择与竞争中共同发展。R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复杂的酶来辅助,这些酶本身又需要由DNA编码的蛋白质来合成,因此RNA世界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的起源。这就产生了典型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从多分子团聚体形成原始细胞阶段,细胞和病毒同时诞生。一部分多分子团聚体形成了自我隔离的细胞膜,就诞生了具有完整生命特征的细胞。另一部分多分子团聚体并没有获得完好的自我隔离的完整生命特征,但却在生存竞争和协同作用下,病毒形成了对细胞的专一寄生性。细胞成为具有自我选择、自我生长、自我隔离、自我适应与自我复制的完整生命特征的生命体,病毒成为具有自我选择、自我生长、自我适应与自我复制,但不具有自我隔离生命特征的半生命体。半生命体只能依附细胞才能实现其生命体特征。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是从小分子无机物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地球的早期环境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氨基酸,虽然氨基酸是拼接各种蛋白质长链的必备材料,但氨基酸并不具备任何基本生命特征。生命起源的第二阶段是从小分子有机物形成大分子有机物。充满氨基酸浓缩汤的局部水域水陆边界的干湿交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干湿交替不仅使氨基酸小分子有机物连接成氨基酸长链的大分子有机物,更通过大自然干湿交替的自然选择与优胜劣汰获得了自我选择与自我生长的最基本生命特征。生命起源的第三阶段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形成多分子团聚体。干湿交替在这个阶段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干湿交替作用下,蛋白质、多肽、核酸和多糖等大分子有机物不断地自动浓缩聚集为各种组合的小型球状液滴。多分子团聚体开始具有合成、分解、生长、生殖等生命特征。最关键的是获得了自我隔离的最基本的生命特征。多分子团聚体外面开始出现原始膜,开始与外部环境形成一定边界,多分子团聚体内部的化学特征显著地区别于外部环境水。同时,这种自我隔离使每个多分子团聚体内的蛋白质、多肽、核酸和多糖等大分子有机物数量与形态各异。多分子团聚体在形成之初就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奠定了坚实基础。生命起源的第四阶段是从多分子团聚体形成原始细胞。在这个过程中,脂肪酸的双极两亲分子特性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实验证明氢气和一氧化碳溶于水,并在铁和钴等催化剂作用下产生多种多样的脂肪酸。脂肪酸一端为亲脂肪的羟基,另一端为亲水的羧基,能够形成稳定的双层双极两亲分子膜。RNADNA的遗传体系和细胞膜必须同时产生,且一定要一起进化。RNADNA和磷脂在自我选择的作用下不断胜出,这样就诞生了具有自我选择、自我生长、自我隔离、自我适应与自我复制等生命最基本特征的原始细胞。

惯性力需要在非惯性系才能体现出来,在非惯性系里需要引入惯性力才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否则加速度找不到施力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解决了非惯性系中物体的动力学问题。但质增、尺缩和钟慢等效应实际上是假想的物质与时空变化,这产生了众多误解。因此,为了消除这些错误影响,提出物质、空间与时间等宇宙世界的规范描述规定。提出了记录和说明宇宙至少且只需要物质、时间和空间的宇宙三要素。首先,提出物质绝对论,物质具有无法创生或消灭的物质性、占据空间的空间性、必须连续存在的时间性、无法复制的唯一性、构成元素的粒子性、能量无法耗尽的能动性、不同形式的振动性与波动性;物质同时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且不能无限压缩而密度无限大;物质运动状态与摆脱束缚只有通过物质相互作用才能改变;物质是能量的本体与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不存在无物质的力;物质是力的本体与受体,只有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物质的运动只能用物质度量,物质绝对空间运动无法度量。总之,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且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空间运动到另一个空间。物质具有质量、占有空间,能够运动并携带能量。其次,提出了空间绝对论,空间位置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标记,空间无法移动,也不能变形;空间为物质提供舞台,但空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作用力;空间具有连续性,宇宙无边界与中心。总之,空间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空间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连续的、无边界与中心的、不能变形的,绝对空间无法单独标记,只能通过参照物质进行标记和定位。最后,提出了时间绝对论,时间无始无终且不能中断;时间无法独立标记,只能采用事件或事物周期标记;时间不能伸缩,时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作用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是同步的,不能某些地点是在过去,某些地点是在现在,某些地点是在将来;测量存在相对时间差,但事件的发生与观测效果无关,观测的时间差是可以度量的。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eaZDcVqogeKw4T-LKxyRg?pwd=b8f5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442533.html

上一篇:暗物质与宇宙18-现代天文学重大问题
下一篇:暗物质与宇宙20-时空观-引言
收藏 IP: 207.61.1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