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下文是邮件笔记的内容,标题是原有的。]
有了φ,就有了ψ。
* * *
温习:按之前的摘录,为了找φ,转而求解“two-scale equation”,也就是(2.15) ——
p.12,"In practice, one can often start the whole construction by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φ, i.e., a function φ satisfying (2.15) for some cn."
(2.15) φ(x)=∑ncnφ(2x - n).
讲完这件事之后,原著给出了两个例子,即写出φ(x)的显式表达式,以及对应的cn,使得(2.15)成立。第一个例子是单位三角形(底边长为2高为1),即φ(x)在闭区间[0,2]之外定义为零,而在闭区间[0,1]和[1,2]上分别定义为x和2-x。它的样子大致如“...__/\__...”。注意,作为函数的单位三角形,底边是不算的。像这种有限区间之外值为零的函数称作“紧支撑”函数(compactly supported function)。这个名称是有点怪,初次看到可能引起心理障碍:为什么没听人提起过?研究代数的人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听说。当出现奇怪的名称时,我们就指出它有点怪,这样可以起到确认的作用,从而消除心理障碍:你觉得怪?我也觉得怪。于是也就见怪不怪了。如果说的人装作若无其事(这是一种坏技巧),反而会令人困惑。好了,根据原著,单位三角形φ(x)对应的cn由下式给出 ——
φ(x)=1/2φ(2x)+φ(2x-1)+1/2φ(2x-2)
即 n=0, 1, 2 对应 cn=1/2, 1, 1/2.此例中其余的cn都为零。由此可见,单位三角形φ(x)确实满足方程(2.15)。除此以外,原著又给出了一个例子,此处省略。通过两个例子可以知道,方程(2.15)不只有一个解。
今天的“主摘录”来了:p.13"We shall see below tha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rthonormal bases of compactly supported wavelets it is more natural to start from the coefficients cn than from the function φ"。
这句话在原著第十三页靠上的地方,单句成段,占用了两行半;句中的斜体部分是原著自带的。这句话提到φ和cn的方式略显突兀。不难看出,原著作者在头脑中指向了(2.15),但没有明说。在原著中,(2.15)出现在p.11,跟这句话隔着一页的篇幅。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开头安排了温习。在那里写的是“... often start ...by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φ...”,而今天的摘录里写着“... it is more natural to start from the coefficients cn ...”。单独成段,是强调着手点不同:想办法算出cn,然后再设法算出φ。确实,之前提到φ是(由cn)唯一确定的。可以设想:建立cn满足的一套方程,从中解出cn,就有可能得到φ。原著是这样做的吗?此问权作悬念,待后续解答。
回到上面的例子。原著指出,这两个例子的{φ0n}不是正交的;为了得到正交的{φ0n},需要对φ做个变换,即运用p.8——
(2.5) (ω)^(ξ)=Cφ^(ξ)(∑k|φ^(ξ+2kπ)|2)-1/2
略解释:首先对φ(x)做个傅里叶变换,得到①φ^(ξ);然后得到索引为k的无穷序列{φ^(ξ+2kπ) },计算它的范数②||φ^(ξ+2kπ)||;最后①和②做乘积,配上常数因子C,就得到 (ω)^(ξ)。用ω替换φ,即得到正交的{ω0n}。正交是正交了,可是ω不是紧支撑函数,从而用它按照(2.16)定义的小波函数ψ不是紧支撑的。
附注:原著2A部分是综述,其中内容基本都是当时已知的知识。可以认为,原著作者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将自己的发明放置在具体的上下文里,从而形成鲜明的对照。
* * *
参考资料
φ-计划之若干摘录 2024/7/10
小波分析与φ-计划 2024/7/8
多项式方程与高中数学 2024/6/20
m0之谜与特异形态 2024/6/9
小波分析是高中数学 2024/5/17
注:文中"原著"是指Daubechies(198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