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技术文化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兼与范振英老师商榷阴阳五行的实质(1)

已有 161 次阅读 2024-7-8 15:1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那天收到范振英老师的微信,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准备编一本《魔力中国名人录》(图1-6),其中收录了他的文稿。他要我帮忙仔细看看这个文稿的后两部分,关于“‘阴阳五行’的实质和正确使用”以及“中医的发展方向”,听听“老中医”的意见。我当时就拟出了这篇博文的标题,没想到拖延至今。

一、什么是技术文化?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出版了他的《中国古代技术文化》(2017年8月,中华书局第1版)。该书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古代技术靠什么理论支撑?”尽管在该书中,江晓原教授并未对“技术文化”下一个定义,但其思考过程是有一定背景的。2015年11月,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所长Dagmar Schafer的《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吴秀杰、白岚玲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和刘兵教授的书评“一位德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技术文化史”(中华读书报,2016-04-13,《中国古代技术文化》并未收入),记载了他们的探索过程,笔者整理如下:

对于我们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人来说,认为一切技术都是由科学理论来支撑的,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于是当我们面对古代文明所创造的技术成就时,我们或者用“现代科学”作为标尺去框限或筛选古人的成就,或者对下面这个问题假装看不见——这些古代文明创造出这些技术成就时,并不存在科学理论的支撑,那它们是靠什么来支撑的?

或者换一种问法:用非科学的理论,比如阴阳、五行、《易经》、八卦或“气”,来支撑或指导,能不能产生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技术成就?从历史事实看,答案当然应该是肯定的。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种种技术成就,它们几乎都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的理论支撑。

正如她所说:“在宋应星和他同时代的人那里,‘笔记’中蕴含的‘并非无关轻重的社会性讯息以及伦理说教’比‘那些精细的观察’更为重要。”她除了将“气”“理”“天”“人”“阴”“阳”“五行”等等概念作为分析的重要线索,更将宇宙观和社会性的要素作为重点来讨论。这显然大大地超越了我们过去国内研究中常见的技术史研究范式。

中国古代的“浑天说”宇宙模型中,虽然也有着与古希腊类似的“地圆”概念,但是却无法从这种模型中引导出任何具体的数理天文学,例如甚至无法用这种模型计算出某一时刻太阳的地平高度。换句话说,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学不是靠“浑天”宇宙模型来提供理论支撑的。那么类似地,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天工开物》中的技术成就,也不是靠“气”或“阴阳”理论来支撑的?

中医,难道不是由像“阴”“阳”“五行”“寒”“热”及“气”等等理论来“支撑”的吗?当一位中医大夫,以中医典型的方式来诊断,并进行治疗时,其依据的理论,不正是这些东西吗?如果是站在当代西方科学的思维模式中,固然可以把这些看作是“类比”,甚至“附会”,但如果换一种立场,其实完全也可以将这些在中国哲学的意义上非常独特而且有别于西方思维的“理论”看作是在逻辑上非常自洽的支撑!

或者,我们可以再设想一个例子。当今,设计建造高楼大厦,当然可以认为是像牛顿力学之类的理论成为其“支撑”。然而,当年在设计建造著名的赵州桥时,那些工匠并无牛顿力学可用,他们就是在无支撑的情况下建造成功的吗?所以说,我觉得,当我们谈到所谓“支撑”时,经常会不自觉地受到当代观念的影响,而实质上,说支撑,或理论支撑,其实就是提供了一种自洽的解释系统。在科学史上,“燃素说”“以太说”,不也都是为当时人们解释自然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吗?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像薛凤这样将宋应星及他那个时代对技术的理解纳入到更为哲学化的涉及对自然之理解的像“气”这样的解释中,我觉得确实是有其道理的,避免了我们再用后来的隐含的理解去看当时的技术问题。

......我们在先秦时代就能制造强弓硬弩,而这显然不是靠关于弹性材料的“胡克定律”来支撑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当然同意古代中国的各项技术成就都是有理论支撑的,只不过这些理论不是现代科学的理论。

但是,之前的技术史研究者对此缺乏明确的关注,田松教授的论文“从太和殿的建造看经验、技术和科学的关系”[见《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8):18-23],和“科学的技术与经验的技术——兼论中西医学的差异”[见《哲学研究》2011,(2):100-106+129]中,简单地将技术分为“经验的技术”和“科学的技术”两类。而所谓经验的技术,显然是指科学理论诞生以前的技术,至于“技术文化”从什么时候开始扮演“理论支撑”的角色,与科学相比它能够多大程度地支撑技术进步,是迄今为止科学史尚未关注的内容。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技术史》,是全球各地200多位技术专家从1950年到1984年30多年磨一剑的成果。2000年,《技术史》中文版作为重点项目列入我国“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上海科教出版社独家引进版权并动员6所高校的数百位专家共同编译,共800余万字,已于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正如张开逊教授在其书评——“技术史中的人文社会与哲学思考”(见2005-7-22《大众科技报》)所说:“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是先有术而后有学,技术已经存在了300万年,而今天的科学仅仅300年的历史。”可见,我们仅仅盯住科学诞生以后的技术进步是有局限性的。那么,能否有一个人类技术史的阶段性性划分呢?引进“技术文化”的概念就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技术文化”尚无确切的定义。《MBA智库百科》说:“技术文化是指广义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狭义上说,技术文化指技术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个狭义者,虽然有些模糊,但基本上触及其内涵。

但《百度百科》的定义又有不同:“技术文化是指使用以现代通信计算机等科技设备为载体进行地理文化景观捕捉、研究、开发的技能能力的总称,以更好地改进人们的学习、生产力行为表现。”这似乎与江晓原教授的想法相去甚远。

事实上,要为“技术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技术的含义。笔者比较赞同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的一个简明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或者说,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包括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实体工具装备。其次需要明确文化的含义,比较通行的是: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技术文化则强调其精神层面。

基于以上,者认为:所谓“技术文化”,是人类在技术发展漫长历程中,逐渐萌生的引领技术进步并与技术融为一体的话语体系(或意识形态)。这一话语体系与社会观念、思维方式、技术水平紧密相关,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技术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说技术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实际问题,回答“怎么办”的知识,技术文化则是满足人类进取心,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追问。这里,笔者倾向于把科学理论也看成是一种技术文化,因为人类技术已经有了300万年的历史,而与其相依存的科学仅仅只有300年的时间。

二、技术文化的发生与演变历程(未完待续)

三、技术文化、话语体系与科学范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41391.html

上一篇:卢洪洲团队构建贝叶斯多组学分析模型,解析慢乙肝患者肝内炎症相关基因细胞特异性差异表达,探索肝内炎症发生机制
下一篇:[转载]AI为中医药诊疗装上精准“导航”,清华大学李梢团队如何解密中医药机理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8 1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