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hah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zpjoe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博文

Ce(OH)3纯相纳米棒的合成-Chem. Mater

已有 292 次阅读 2024-6-29 21:57 |个人分类:纳米颗粒-溶液相合成法|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719145789359.png

     目前大量文献报道了从Ce(III)前体制备氧化铈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但关于铈氧化发生的时间和氢氧化物相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确定了Ce (IV)的氢氧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并提出了它的晶体结构。为了确认Ce(OH)3到CeO2物种转变过程中,中间物种的存在。首先以硝酸铈+KOH作为反应体系,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纯的Ce(OH)3相,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监测了Ce(OH)3物种在空气中的老化过程,证实了Ce(IV)化合物中间物种的形成,该物种迄今未被发现。进一步,通过x射线,中子粉末衍射实验和DFT理论计算,提出了这种新相为Ce(IV)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eO(OH)2,(cerium oxyhydroxide),并提出了其结构模型。鉴于文章的内容表征,讨论细节丰富,将从多个层次分期讲解该文献。因此,本篇博文首先侧重分析如何合成Ce(OH)3纯相。

1719148698184.png

Ce(OH)3纯相的合成为了深入了解ceo2的形成,首先必须获得相纯的Ce(III)前驱体。众所周知,大气中的O2作为一种氧化剂,在将Ce(OH)3核(Ce(NO3)3·6H2O与NaOH混合所形成)转化为CeO2 NPs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脱气处理排除反应体系中的O2对合成纯的Ce(OH)3至关重要。如图详细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包括反应容器的材质,沉淀剂(NaOH vsKOH)的性质,浓度,反应温度(75 vs100℃),容器内气相(空气vsN2)的性质,容器的填充水平,反应时间,铈源(Ce(NO3)3·6H2OvsCeCl3)的性质等,最终确定合成纯Ce(OH)3相的条件为:

1719666871960.png

1719666903789.png

反应体系中O2的影响详细分析1719628533817.png假设Ce(OH)3按照左式氧化为CeO2,则每个O2分子有4个铈原子被氧化。在室温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O2]max =0.28 mM),因此在目前的合成条件下([Ce] =0.05 M)下,在不考虑气相氧的贡献下,只有2%的Ce(III)可以被氧化Ce(IV)。因此,在目前的合成体系中,水溶液中溶解O2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水的脱氧处理可能不是限制CeO2形成的关键。相反,由试验14可知,在大气中有O2存在的情况下,产物为CeO2比例大大增加了。假设空气中O2的浓度约为20%,则根据上述公式可计算得到容器中气相中O2的可用量(假设Vmol =24.05 Lmol−1)。以试验12为例,当反应容器体系为66mL,填充量为18%,则反应量为12mL时,气相中O2的摩尔数为 0.44 mmol,大大超过了氧化溶液中所有铈原子的理论需氧量(n(Ce) =0.6mmol),但产物中CeO2占比为较低。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如果氧的消耗导致容器内气相分压大幅降低,则Ce(OH)3氧化成CeO2不能完成。

基于上述的探究试验,作者提出了Ce(OH)3纯相纳米颗粒的合成:以66 ml Pyrex vessel作为反应容器,在N2气氛保护下,将780 mg的Ce(NO3)3·6H2O (1.8 mmol),溶解于6 ml 经过脱气处理的w水中(N2鼓泡脱氧4h),得到无色的透明溶液。同时,将8.64 g KOH (154 mmol)溶于30 ml脱氧处理的水。在氮气保护下,将KOH溶液缓慢加入硝酸铈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在加入的瞬间,溶液中形成了黄褐色沉淀,其次为黄色凝胶、灰色凝胶,最后为紫色悬浮液。将容器进行N2密封,室温下反应30 min,然后放入100℃的烘箱中加热20 h。反应结束后,取出溶液自然冷却,容器底部有灰色粉末沉淀,上清液为无色。离心分离,用30 mL H2O洗涤6次,30mL 无水乙醇洗涤1次,得到的灰色粉末在N2下干燥,氩气下保存。

CeO2纳米颗粒的合成将3.91 g Ce(NO3)3·6H2O (9mmol)溶于30ml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清澈的溶液。同时,将43g NaOH固体(1.075 mol)溶于150ml水中,然后将6 M的NaOH溶液缓加入硝酸铈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与上面的类似,即第一滴为黄褐色沉淀,其次为黄色凝胶、灰色凝胶,最后为紫色悬浮液。将紫色悬浮液室温下搅拌30min,然后在100 ℃下加热20 h。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自然冷却,容器底部有灰紫色粉末沉淀,上清液无色。离心分离(9000 rpm, 10min),将灰色粉末用30 ml的H2O洗涤6次,30 ml的无水乙醇洗涤1次,随着洗涤的进行,灰紫色粉末逐渐变成了米色

表征分析:对所合成Ce(OH)3进行了利用同步辐射作为激光源的高质量X射线衍射图,并进行了Rietveld精修计算(图B),结果表明:该材料由Ce(OH)3组成,空间群为P63/m,晶格参数为a =6.48977(5) Åand c =3.79798(3) Å,与之前的报道一致。根据Rietveld精修模型结果表明:颗粒为长15nm(沿[001])、直径5nm的针状晶体(图1C),这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的形状一致,显示出多分散的纳米棒(平均长度为100 nm,平均宽度为10nm)(图1D)。在几个纳米棒上收集了选择区域电子衍射(SAED)(图1E),衍射环所对应晶面指数的与Ce(OH)3的存在基本一致,与XRD实验结果保持一致。

1719667857533.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0811-1440291.html

上一篇:形状控制的CeO2纳米晶体的种子介导合成-搅拌和空气隔绝的关键性
收藏 IP: 112.64.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