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1982年1月1-10日日记

已有 346 次阅读 2024-6-27 15:21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982年1月1-10日日记

【1982.1.1-1982.12.31记事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0627发布,第34882

【个人所藏资料个人日记(GRSZZL-GRRJ-258)】

 

三月起开始摘要发布个人历年所藏记事本记事内容。今天发布的是1981年1月1日—1981年12月31日记事本中的内容。

 

 

我的1982年记事本1月记有

1982年1月1日,星期五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10小时

工作时间2小时

上午、下午、晚上美国史专题试卷

晚:龚晓庄来

入睡时2400

下午电影《唐·吉珂德》

 

1982年1月2日,星期六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9小时

上午判美国史专题试卷

下午美国史专题作业 124份完成总平均84分多

下午徐邦明来征求意见

晚贾宁来送信

晚指定研究生计划

审查国际政治学院考题

工作时间4小时

入睡时24:30

 

 

1982年1月3日,星期日,雪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4小时

会议时间4小时

上午毕业班开始小组鉴定

1100 核心小组会议

上午孙燕京来整理白先生讲话材料

下午黄德禄来,确定考题

下午继续小组鉴定

晚韩预燕来

1900-2100 班核心小组会

入睡时24:00

 

1982年1月4日,星期一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3小时

工作时间3小时

会议时间6时

上午毕业班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分配方案问题

上午毕业论文集工作

下午去国际政治学院讲讲课, 考试

晚 贾宁来

18:45-22:45  77级核心组讨论鉴定意见

入睡时 24:00

 

1982年1月5日,星期二

晨练2000

会议时间7小时

上午通过毕业鉴定等

上午民意测验

下午听薄一波副总理报告(13:30—15:00-18:10-19:00)

晚毕业领导小组会议 分配方案

工作时间7小时

入睡时 24:30

 

1982年1月6日,星期三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4小时

会议时间3小时

工作时间7小时

上午完成毕业论文提要工作

10:00-11:00 宣布毕业分配下达方案

中午找杨宁一、蒋菲菲谈

15:00-17:00河北师院阎耀斌来签字 同意黄德禄教授受聘精啊人兼任北师大兼职教授

晚王大红、吴萍来

晚整理毕业论文提要集

入睡时 24:00

 

1982年1月7日,星期四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2小时

工作时间13小时

会议时间3小时

上午辛岩家长、钱家瑞来

上午行政会议研究毕业论文问题

上午美国史研究生计划

上午总支委员会谈钱明问题

下午蒋菲菲、陈蔚来、刘子安来

下午判作业

晚去刘友渔处

晚刘勇来、郭喜薇来、王大红来、孙继红来

入睡时凌晨0100

 

1982年1月8日,星期五

晨练2000

会议时间8小时

工作时间8小时

上午毕业班同学人开始交方案,并开始填表

1000-1230 研究方案情况

1400-1930 毕业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77级毕业生交毕业方案

王大红来谈分配问题

晚去女生宿舍处、男生宿舍处

晚准备明天上午会议发言

入睡时凌晨0100

 

1982年1月9日,星期六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3小时

工作时间8小时

会议时间5小时

早研究分配问题

940-1130 谈毕业分配中的几个问题

中午了解同学情况

下午1400-1830 系领小组最后确定毕业分配方案

找王大红谈

晚去吴萍家

判国际政治学院试卷

入睡时凌晨0100

 

1982年1月10日,星期日

晨练2000

教学研究工作5小时

工作时间7小时

会议时间2小时

上午齐文颖来

上午判国际政治学院试卷,下午完成判卷

下午和金春芳找刘友渔

下午写研究生培养计划

晚电视足球失利

晚靳薇来

晚写决议小结

入睡时240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39992.html

上一篇:酷暑清晨走公园 静待微风秒传来
下一篇:甜酒曲网价和实体店价格差一倍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