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A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AAST

博文

一文看懂!iThenticate查重报告全解读

已有 319 次阅读 2024-6-18 09:1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科研界,原创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iThenticate作为全球领先的文献比对和不端检测工具,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保障。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6000家学术机构、出版社、高校与企业使用iThenticate查重系统,Elsevier, IEEE, Springer Nature, Wiley等超过三分之一的出版社及旗下SCI期刊使用iThenticate检查和评审提交的稿件。

iThenticate查重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1.报告封面

如下图所示,iThenticate查重报告会显示文档名称稿件字数(WORD COUNT)、提交时间(TIME SUBMITTED)等信息。

1.jpg

2.报告结构

iThenticate的查重报告最关键的两个部分:对重复内容做好颜色标记、重复内容的来源判断

2.jpg

3.相似性指数

相似性指数(Overall Similarity)表示全文的总重复率,期刊通常会参考这个指标来评估文章是否涉嫌抄袭,在重复来源下方列出了主要的重复来源。在查看重复来源时,需要特别关注右侧的重复字数和重复率。有些重复来源可能标有重复文章的标题,而有些只会显示网址。

3.jpg

4.重复内容

报告中将检测到的重复内容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这些颜色主要用于区分重复内容的来源,而不是表示不同类型的重复。与某些国内查重系统不同,iThenticate的颜色标记仅用于区分来源,并且所有标记了颜色的内容都需要修改以降低重复率

4.jpg

5.重复来源

重复来源会以数字标号 1、2、3、4……的形式呈现,与重复内容相对应。重复来源的颜色也与重复内容对应,实现双重匹配。同时,重复来源右侧显示了重复的字数和重复率,这不仅能够反映出文章与特定来源的重复程度,也是判断是否为iThenticate系统查重的依据。

iThenticate查重系统常见问题

1.重复来源包含哪些?

一般由CrossrefCrossref Posted ContentInternetProQuestPublications五个部分构成,但不是每一份查重报告都包括5种来源。

2.如何排除参考文献的查重率?

如下示例图,将“Exclude Bibliography”选项进行勾选,即可排除参考文献,获取排除参考文献后的查重率。

5.jpg

3.提交文档的要求有哪些?

只适合英文稿件,不接收中文稿件。传文档格式应为Microsoft Word文档(DOC或DOCX格式)或PDF文档。不能上传受密码保护、加密、隐藏的文件、系统文件或只读文件。此外,请确保文档中没有任何修改痕迹或批注内容,以免影响查重检测的结果。

4.提交查重的内容是否保密?

iThenticate不会共享或转售客户上传的文件,提交的文本内容也不会被任何其他帐户检索到,属于100%无痕检测

5.iThenticate查重结果与期刊出版社的有差别吗?

如果目标期刊使用iThenticate检测投稿文章,只要是相同的查重内容,在一段时间内的检测结果就会保持一致。iThenticate的查重数据库是实时更新与扩展的,所以两次查重检测相隔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因数据库已更新,造成检测结果有所偏差。

6.iThenticate查重报告的准确性如何?

iThenticate基于庞大的比对数据库,覆盖各类权威学术资源,并采用先进算法进行智能比对,其查重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但需注意的是,对于未收录进数据库的新近发表或尚未公开的文献,可能无法做到完全避免遗漏。

7.使用iThenticate是否会侵犯版权?

iThenticate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版权问题。它仅用于学术诚信目的,并不会对原始文献内容进行公开或传播。同时,用户在使用该系统时也需要遵循相应法律法规和使用协议。

8.为什么引用了参考文献也被标记为疑似抄袭?

如果未正确处理引用格式或未在iThenticate设置中排除引用文献,引用部分可能被误判。确保引用规范,并在提交时勾选排除引用选项。

9.如何处理iThenticate查重报告中的高重复率?

显示某篇文档存在较高比例的相似度时,作者应仔细分析查重结果,明确哪些部分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过度借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可采取适当引用、重新阐述观点或添加引注等方式进行修改和完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4013-1438638.html

上一篇:14本剔除!Scopus期刊目录2024年度第四次更新
下一篇:刚刚发布!这4本期刊已剔除SCI收录,附完整目录下载
收藏 IP: 61.163.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