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POP

博文

心理学与生物学统一性:复杂性-简单性、多样性-普适性、信息性-力学性

已有 686 次阅读 2024-6-17 12:26 |个人分类:数理心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对人的机制的理解上,所遭遇到的瓶颈,在很多分支领域中均表现出来。它可能已经不在是某个具体局域领域的问题,而可能是方法学、切入点、或者更深层次的原理的蕴藏的显露。在这里,我们把几个关键性的路径点理出来。来慢慢梳理这里暴露出来的线索。

      (1)复杂性和多样性

       利用一个复杂性还是简单性的路径,理解“人”的数理机理?简单性并不占主流。但科学的美学一直倡导“简单美学”。在对人的机制的理解上,复杂性是主要的声音和默认。利用自组织、复杂网络等的方法学,在这个领域被认为是可以容易接受的。对复杂性方法的质疑,也有这类声音,Anderson是其中之一。曾宣告自己的复杂性尝试是一次失败。这提供了一个基本反思的视角。

       在人的研究的领域,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的实验唯像学是主导方向,现象学的多样性,往往掩盖了事情机理的本质,可能是造成复杂性成为一个主要理解的根本原因。它也成为探索方向之一。但是,简单性也会成为探索方向之一。而按照以往的其然科学其它学科的成功,简单性大概率会走向成功。

自组织.png

视觉知觉的自组织

        在生物性、文化性上,人的行为表现,又具有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人文地理的差异性、文化学的多样性。且多样性,在功能学上表现出“意义”。即与“生态适应”的“存在性”。这以功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差异功能性”“功能多样性”的认知,而弱化了在“多样性”背后,是否存在“普适性”的数理机理,而这个机理,是包含了“多样性”。这使得普适性、多样性之间在表象上成为一对冲突。而按照以往的其它学科成熟的经验,普适性中,从来就包含了“多样性”及其“初始条件”。在多样性、普适性上,最后的结果是:多样性会服从于普适性。多样性在心理、生物成为一个可贵的探索方向之一,而普适性的面貌的探索,也从未被掩盖过,生物物理、数学心理学、统一性心理学、计算文化学、计算社会学、计算神经、数理心理学等,是探索方向之一

   拉普拉斯.png    逻辑神经元.png  黄金分割.jpg

(2)普适性构建

       在实践中,在人的研究领域,尽管还没有形成架构性的公理体系,唯像学前进的基本路径确实延伸向统一性。Miller路径,是一个全景交叉图,但不是一个动力学路径图。即对人的“信息机制”的理解上,需要学科的交叉,非常有趣的一步。

mill program.jpg

        人的系统,从信号上,生物学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划分是清晰的。这里强调“功能”。它的子系统的供能的合并:

        (1)供能系统。(消化、循环、排泄)

(2)运动系统。(骨骼、肌肉)

(3)电控系统。(自主神经)

(4)能源控制系统。(内分泌系统)

(5)内外感系统。(心物通道)

(6)精神系统。(脑)

human system.jpg

每个系统,均构成独立工作系统,则是“动力系统”,且是“信号驱动的动力系统”。人的探索的方向的“动力学”是根本,且是“信息动力学”。这极度挑战,对人的机理的发展,本质也是对“信息力学”的发展,而在信息学中,这部分属于“广义信息学”范畴。

在对人的探索上,心理学、生物学进行的探索性质,可能还属于“物质唯像学”,即在载体的物质性上探索的属性,抽提出人的普适性的原理的“架构理论”还比较弱化。统一性心理学(unified psychology)整合生物学(integrate biology)是前进的、有趣的现象。而在人的功能性上,有4个共适性的“信能”通道:

(1)能量供应通道提供的信息通道

循环系统.png      脏器.png

血管是内分泌调制信号的“信息通道”,实现对脏器的协同控制。它是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中国医学主导的领域。量子化学通讯、量子数字控制可能是揭示“信息机制”的关键。物理化学开辟的“化学动力学”可能成为结题的关键。即在这个信息通道上,化学反应提供的是“化学电器件”的“模拟电路”机制。化学元素的反应的“量”提供的是“数字电路”的“数控机制”。这个路径,有可能把复杂反应背后的“信息通讯”的“控制学”原理暴露出来。也就构成了“生理动力学”的一个关键方向。

(2)电信号叠加的自控制神经通道

交感和负交感.jpeg

电控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实现的是对脏器组织的“点火”激发。自主神经形成的是一个自控的“电学”通路。且是“数字控制”的系统。神经元是它的基本信号单位。神经元的数字控制原理,就成为关键。在神经上,神经元的机理,到HH方程,至少积累了关键性的两步:

(1)神经元作为电器件的生化原理。

(2)神经元作为电器件的“模拟电路”原理。它的顶峰是HH方程。

HH电路.png

还需要解决,神经元,作为“数字器件”的“数字原理”。这需要新的“自然神经元”的基本原理。值得探索,需要确立“自然神经元”由“模拟器件”到“数字器件”的信号与编码关系。所强调的是:自然神经元而不是人造神经元。而人工神经元,未解决编码学原理。它需要回答两个核心:

(1)什么是基础信号。

(2)基础信号与神经元关系。

心物神经表征封面.png    神经表征方程.bmp

(3)精神信号加工的认知通道

memory model.png

精神信号通道,是在神经系统之上的官能信息通道。认知心理学是其关键推动的领域(也包含之前的心理学)。它在刺激s未定义的情况下,测绘了“认知信息通道”的“信息学”属性。这是功能层级的“信号”“信息”的运作方式。

上述3,是人的“生物物质”载体上的三个关键性的“功能性”信息通道。构成人的信号的调制、编码、加载、解调、运算、并最终产生各层系统具有的“信息动力”。

“信息载体”与“信息通道”连接的是“系统”的“逻辑”,这个逻辑,就可能构成了“人”的“机制统一”的步进逻辑。如果这个逻辑存在,人的统一性的逻辑,需要回到“信息学逻辑”。且更重要的是,回到“人的动力学”逻辑。Miller六边形,未能标识这个逻辑,信息逻辑可能突破了这个逻辑。值得有趣的尝试。

(4)人文地理-文化价值产生的“信能”通道

food chain.jpg社会金子.png need model.jpg

OIP-C.jpg  竺可桢曲线.jpg

在4个“信息通道”上,人类与生物建立了各个层次的“信息流”,并形成“信息力”驱动的动力学系统。

人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与“人文地理”相适应的“人文”、“文化”模式。作为“价值观念”内化为经验,作为“外化物”而成为“文化物质物”和“人文物质物”,也就是“人文”“文化”的物化。它需要一个“价值观念”演化的“信息通道”。即在日地、地月等系统支配先的地理、人文信息的作用方式的信息传递链条。(1)食物链、层级、需要,提供了一个基本信息链条。(2)易学、五运六气、人文地理等提供了基本的“信息谐振”关系。

当脱离各种物质现象表象形式,而逼近一个普适性的问题:信息本质是什么?它可能应该理解为“相互作用”,既相互作用过程,是信息过程,也就会成为力学过程。这需要探索。在人体上,可能会是“人类知识体”的一个交汇,也就是“普朗克链”问题的很好的诠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8362-1438533.html

上一篇:心理学与生物学的统一性:力学逻辑
下一篇:心物统一性机制的桥梁:动作电位连接的模拟机制与数字机制
收藏 IP: 218.199.20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