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4:安全教育教学设计原理

已有 391 次阅读 2024-6-13 07:58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4:安全教育教学设计原理

    教学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门类,总的概括起来可以说教学设计是在教育领域中以整个教育系统和过程为研究对象,借助科学系统方法将已有的教学原理与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参考依照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并对这些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套可行高效的教学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改进创新教学过程、帮助受众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是在安全教育学基础原理和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安全教育目的、任务和安全受众的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等特征,综合分析安全教育系统各成分要素关系,以形成可供参照的安全教育目标阐明、内容设置、教学模式或策略选择等方面的设想或计划,该设想或计划可以帮助指导安全教育者组织和实施教育工作使受众系统性地掌握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发展形成安全意识及安全素养。

教学设计保证了整个教育过程可控制、可管理、可评估,安全教育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是将安全教育基础原理转化为安全教育活动的计划和实施,同时安全教育的教学设计也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2)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是以实现受众个体安全知识、技能、安全素养的提升,以实现安全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决策性活动。

3)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总体上涵盖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内的系统科学内涵,它将整个安全教育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系统,利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各阶段使之达到效果的最优化。

4)安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受众掌握安全技术、获得安全技能,而教学设计本身也是使受众获得教学信息的技术过程,二者都具有操作性的特征。

结合安全教育教学设计的特征,可以获得安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理,以便指导教学过程的展开,提高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和成效性。

    1.需求平衡原理

一方面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培养安全工作从业人员或是安全生产参与者的实践性社会活动,必须要根据特定的社会发展需求、企业组织安全战略目标和受教育者个人的安全需求或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认知、行为、情感诸方面,进行有逻辑性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无论是高等学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工作还是企业单位的安全培训要保证培养出的受众所具备的能力必须与社会、企业或个人的需求相平衡、相适应,以避免不对口脱节的现象出现。

安全教育的受众层次决定了不同受教育者的安全教育需求会有所区别,正如决策层的知识体系重点在安全方针政策、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等,目标是牢固树立起科学的安全生产观、培养安全决策素质;管理层的安全教育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过渡作用,他们既要接受决策层的领导又要直接管理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的安全教育知识体系重点除了安全生产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目标则是要培养安全文化素质和安全技术技能;普通职工的安全教育知识体系重点在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技能操作和安全意识,目标是改善劳动效率、维持安全操作水平;职工家属的安全教育重点则是在工作性质、规律、特点、安全生产常识等方面。因此,虽然说安全教育是全员教育,但教育需求却不能一概而论,针对不同受众对象的需求,安全教育的设计和设定也与之相平衡、相协调。不同安全教育对象应掌握的知识内容有所差异,因而划分受众类别需求决定了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与之相适合的安全教育方法与形式。这样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论,又可以提高受众的主导性,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2.层级递进原理

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设计也不是毫无逻辑的过程要素的拼接,它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将教学设计分环节、分阶段,协调性地就安全教育的目标、形式、内容、策略、评价等进行层级设计,各环节稳固推进,实现安全教育活动的有序性和可行性;同时设计要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进行,依据既定的原则规范有序地展开,确保教学设计整体功能的实现。

安全教育的组成要素众多,单独考虑其中任何一项或几项都容易导致总体目标设定出现偏差、阶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不能衔接;安全教育内容需要根据国家、行业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对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同时也要根据内容的逻辑顺序和难易程度层级递进。其次,安全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评估反馈,还要对整个教育系统各环节、各层次进行评价,并且要求评价标准、时间、方式、手段要按照层级特征来设计,另一方面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完善也需按环节、按程序逐步进行。另外,教学设计时要力求形式的多变交换,丰富的形式不仅可以解决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而且不同活动对受众的刺激程度不一样,还可以同时做到教育效果深入递进。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到教学形式的递进关系,合理的次序安排可以强化受教育者对安全信息的认知。

    3.资源优化原理

资源优化利用意思是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使各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其功能,追求目标最优化的资源利用方式。安全教育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有物质资源,包括教学设备、仪器、媒体、工具、实验室、实训室、仿真模拟舱等;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培训师、科研人员、设计者、管理者、评价人员、助教等;财力资源,包括国家、社会、企业或个人的拨款、集资等方式的资金投资;信息资源,包括以书本、课件、多媒体等为载体传递的安全相关的教育信息。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做到用少量的教学资源获得高效满意的教学效果,保证安全教育的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佳比例。对待这些资源要能够运用辨证的系统理论,提出综合全面的规划指导方案。

其次,在设计时也要尽量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特征,适当的学习小组的人员配置可以调动学习氛围、积极性和凝聚力。由于学习是会受到社会互动、人际关系和与他人交流的影响,因而态度积极的教育受众是可以在受教育过程中以言行、意志、情感表达等方式影响周围受众的学习态度,以此提升群体有效性,所以在人力资源的类别中还应加入受众自身这一要素。学习群体中的成员可以在心理上相互依赖、行为上相互影响,组成有共同目标的联合体,以各自的优势个性倾向配合提升安全教育工作的效率。

    4.基于过程模式的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在安全教育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出发进行基于过程模式的教学设计是体现学科理论现实意义的重要方式。教学设计是安全教育活动的第一阶段也是基础环节,该环节的工作任务决定了后续传播和反馈阶段的可行性和效果,因此重点分析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任务有利于安全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7990.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3:安全教育的技术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5: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收藏 IP: 58.20.26.*|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