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专利报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ixiangfeixian 中美欧日韩五局及PCT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陈立新 Tel13592308169 QQ86065045

博文

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的领域发展态势——中国大部分领域领先

已有 435 次阅读 2024-6-12 16:1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陈立新 张琳 黄颖: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报告3944.docx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 陈立新 张琳 黄颖

附录3 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统计分析报告

附录3.5 中国的PCT专利申请状况

附录3.5.1 中国PCT专利申请的领域发展态势

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在各个技术领域上都名列前茅。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列第1名的有24个技术领域:铁路船舶与航空、包装与储运、纺织与印刷、一般机械与武器、制冷制热与照明、物理测量、光电测量与核物理、光学与摄影、显示展示与声学、计算机核心部件、计算机接口、数据库与信息检索、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与图像识别、图像处理、发电与输变电、电池、半导体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通信传输系统、数字信息传输、数据交换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广播电视与电话。中国在所有50个领域中均排在前3名。

附表3.5.1-1  2022中国PCT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分布

技术领域申请量排名份额整体申请量
1农业与食品1649215.50%10636
2生活与运动用品2167221.60%10033
3医学诊断与外科1453213.54%10729
4医疗与护理1541212.71%12122
5药品与化妆品3745218.41%20338
6分离与混合加工1791218.04%9927
7金属成型加工1605218.98%8456
8非金属成型加工813310.89%7468
9一般车辆1700315.85%10723
10铁路船舶与航空622120.39%3051
11包装与储运1205118.71%6440
12材料化学与纳米1505316.17%9308
13化工1066315.76%6765
14有机化学2133221.64%9858
15有机高分子827311.13%7432
16生物化学1275215.34%8311
17纺织与印刷982124.22%4054
18建筑与采矿1217216.87%7215
19发动机与泵826216.40%5038
20一般机械与武器1278119.21%6654
21制冷制热与照明2267130.34%7471
22物理测量1362122.00%6192
23材料测试1172316.37%7159
24光电测量与核物理1569122.27%7045
25光学与摄影2504128.83%8686
26物理信号与控制1449222.46%6451
27显示展示与声学2099137.97%5528
28计算机核心部件1552141.58%3733
29计算机一般部件1114222.02%5058
30计算机接口1927139.45%4885
31计算机安全606222.08%2745
32数据库与信息检索1506145.53%3308
33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169223.13%5054
34计算机辅助设计423148.90%865
35人工智能1198221.34%5614
36数据与图像识别1963143.37%4526
37图像处理1998134.56%5781
38管理系统与电商1121316.43%6822
39电气元件与电路3145223.52%13374
40发电与输变电2154127.59%7808
41电池1641125.47%6442
42半导体制造1088132.72%3325
43半导体元器件1877229.11%6449
44半导体集成电路1657157.38%2888
45通信传输系统1365128.38%4809
46数字信息传输2581139.04%6611
47数据交换网络721135.66%2022
48网络协议527219.30%2730
49无线通信网络7244142.08%17215
50广播电视与电话4014142.72%9397

注:排名指某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在各国的排名,份额指PCT专利申请量占某领域申请量的比例。

附图3.5.1-1  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分布

总之从PCT专利申请来看,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主要涵盖通信和计算机),抓住了难得的机遇,顺应了世界的发展潮流,取得了长足的进展,PCT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前列,预示着我国的技术研发潜力巨大。

附录3.5.2 中国PCT专利申请与美国、日本的比较

与美国相比,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在30个技术领域上超越了对方。尤其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电池、制冷制热与照明、发电与输变电、显示展示与声学、广播电视与电话、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上,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美国的2倍多。

附表3.5.2-1 2022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与美国、日本的比较

技术领域中国美国日本中美之比中日之比
1农业与食品16491795142992%115%
2生活与运动用品21672227106097%204%
3医学诊断与外科14533616139440%104%
4医疗与护理15414052124238%124%
5药品与化妆品37457262131952%284%
6分离与混合加工17912134142384%126%
7金属成型加工160512322279130%70%
8非金属成型加工8131445196856%41%
9一般车辆170012282377138%72%
10铁路船舶与航空622445426140%146%
11包装与储运120510521107115%109%
12材料化学与纳米15051608259294%58%
13化工10661365158478%67%
14有机化学2133321790766%235%
15有机高分子8271271259865%32%
16生物化学1275324684939%150%
17纺织与印刷982589929167%106%
18建筑与采矿1217178771068%171%
19发动机与泵826634984130%84%
20一般机械与武器12789151120140%114%
21制冷制热与照明22678531525266%149%
22物理测量136210641291128%105%
23材料测试11721845129764%90%
24光电测量与核物理156915241143103%137%
25光学与摄影250415922309157%108%
26物理信号与控制144910541819137%80%
27显示展示与声学20998271091254%192%
28计算机核心部件15521332222117%699%
29计算机一般部件1114172688965%125%
30计算机接口19271234408156%472%
31计算机安全60697721662%281%
32数据库与信息检索1506913156165%965%
33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169156158075%202%
34计算机辅助设计42317568242%622%
35人工智能1198175260368%199%
36数据与图像识别19631032152190%1291%
37图像处理199811981028167%194%
38管理系统与电商11211734155665%72%
39电气元件与电路314521463588147%88%
40发电与输变电21548302022260%107%
41电池16416011520273%108%
42半导体制造1088779946140%115%
43半导体元器件18779642055195%91%
44半导体集成电路1657420458395%362%
45通信传输系统13651267639108%214%
46数字信息传输25811806612143%422%
47数据交换网络721628139115%519%
48网络协议527100013953%379%
49无线通信网络724438342004189%361%
50广播电视与电话401416051616250%248%

附图3.5.2-1 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与美国的比值

附图3.5.2-2 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与日本的比值

与美国相比,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低于对方的有20个领域:医疗与护理、生物化学、医学诊断与外科、药品与化妆品、网络协议、非金属成型加工、计算机安全、材料测试、计算机一般部件、管理系统与电商、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学、建筑与采矿、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化工、分离与混合加工、农业与食品、材料化学与纳米、生活与运动用品。甚至在医疗与护理、生物化学、医学诊断与外科领域上的PCT专利申请数量还不足美国的50%。

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是美国的1.2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美国的2倍,并可能在绝大部分技术领域上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2022年,中国在46个领域上的PCT申请数量超过日本。尤其是在数据与图像识别、数据库与信息检索、计算机核心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交换网络、计算机接口、数字信息传输、网络协议、半导体集成电路、无线通信网络领域上,中国的PCT申请数量为日本的3倍多。但是在有机高分子、非金属成型加工、材料化学与纳米、化工、金属成型加工、一般车辆、管理系统与电商、物理信号与控制、发动机与泵、电气元件与电路、材料测试、半导体元器件领域上,中国的PCT专利申请数量低于日本的申请数量。

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为日本的1.4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日本的3倍,并可能在所有技术领域上实现对日本的超越。

综合来看,美国在医疗、生物、半导体、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日本在材料、化工、汽车、加工制造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并且在这些传统技术方面具有长年累积的巨大优势。中国要抓住当前世界技术变革的机遇,争取在新兴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因此我国要继续扩大在通信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大力加强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研发。争取在计算机核心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突破,以此带动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实现对美国、日本的大幅超越。

附录3.5.3 中国PCT专利申请与韩国、德国的比较

与韩国相比,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在所有50个技术领域上都超越了对方。尤其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核心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数据与图像识别、数据交换网络、数据库与信息检索、物理信号与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制冷制热与照明、发电与输变电领域上,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是韩国的4倍多。

附表3.5.3-1 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与韩国、德国的比较

技术领域中国韩国德国中韩之比中德之比
1农业与食品16491065567155%291%
2生活与运动用品21671096497198%436%
3医学诊断与外科1453909392160%371%
4医疗与护理15411027654150%236%
5药品与化妆品37451592760235%493%
6分离与混合加工1791828837216%214%
7金属成型加工1605564975285%165%
8非金属成型加工813415771196%105%
9一般车辆17005201952327%87%
10铁路船舶与航空622183252340%247%
11包装与储运1205314554384%218%
12材料化学与纳米1505800720188%209%
13化工1066416516256%207%
14有机化学2133700596305%358%
15有机高分子827701641118%129%
16生物化学1275726333176%383%
17纺织与印刷982325333302%295%
18建筑与采矿1217321562379%217%
19发动机与泵826210696393%119%
20一般机械与武器12784011142319%112%
21制冷制热与照明2267545586416%387%
22物理测量1362348624391%218%
23材料测试1172421430278%273%
24光电测量与核物理1569667652235%241%
25光学与摄影2504629462398%542%
26物理信号与控制1449307605472%240%
27显示展示与声学2099787106267%1980%
28计算机核心部件155217477892%2016%
29计算机一般部件111479391140%1224%
30计算机接口192772590266%2141%
31计算机安全606236114257%532%
32数据库与信息检索150629761507%2469%
33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169455167257%700%
34计算机辅助设计42326511627%829%
35人工智能1198849176141%681%
36数据与图像识别1963334251588%782%
37图像处理1998571128350%1561%
38管理系统与电商1121915220123%510%
39电气元件与电路314512891059244%297%
40发电与输变电2154538867400%248%
41电池16411444552114%297%
42半导体制造108816887648%1251%
43半导体元器件1877667334281%562%
44半导体集成电路165722226746%6373%
45通信传输系统136560075228%1820%
46数字信息传输258167862381%4163%
47数据交换网络72112488581%819%
48网络协议527281119188%443%
49无线通信网络72441644156441%4644%
50广播电视与电话40141219129329%3112%

附图3.5.3-1 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与韩国比值

附图3.5.3-2 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与德国比值

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是韩国的3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韩国的6倍,并在所有技术领域上实现对韩国的超越。

2022年,中国在除一般车辆之外的49个领域上的PCT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德国。尤其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无线通信网络、数字信息传输、广播电视与电话、数据库与信息检索、计算机接口、计算机核心部件、显示展示与声学、通信传输系统、图像处理、半导体制造、计算机一般部件领域上,中国的PCT专利申请数量为德国的10多倍,甚至是几十倍。

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为德国的4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德国的8倍,并在全部技术领域上实现对德国的大幅超越。

综合来看,德国在医疗、机械、加工制造等传统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并有长年的累积优势。我国和德国在技术发展上完全互补,我国的技术优势在通信、互联网、计算机等新兴技术方面,而德国的优势在医药、机械、材料、交通、化学等传统技术方面。我国要借鉴德国在医药、机械、加工制作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经验,快速提升我国在这些技术上研发能力,补足我国在医药和高端制造技术上的短板。韩国是新兴技术强国,我国和韩国都在大力发展通信、半导体和电子信息技术。我国要积极借鉴韩国的经验,取长补短,早日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附录3.5.4 中国机构的PCT国际专利申请状况

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中国机构是华为技术公司,为7689项;第2名是广东欧珀移动通信公司,为1963项;第3名是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为1884项;第4名是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为1515项;第5名是中兴公司,为1479项;第6名是深圳大疆技术公司,为920项;第7名是北京小米移动软件公司,为913项;第8名是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为786项;第9名是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为690项;第10名是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为620项。

附表3.5.4-1 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前50家中国机构

机构名称机构英文名称20222021
1华为技术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76896952
2广东欧珀移动通信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19632206
3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18841980
4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15151336
5中兴公司ZTE CORPORATION14791493
6深圳大疆技术公司SZ DJI TECHNOLOGY CO LTD9201042
7北京小米移动软件公司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913473
8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786281
9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TD690511
10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620679
11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5211562
12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485388
13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 LTD425183
14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424485
15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375339
16联想(北京)有限公司LENOVO (BEIJING) LTD319189
17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309305
18荣耀终端有限公司HONOR DEVICE CO LTD30497
19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303151
20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287210
21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2781
22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27745
23歌尔公司GOERTEK INC275305
24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270648
25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266271
26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259392
27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NSPUR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255212
28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240177
29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23791
30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228633
31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227122
32深圳市汇顶科技公司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215314
33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205272
34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AAC OPTICS (SHENZHEN) CO LTD18710
35武汉华星光电科技公司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185214
36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181--
37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176179
38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HINA FAW CO LTD17452
39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ONE 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168259
40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164197
41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159195
42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15471
43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144153
44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141145
45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TD138174
46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138120
47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OFILM GROUP CO LTD13013
48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BTECH ROBOTICS CORP LTD12927
49江南大学JIANGNAN UNIVERSITY128121
50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127358

注:本表数据按照第一申请人进行统计。

在前50家机构中,通信、显示、芯片、计算机和互联网公司较多。总之,通信、半导体、互联网是我国专利研发的三大技术领域,造就了众多的知名企业。信息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应该成为我国专利技术研发的重要战略领域。

附图3.5.4-1  2022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前50家中国机构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总数量很多,居世界第一,但是大多数国内机构的申请数量还不多。在前50家机构中,只有华为技术公司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约占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的十分之一。其他机构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还不够多。总体来看,虽然我国企业众多,国内专利申请量巨大,但是很多企业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并不多。这反映了我国许多企业的技术研发潜力较弱,其国际化程度较低,其国际竞争潜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了100多家,其中有不少是科技企业和制造企业。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国内许多著名科技公司和大型生产制造企业竟然榜上无名,没有进入前50强(50强的门槛是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127项)。这也说明我国的企业只是生产强或者是营业额、营销收入较高,而不是技术强。也有可能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很强,但是市场主要在国内,所以只是在国内申请了专利,而没有在国际上申请专利,其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在研发、生产和销售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值得深思。

致谢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梁立明教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丁堃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杨中楷教授对本报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向以不同形式对本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81765-1437916.html

上一篇:2022年主要国家PCT专利申请在技术领域上的竞争态势——中国大幅领先
下一篇:2022年主要技术类别各国PCT专利竞争态势——中国和美国领先
收藏 IP: 125.45.1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