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 & He Publishing 华誉出版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hepublishing 出版创新﹑及时﹑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期刊和图书

博文

FIM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冻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已有 597 次阅读 2024-6-12 15:1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文“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based on Bibliometrics”在期刊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上发表。

投稿:2023年4月19日;修回:2023年6月20日;接受:2023年7月25日;上线:2023年8月14日

QQ图片20240410115710.png截屏2024-06-12 15.06.32.png

文章导读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也称渐冻症,在中医学中属于痿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脊髓、皮质、皮质脊柱和脑干运动神经元丢失为特征。ALS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1.75(1.55 ~ 1.96)1,5 ~ 10%的病例是家族性和遗传性的,90 ~ 95%的病例是散发的。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确诊患者通常在发病后3-5年内死亡。虽然目前认为该疾病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但ALS的根本病因仍不清楚。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以争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大量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则有助于筛选出一些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选择对应药物或治疗,同时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大致研究方向,而关于ALS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借助bibliometrix,一个文献计量学工具,对多篇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维普、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等数据库中检索了1990 - 2022年与ALS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章,使用bibliometrix对检索到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共检索到1990年以来发表的ALS相关文献12450篇,经过人工筛查去除不合主题,无临床试验佐证结论,结论未涉及疗法有效性的文章,最终保留243篇文章,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具体筛选过程图如下。

截屏2024-06-12 15.07.30.png

图1 流程图

结论展望

近年来,ALS的研究在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新的药物和疗法得到研究运用,但总体来说ALS治疗药物的疗效尚不够令人满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不佳,对部分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不少研究反映出存在副作用过大,部分人群服用过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有些药物售价昂贵、可及性不好。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可以从神经元损伤的源头用于根治ALS的有效手段,亟待加强新的发病机制探索和新的治疗药物研发。

为了寻找从改善肌肉收缩力、增加肌肉力量、延缓疾病进程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效治疗ALS的药物和疗法,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大量尝试,包括小分子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疫苗、基因治疗、干细胞、肠道菌群移植、磁疗、中医药和针灸等。本文归纳总结出了17种主流治疗方法(如下图),其中天然小分子药物,合成小分子药物和中医为主流治疗方法,同时也包含干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等新兴疗法,但是其有效性仍需要临床试验来进行进一步验证。面对如此多的研究成果,我们下一步需要进行整体的归纳分析,方便辨别真伪,挖掘出能够真正提升ALS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法。

流程图 

结论展望

近年来,ALS的研究在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新的药物和疗法得到研究运用,但总体来说ALS治疗药物的疗效尚不够令人满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不佳,对部分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不少研究反映出存在副作用过大,部分人群服用过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有些药物售价昂贵、可及性不好。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可以从神经元损伤的源头用于根治ALS的有效手段,亟待加强新的发病机制探索和新的治疗药物研发。

为了寻找从改善肌肉收缩力、增加肌肉力量、延缓疾病进程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效治疗ALS的药物和疗法,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大量尝试,包括小分子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疫苗、基因治疗、干细胞、肠道菌群移植、磁疗、中医药和针灸等。本文归纳总结出了17种主流治疗方法(如下图),其中天然小分子药物,合成小分子药物和中医为主流治疗方法,同时也包含干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等新兴疗法,但是其有效性仍需要临床试验来进行进一步验证。面对如此多的研究成果,我们下一步需要进行整体的归纳分析,方便辨别真伪,挖掘出能够真正提升ALS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法。

图片

图2.研究趋势图

ALS研究数量稳步增加,美国和西欧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其他国家合作交流必将成为研究ALS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数据集和前沿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的ALS相关基因、补充替代疗法和机制将会被发掘出来。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关注,寻求可以延缓ALS疾病病程恶化的方法

图片

图3.国家间成果及合作分布图

引用本文:

Yang X, Wang T. 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based on Bibliometrics. 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Aug 14, 2023. doi: 10.14218/FIM.2023.00019.

原文链接: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2835-6357/FIM-2023-00019

通讯作者:王天琪

针灸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主治医师、执业中药师,北京市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重大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博士后基金1项,首都医科大学校级培育基金1项,曾获2018年首届全国针灸推拿学博士论坛“优秀论文奖”,第九届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三等奖,从事针刺对神经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文期刊论文8篇。

第一作者:杨旭东

首都医科大学在读

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简介

FIM Volume 3 Issue 1.jpg

英文期刊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 (FIM)《未来整合医学》是由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王伽伯教授担任总编辑,Xia & He Publishing Inc.(XHP, 华誉出版社)出版的整合医学研究期刊。FIM稿件处理和生产流程严格遵守国际科技期刊出版规范和相关伦理要求,严格执行单盲同行评审,保证学术质量。

期刊主题

FIM致力于探索与分享以患者为中心,从身体、情感、心理、精神、社会和环境各方面改善人体健康的整合医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期刊涵盖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韩国、印度等国家传统医药,替代疗法和补充疗法。期刊旨在为整合医学的理论推广和临床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并为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FIM 将发表高质量的同行评审稿件,包括原创论文、综述、观点、社论、案例、研究方案和信稿。

主创团队

王伽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北京

dbe1003a-f0d2-400c-9cc4-4a789f2d1473.jpg

刘清泉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国,北京

4b77d561-0f87-4aee-9868-9296ef7bee27.jpg

肖小河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中国,北京

肖小河教授.jpg

Prof. Ikhlas Khan

National Center for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Oxford, USA

159a99ee-c778-489b-b1c6-414d3d712079.jpg

欢迎投稿

期刊网站: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journal/fim

投稿网址:https://www.publinexh.com/fim/submit

期刊邮箱:fim@xiahepublishing.com  叶老师

科学网末尾.jpeg

vx.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6327-1437891.html

上一篇:CSP|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的胰腺手术最佳时机揭晓
下一篇:[转载]6月15-16日,雄安见!第三届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
收藏 IP: 111.172.1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