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0:以感染和引导为主的方法

已有 322 次阅读 2024-6-12 07:31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0:以感染和引导为主的方法

1.情感启迪法

“情、理、法”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性善论根基上的管理模式。尽管“情”排第一,但“情、理、法”中却是以“理”为中心。以情感人,是要用情来讲理,讲情要讲到合理的地步,同样,讲法也要讲到合理的程度,这才是“情、理、法”的真正意义。在安全教育中,也必须注意“情”,管理者要以实际行动关心和爱护员工,要让员工感受到你是发自内心的、诚心诚意的关心。即使是批评人,也要顾于情,达于理。尤其是对违章肇事者、事故责任者和受伤害者的安全教育,更要得体得法,既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又不伤害其自尊心。情感启迪法的目的,是要让学员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其方式可以是个别谈心、交心,工作中善意的提醒,以充分的依据来证实他的所作所为之不妥,以及采用外围方式,利用父母情、夫妻情、子女情、亲友情等。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情论理,你给他面子,他就讲道理,安全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活动熏陶法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时。这一类教学方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其形式丰富多采,可分为4种类型:A)活动类。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在党员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责任区”活动;在团员中建立“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岗”活动;在职工中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千次操作无差错”活动,“三不伤害”活动,“危险预知训练”活动以及“安全月”、“安全周”活动等;B)表演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文艺汇演,“安全在我心中”演讲会,安全生产书法、漫画、摄影展,安全生产戏剧曲艺演唱会,安全教育故事会等;C)竞赛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有奖问答,师徒对抗赛,夫妻擂台赛等;D)参观类。组织各种参观学习活动,如到兄弟企业去参观取经、参观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成果展览会等。

3.言传身教法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优秀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修养、人格魅力和行为方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员工效仿的楷模,给员工带来信心和力量。在安全生产中,企业领导者应自觉成为安全第一的模范执行者,名符其实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并要善于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素质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形成持久的安全生产局面。另外,还可以借助于榜样的力量。树立榜样,实际上是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让员工明白组织的态度和要求。所以,企业应大张旗鼓地表彰安全生产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人人关心安全、个个重视安全的良好风气。

4.氛围感染法

安全教育还应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文明、整洁、有秩序的作业环境,醒目的警示标志,让人看了心存暖意的宣传标语,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在向员工传递一种向上的企业文化、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等信息的同时,也起到了暗示和约束作用。作业者受到良好环境和氛围的感染,会自愿地使自己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产生与周围环境相符合的情绪和行为,不文明作业、违章作业等行为便受到约束。反之,管理作风拖拖拉拉,工作场地杂乱无章,会向员工传递一种管理无序的信息,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员工会获得没有约束的暗示,并认为可以我行我素。因此,应尽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使员工自愿地改变自己,以适应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5.期望激励法

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下属的期望微妙地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工作业绩。当员工感受到上级对他们有正面期望时,往往会努力地主动地去实现这种期待,做上级期望的事情,有着积极的行为表现和更好的工作业绩;反之,当管理者对员工有消极的期望时,员工也会被动地去实现这种角色期待,有着消极的行为表现和不良的业绩。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角色期待所产生的效应,正面激励员工的安全行为,弱化其不安全的行为。

6.自我教育法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产生“要我安全——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的转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建立,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自我教育方法将会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

7.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员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在于,在探索解决认识任务过程中,使学员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展学员的探索能力、各种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类方法中,教师的地位与前几类方法中的情况有较大不同。在这里,教师有意识地让学员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并且使自己作为成员参与到学员的探究活动中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离开教师的指导,反而由于学员探究活动的复杂化,要求教师的指导更加细致和全面。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员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员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员为主体,让学员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员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2)学员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员中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4)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发现法对于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员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较大的优越性。运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要求如下:依据教材特点和学员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员的发现活动;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员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企业的安全培训中,还有按需施教法、师徒结对法、典型刺激法、家庭教育法等。上述各种方法只有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方可望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这是需要教师们付出巨大的创造性劳动的。

在企业安全教育中,由于企业人员结构复杂、内部工种繁多、技术要求各不相同,安全教育培训必然是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与多方法的。这种特点要求必须真正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注重实效。所以,各种安全教育与培训方法之间不能彼此独立,在安全培训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一种或若干种并用或交又应用,使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更加充实、完整、高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7810.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9: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1:安全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收藏 IP: 58.20.26.*|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