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xun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unchen

博文

读论文的感想

已有 227 次阅读 2024-6-12 01:35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学生的时候就知道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今的科技工作者,KPI变成了论文和项目,这句歌谣中的“分”变成了论文影响因素值几分,“考”变成了考核,那就是“分分分, 老师的命根,考核 考核 考核,领导的法宝”。

实际上,写论文大概是科研工作中顶重要的事情之一了,看论文和审稿也应该占据工作中一大部分时间。现有的科技论文发表模式有很多优点,peer review 的机制确保了成果的真实性与论文质量的可靠,使得看论文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读到他人多年工作的积累,成为令人开心的事。

最近有的期刊的论文有点越来越水了,没办法,论文质量也通货膨胀了。写的人多了,发表的期刊也多了。nature 子刊等高级期刊,就像是促进了论文质量的贫富分化。

上世纪的期刊论文往往更好一点。比如今天随便打开一篇文章:

ECKBRETH A C. Recent Advances in Laser Diagnostics for Temperature and Species Concentration in Combustion[J/OL]. Symp. (Int.) Combust., (Proc.); (United States), 1981

国际燃烧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在 2000 年之前叫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on Combustion,每篇会议论文后有精彩的 Comments,里面往往有很多没写在论文中的知识和insight。这篇1981年的论文后,有BenZinn 等5个大佬的提问:

  1. 激光诊断用于大分子和碳烟火焰?答:8个分子以上CARS光谱就看不出不同了,但是LIF 可以看不同类的分子;

  2. 做标量的pdf要考虑测的数据量够不够。答:我就是展示一下,可以测的足够多;

  3. 没试试连续激光比如argon 激光的Raman散射测湍流火焰?没试试Rayleigh?答:我就是没空说而已,我知道你们做的工作了,但是也只能在干净的火焰中做吧;

  4. Raman 线宽会影响精度吧?答:有两种定量诊断方法,一种是严格的理论处理和光谱数据,一种是实用的标定和数据库的方法;

  5. 层流预混火焰太不好测了,稳定的火焰太薄了,或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测对冲火焰。

现在发表论文好像都很着急,没时间讨论。未来的论文发表模式也应该把审稿意见和作者的回复都公开附上,好像有的期刊已经这么做了。这种讨论可以帮助知识更好的传播,也能更好的包含论文中没写进去的内容。

未来,信息传播的媒介更多,成本更低。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发表自己的工作,不需要出版社了。期刊论文发表更多的是一个筛选提高的过程。完全可以把论文都搞成预印本发表,然后学术大佬来选一选,评一评,期刊就是bbs论坛那样,谁都能发言,也能体现学术公平。毕竟真理越辩越明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1062-1437784.html


收藏 IP: 117.143.44.*|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