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读书杂感

已有 1227 次阅读 2024-6-8 17:17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6月7日晚上,与小孩一起散步,边走边聊。与高考及读书相关。

    小孩上初一,学习任务真重,写不完的作业,升学压力不小。回顾我自身,真是今非昔比。机缘巧合,虽然我是在山村出生、成长,但也是从6岁便开始读书(上小学一年级),与我的小孩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是相同的。我算是入学至今一直在学校,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我的整个求学生涯,受许多因素影响,可以说是磕磕绊绊的。读书读的并不好,但算一直在努力读书。“结果”还算是比较好的。我是借助读书跳农门的。本科毕业到大学工作。自己给一个解释,大概可以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我的父亲从小教育我,一代要比一代强。他在他那个年代,也算是读书人之一,1962年高中毕业,种种原因,没有上大学,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至2004年退休。父亲是非常支持我读书的,对我取得的点滴成绩是比较满意的。我也希望我的小孩比我这一代强。时代不同了,各方面条件好得多,但总体来说,竞争更激烈了,同样需要倍加努力。

    散步经过一处城雕——孔融让梨。“融四岁,能让梨”典故算是比较熟悉,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小孩给我讲孔融的生平。我说是在历史课程上学的吗?他说历史课所学非常有限,是他自学的。平时,那么多作业,我也不知道他具体通过什么途径学的。他讲的内容,好些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是靠谱的。第二天,我自己进一步“百度”一下,确实是对的。他在讲述的过程中,我在倾听。讲述之后,我说我很惭愧,知识的盲区很多。我读的东西并不多,但也算一直在读。真正读进去的东西更少,能够学以致用的部分更是少得可怜。我是做图书馆工作的,可以读的东西真不少,但确实是读不过来。近年,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日益进步。比如,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基于在预训练阶段所见的模式和统计规律,来生成回答,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论文 、翻译、代码等任务。我自身在保持关注与体验,给我的触动是比较深的。我该读什么?怎样读?困惑了、迷惘了。

    浏览了文双春《理想的博导硕导是咋样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437207.html),给我的感受是,文教授读书读的真好!文教授的博文,我读的比较多,其最大的特色是运用文学名著说事拉理、有理有据、意蕴无穷。文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教学,以及光学与光电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文教授将《西游记》读透了,大量博文活学活用,幽默风趣,比如《什么样的大学教育最有成效?唐僧师徒有真经》《大神们帮你是因为跟你关系好?》《猪八戒为什么老想散伙?》《 莫让科研成果成为“人参果”》《从物理角度看“四圣试禅心”》等。文教授的读书境界,是我所羡慕的。

    古往今来,读书人很多。“留痕”的读书人相对属于少数派。“留痕”的读书人,“留痕”的方式方法或许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对于我这样的天资平平、身无长物的凡夫俗子,切忌异想天开,不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比如做点摘编、写点读书笔记、写写博文……日积月累,亦能有所收获,自得其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7374.html

上一篇:周和平:“图书馆员”理应是一种荣誉的代称
下一篇: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收藏 IP: 117.92.194.*| 热度|

15 杨正瓴 徐芳 宁利中 刘进平 郑永军 杨卫东 王安良 郭战胜 武夷山 崔锦华 陆仲绩 孙南屏 刘钢 孙颉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