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b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bj

博文

Lorlatinib在ALK基因突变晚期NSCLC疗效显著

已有 610 次阅读 2024-6-7 22:07 |个人分类:肿瘤治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基因突变的NSCLC约占5%至7%的比率,在NSCLC中并不常见,但对于那些有该突变的患者来说,ALK抑制剂靶向疗法通常可能会带来良好的疗效。因此,在NSCLC患者中,检测和识别ALK基因突变是很重要的。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的5年跟踪数据中观察到的Lorlatinib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是靶向治疗中所报道的最长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数据。第三代ALK抑制剂Lorlatinib(洛拉替尼),作为一种可逆的强效第三代小分子ALK/ROS1双靶点抑制剂,比第一代药物Crizotinib(克唑替尼)在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中有更好的疗效。PFS提高72%,并且有60%的患者在60个月后没有病情进展。同时,Lorlatinib还能减少92%的颅内病灶进展。说明该药物对这类患者来说是一个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一线使用Lorlatinib为ALK阳性NSCLC患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疗效改善。表明Lorlatinib可在初次治疗时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好的疗效,以改善预后和生存率。

ALK癌基因的重排约占NSCLC病例的5%,患者通常比其他形式的肺癌患者更年轻,很少或从不吸烟,具有腺癌组织学特征。本组患者为IIIB/IV期,以前未接受过对转移性疾病的系统治疗。研究还包括无症状的治疗或未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入组。总共有29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Lorlatinib组(每日100毫克,n=149)或Crizotinib组(每日两次250毫克,n=147),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审查评估的PFS。主要终点评估在3年后停止,但病人继续被追踪。在5年分析中,Lorlatinib组的随访中位数时间为60.2个月,Crizotinib组为55.1个月。在此时间点上Lorlatinib的五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0%,而Crizotinib为8%。

数据分析结果也显示,在有脑转移和没有脑转移的患者中,Lorlatinib都比Crizotinib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在有脑转移的患者中,Lorlatinib疗效更为显著(风险比HR为0.08),在没有脑转移的患者中,Lorlatinib仍然比Crizotinib有更好的表现(HR为0.24)。总体而言,5年内,有92%接受Lorlatinib治疗的患者未出现颅内进展,而接受Crizotinib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1%未出现颅内进展。表明在长期治疗中,Lorlatinib相较于Crizotinib在预防颅内进展方面更为有效。

Lorlatinib治疗导致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高三酰甘油血症(25%)、体重增加(23%)、高胆固醇血症(21%)和高血压(12%)的发生率上升。接受Lorlatinib治疗患者,42%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其中86%为1/2级。Lorlatinib治疗组中23%的患者因药物副作用而减量,但是,在治疗最初16周内减量并不影响该药物的疗效。与Crizotinib 比较Lorlatinib对于那些有不良预后生物标志物(如EML4-ALK融合变异和TP53突变)的患者来说,在延长PFS生存期方面表现更好,并不会导致新的ALK基因突变的出现。

迄今为止,Lorlatinib的疗效是在NSCLC靶向治疗中,所见过的最好结果之一。遗憾的是ALK基因突变的NSCLC只是肺癌中的很小部分。希望针对NSCLC的主体患者,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靶向药物。

Lorla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5-Year Outcomes From the Phase III CROWN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May 31, 202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37292.html

上一篇:胚系遗传对乳腺癌亚型和侵袭性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患者CAR-T细胞治疗前的优化评估
收藏 IP: 120.85.143.*| 热度|

2 宁利中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