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527 精选

已有 3994 次阅读 2024-6-3 09:23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5月27日  晴

记  录  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秦雨瑶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秦雨瑶、余润泽、蒋雯

导  师  组: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由于沿口岸低海拔的杯诱采集效果很差,今日我们打算重新寻找低海拔的采样点。

口岸通行证办理处和口岸检查站都有很多人。询问了检查站工作人员得知:吉隆的旅游季到了。沿着冲色村口岸检查站往下开,一侧是盘山的车道,另一侧则是吉隆藏布江。能深入探索的针阔混交林要不海拔不合适,要不已经成为了固定的采样点,再想寻一个替代的采样点十分困难。我们兜兜转转,又来到了上次杯诱的溪边。正当我们无奈决定重新在这个地点试一试时,吴老师发现了新大陆:溪边有一条小道可以上山,选点的问题迎刃而解!虽然这个采样点的选点问题迎刃而解,但下一个采样点却始终无法找到合适地点,最终只能在路边放了诱杯。

下午时,吴老师陪我去了镇周边的采样点。为了确保七月份的采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在五月份放置诱杯时,特意在每个诱杯上增加了几个备用杯子。目的是为了保留诱杯的位置,以便未来可以重复使用。自上次对镇周边采样点进行采集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天。当我重新放置诱剂时,发现即便一些杯子中没有诱剂,也有许多步甲落入其中。这一意外的发现让我心间涌起一阵收获的喜悦。我将死去的步甲昆虫小心地放入酒精瓶中保存,而对于那些仍然活着的步甲,我将它们放走,并在此过程中拍摄了生态照。在我放置诱杯的同时,吴老师也在仔细地检查各个样点的巢管和马网。他注意到一些马网因为牦牛的蛮力而被破坏,便及时将它们重新扎紧,确保了样点的完整性。

01. 没有诱剂的诱杯中掉落的昆虫.jpg

空杯陷阱

02. 步甲生态照1.jpg

步甲生态照1

03. 步甲生态照2.jpg

步甲生态照2

04. 步甲生态照3.jpg

步甲生态照3

05. 步甲生态照4.jpg

步甲生态照4

07. 卷叶象.jpg

卷叶象

06. 破坏了的马网.jpg

被毁损的马网

在放置诱杯和诱剂的间隙,吴老师也没闲着。他一大早就在冲色村放置了黄盘,为青藏二调尽可能多地采集膜翅目标本。下午收黄盘之前,吴老师也不停地在扫网。尽管他不断地努力扫网,但却不及膜翅目对黄色的趋性,它们飞蛾扑火般往黄盘里落。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利用昆虫的生物学习性进行采集,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果显著。

08. 访花的黑大蜜蜂.jpg

黑大蜜蜂

09. 黄盘里种类繁多的膜翅目昆虫.jpg

诱集效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436665.html

上一篇: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525
下一篇: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528
收藏 IP: 124.16.149.*| 热度|

6 宁利中 崔锦华 郑永军 李建国 杨卫东 木士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