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坤舆万国全图》:水潮峰与雪山定位,兼谈学术规范

已有 1026 次阅读 2024-5-30 22:42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坤舆万国全图》:水潮峰与雪山定位,兼谈学术规范 

李兆良[1] 

摘要

《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代郑和等领导的环球航行,实地测绘的地图,用当地人自称的国名或按地理特征标注地名。16-18世纪,西方命名没有勘探的地方往往是翻译自中国测绘的地图。由于文化语言隔阂,翻译不准确产生误解,还原地图信息不能按照西方地图标识作准。水潮峰的意义包含水潮与山峰两个地理特征,指在Anchorage观察到北美最高的Denali山和美国西部唯一的Turnagain Arm水潮。王胜炜根据欧译Cabo Corrientes(水流岬角) 认为是Cape Peirce,当地没有高山,也没有水潮,是错误的。《坤舆万国全图》的雪山指美国相连48州中最高的Mount Rainier,离海岸远处可见。欧绘地图多处Cabo Blanco (白岬) 出现在邻近的区域,莫衷一是。王认为是比较矮的Mount Hood是错的。六百年前,没有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抄袭剽窃产生错误终于还是被揭露。今天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法,未经原作者同意,随便翻译、改写他人原创,不标示出处,不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违法行为,严谨学者必须重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Abstract

Kunyu Wanguo Quantu is a Chinese world map constructed by Chinese based on circumnavigation led by Zheng He and others in Ming Dynasty. The Chinese toponyms of foreign places are transliterated from local people’s nomenclature or created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features. For unexplored places, European-drawn world maps of the 16th-18th century often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maps. Errors are introduced due to cultural and language barriers. 水潮峰 (Shui Chao Feng, literally Tidal Bore Mountain) should be correctly assigned to Mt. Denali,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North America, and Turnagain Arm, the only tidal bor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US. Sheng-Wei Wang’s proposed Cape Peirce (by the Spanish erroneous translation Cabo Corrientes) has no high mountain nor tidal bore in sight is incorrect. 雪山 (Xue Shan, literally Snow Mountain) refers to Mount Rainier, the highest and most glaciated peak in contiguous USA. Wangs proposal of Mount Hood, a smaller mountain at a lower latitude, is also incorrect.   Six hundred years ago, there was no law to 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rrors caused by plagiarism are now revealed. Today there ar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laws. Other than violation of academic ethics, it is illegal to translate and/or rewrite other people's original work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proper citation of the source.

关键词: 坤舆万国全图,明代环球测绘,郑和, 美洲

 Keywords Kunyu Wanguo Quantu, Ming dynasty circumnavigation and mapping, Zheng He, America

 

1. 《坤舆万国全图》北美洲西部地名考

继《坤舆万国全图解密》[2] 一书于2012年出版后,2017年我在国际地图学双年会(ICC 2017, Washington DC)上发表了论文《中国人于公元1430年前测绘美洲》[3],存档于-哈佛大学管理的史密森天文物理观测站-美国航天局的太空物理数据系统(The 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其中列表举证明代中国人测绘的《坤舆万国全图》美洲西岸地理大量命名与今天地球地理高度吻合,水潮峰是北美洲唯一的Turnagain Arm水潮和北美最高峰Mt. Denali, 两者可于Anchorage处观察,纬度误差一度左右。美湾是KetchikanSkagway之间的冰川峡湾Glacial Fjords, 纬度覆盖比较大,不好比较。雪山是美国相连的48州中最高的Mount Rainier雪山,水潮峰的纬度比较精准。所有地标地理证明《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代人亲历美洲测绘的表中的Chinese World Map 即《坤舆万国全图》( 1)。

KYWGQT-Plancius-Anchorage-Rainier-new.jpg

图1   坤舆万国全图与普兰修斯1594年世界地图北美西部地名比较 (李兆良, 参考3 中文版

 1582年,利玛窦带来的奥特里乌斯(Abraham Ortelius 1570年世界地图非常简单,北美洲西部根本没有《坤舆万国全图》标注的地名。他最晚能获得的欧洲绘世界地图是普兰修斯(Petrus Plancius 的两半球地图(1594年),距离《坤舆万国全图》完成仅8年,这段时期,利玛窦正在中国颠沛流离,从肇庆到南昌,在南昌-南京-北京之间往返被拒,1601年才获准进入北京,1602年秋,利玛窦与李之藻向万历呈献《坤舆万国全图》。宽近四米,高两米,一千多个地名的世界地图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勘探、测量、转换数据、绘制、拼接分图、刻板、印刷、校对等繁复工作,而且《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地理基本正确,完成于英国1607年在美洲建立第一殖民地Jamestown5年,出现欧洲人还未勘探的北美洲西部是匪夷所思,当时欧洲人对美洲地理认知贫乏与《坤舆万国全图》的详尽准确毫不相称。上表仅以北美洲西部地理为例,假设利玛窦能获得普兰修斯的世界地图,他也不能根据普兰修斯的错误地图而绘制正确的《坤舆万国全图》。

2. 水潮峰与美湾

王胜炜在2022年郑和论坛上发表言论,认为水潮峰不是在Anchorage 看到的Turnagain Arm Denali山峰,而是Cape Peirce,美湾为Bristol Bay,下面是王在微信群原文截图( 2):

关于水潮峰定位的争议

王胜炜指称参加2017年国际地图学双年会,聆听我论文的听众 “没有一个人能指出李李(sic)兆良所犯的错误”,不止是指责在场的地图学专家听众,也否定了评审委员通过我论文的决定。在过往两次郑和会议上,王也提出同样问题。第一次我建议她查考“水潮”的定义,第二次我建议她向国际地图学或地理学学刊提交论文。现在她的书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出版,影响比较大,必须公开回应澄清,以免影响大众。王胜炜的这些论点是错误的,不能成立,以下详细分析。

明代人在《坤舆万国全图》北美洲西北特别标注的“水潮峰”包括水潮与峰两个地理含义。明代人命名“水潮”特别指一种地理特征,河流入海处宽而浅,海湾如喇叭口,外宽内窄,海潮涌入,形成一连串的潮头,不止浪高,还有回头潮各种形态,只有这样的地理才配称“水潮”,英文地理专业名词为tidal bore bore tide世界最著名、最壮观的水潮是钱塘江潮( 3)。郑和在南京造船,与杭州湾-钱塘江距离仅235公里,共享一个出海口,明代人命名水潮是有地理历史背景的,不然,世界有太多水潮峰了。西方误译为Cabo Corrientes 的地方有多处,今天在中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还有这些地名,都不是明代中国人指的水潮峰。 

钱塘江.jpg

3  钱塘江喇叭口是水潮的地理成因特征 Google Earth

美国地质测量局(US Geological Survey发了270 份问卷给108个国家,根据41%的国家回答问卷,编印了全球水潮目录,列出位置及特征,共67个水潮,全北美只有一处两起,就是位于AnchorageCook Inlet Turnagain Arm61°00’ N,主要水潮) Knik Arm61°15’ N)( 4 5[4]  Turnagain Arm 的地名即指回头潮。Cape Peirce不入水潮名录

世界水潮名录中美国占两个,在Anchorage附近,Turnagain Arm 为主(节录自US Geologic Survey 1988

中文“水潮”,西班牙语应该翻译为Macareo, marea, 葡萄牙语pororoca(特指亚马逊河口的水潮)。Corrientes只指水流,不是水潮。西班牙语 “山” 是montaña monte,西方错译为Cabo,岬角。把水潮译作水流,峰译作岬角是关键的错误。

5   Anchorage的两处水潮Turnagain ArmKnik Arm有喇叭口地形(Google Earth

cape peirce.png

6  Cape Peirce 无高山,无喇叭口地形,不能形成水潮不符水潮峰之义。(Google Earth

认为错误的翻译Cabo CorrientesCape Peirce 58.55° N, 161.77° W),是基本理念错误。Cape Peirce 没有喇叭形的入口( 6),因此没有像钱塘江一样的水潮。Cape Peirce 附近的山Chagvan 490.12 , Gap Mountain 555 , Slug Mountain 465.12 , 与北美最高的Mount Denali 6190.5 相比,高度不及十分之一,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山与水潮两项判断都与现实不符。王胜炜自己描述Bristol Bay浪高10米,“对大型船只极端凶险”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regions for large vessels) ,与 “美湾”(峡湾)水平如镜,清净幽雅的美誉刚好相反。

明代人标识水潮峰(北纬59-60度)与Anchorage61.22° N, 149.90° WCook Inlet海湾入口处,误差约一度,同时能看到北美唯一的回头潮Turnagain Arm61.00° N, 149.96° W)和北美最高的山峰Mount Denali63.28° N, 150.79° W)。

根据数字还原,与今日实际地理比较,Ortelius 1570 Plancius 1594 的经度严重偏差,美洲的海岸线画到亚洲,同样地名重复出现多次,表示地图制作者抄自多个不同来源,无法确定,证明西方地图不是原创 (图7)。

1602 1594 placemarks WN America W coast-large font.jpg

7    坤舆万国全图图(白线), 普兰修斯1594(橘线,误差大,重复地名,莫衷一是)

1602 1594 1570 North America west coast-labeled.jpg

 北美洲西海岸。 坤舆万国全图(粗白线),Ortelius 1570(蓝线), Plancius 1594(橘线)

1602 1594 1570 South America west coast.jpg

9  南美洲西海岸  坤舆万国全图(粗白线), Ortelius1570(细紫线), Plancius 1594(中橘线) 

《坤舆万国全图》整个南北美洲的西海岸纬度非常正确,可以断定是经过测量绘制的。对照今天地理的经度有偏差,但基本是平行的(图8,图9),表示当时明代人的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星位计算经度。究竟因为600年前的星位与今天有差别,还是仪器的调试有偏差,目前不得而知。北美洲西北部的海岸线特别在美湾(峡湾)一段偏差比较大,是可以解释的。从KetchikanSkagway大段峡湾水平如镜,风景幽美。航程中,两边多高山,挡住某些作为参照的星宿,尤其是在北纬度高的位置,看不到南方惯用的主要定位星宿,在峡湾迷宫一样的航道中穿行会迷失,多走很多路,以航程定经度,西移若干度,可以理解。走出峡湾到Anchorage,可以看到星宿定位,测量又恢复比较正常。2016年,我游历阿拉斯加,乘游轮经过峡湾,到过Anchorage,看过Mount Denali Turnagain Arm回头潮,以第一手印象证实明代人命名的正确性。

以上根据地理学,语言学,测量数字重合,亲临其境分析,证实《坤舆万国全图》水潮峰正确位置是Anchorage观察到的Turnagain Arm Mount Denali,不是Cape Peirce,美湾是Ketchikan Skagway之间的峡湾,不是Bristol Bay 王胜炜的三个判断完全错误。

3. 雪山

《坤舆万国全图》标示的雪山,纬度与华盛顿州的Mount Rainier一致,西方翻译为Cabo Blanco (白岬) ,多处标示,是错误的。以下比较《坤舆万国全图》雪山与今日地理:

高度

纬度

离海 (公里)

可见距离(公里)

雪山  

4647°N

Mount RainierWA

4392

46.85°N

180

480

Mount Adams, WA

3743

46.20°N

187

240

Mount Hood, OR

3428

45.22°N

180

160

 雪山应为Mount Rainier,是美国接壤的48州中最高峰(4392米),终年积雪,离开海岸约180公里,郑和船队在海上480公里外可见,地理特征、纬度与《坤舆万国全图》命名一致。Mount RainierMount Hood3428米) 28%,纬度更接近。次选是华盛顿州Mount Adams (3743) Mount Hood9% ,海面上可见。根据高度与离开海岸距离,在海面可见度,王胜炜提议的Mount Hood连次选都不是(图10)

10  雪山应为Mount RainierMount Hood 28%

4. 讨论

《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代郑和等大航海,环球测绘的成果,开启世界地图学的先河,有逾千项地图,文物,文化等科学数据证明,不止是三重证据法,是多重证据法。

15-18世纪的西方世界地图基本上来自郑和环球测量世界的零星信息。双方语言不通,从中文地名翻译为西方文字发生很多误会,以西方地图的命名来解释有两个误区:1. 以今论古,用今天的知识概念来看待古代人的思维;2. 以西度中,以西方的翻译为准来解释中文的《坤舆万国全图》命名,是倒因为果。这是近两百年来,地图史以及世界关系史上最大的谬误。

双方言语不通,本来用手语比划倒V字表示岬角还可以,但用倒V代表山峰翻译为岬是错的,葡萄牙语、西班牙语Cabo都没有山峰的含义。把水潮峰误译为Cabo Corrientes(水流岬),以西方错误的翻译“岬角”去寻找《坤舆万国全图》对应的地理是缘木求鱼。

有人崇尚西方地图学,采用了墨卡托的论说,认为鹤岛(西方误译为乌鸦岛,Corvo Island)与怕雾打(Bermuda今译百慕大)是同一个岛,放弃了自己与老师本来两岛独立的正确解释,是“以西度中”。又有人认为《坤舆万国全图》标示在南半球的椰子岛是今日北半球Costa Rica 西边的Coco Island。是“以今论古”,都是错误的。

“以今论古,以西度中”的思维造成反客为主,本末倒置,以讹传讹,互相抄袭的西方文献流传,翻译成中文,混淆了原来中国典籍正确的记载,是近代科学思维混乱,文化自信低落的原因。我的书与论文发表以后,西方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地图学与历史记载存在严重矛盾,已经默认、修改。越来越多中国学者开始质疑西学东渐,进一步深究,全盘审视、更正世界史。可惜仍然有一部分学者坚持利玛窦带来西方先进科技,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影响业界、媒体,教科书的编撰,混淆了大众的科学思维,弱化了文化自信,必须以科学定律和数据纠正。

著作的质量与列举文献多寡不是成正比。正确的研究概念方法是“道”,写作论文格式是“术”,道永远凌驾于术之上。研究方向、基本思维方法错误,论文技巧再好,洋洋洒洒成千的参考,不会更正确。800张把加利福尼亚绘成岛的地图,不能取代一张正确的《坤舆万国全图》。好比性能好的车,用上蹩脚的导航仪,只会掉山沟里,摔得更厉害。

王胜炜详细列举了大量参考,注明每个地名来源的页码,但是没有注明翻译我对《坤舆万国全图》重要的中文地名对应今日地理的原创性阐释[5],如哥泥白斯湖[6],何皮六河[7],十字山尾[8],齐历湖[9] 等,有欠公允。唯一列入我的作品为参考是2017年国际地图学会议的论文,企图挑错,其实是自己犯了“以今论古,以西度中”的严重错误。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对学者来说是学养的考验,先要严格自我审视。白纸黑字的著作与电子版的网络文字同样有长久记忆。可以原谅轻微手误,但是重大课题,关键的采证立论,必须是深思熟虑,反复检查,对读者负责任。引用、翻译、改写他人创见原作,必须征求许可,注明原文出处,以免断章取义或剽窃抄袭之嫌,这是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必须严格遵守,否则是侵犯知识产权。

5. 总结

《坤舆万国全图》根据亲临目击的独特地理命名新发现的地方。水潮峰是Anchorage,能观察北美唯一的水潮Turnagain Arm 和北美最高的山峰 Mount Denali,纬度精确在一度以内。西方错译“水潮峰Cabo Corrientes。王氏以为是 Cape Peirce,既没有水潮,也没有高峰。美湾是KetchikanSkagway一带平静幽美的峡湾,不是浪高险恶的Bristol Bay雪山指美国相连48州中最高山峰Mount Rainier,不是高度、纬度、能见度都不符的Mount Hood。王胜炜的论述全部不成立。

表面上好像是一两个地名之争,实际上是研究态度、方法、演绎《坤舆万国全图》作者年代的重要论辩基础,是中学西传, 还是西学东渐的关键。以上严重错误如果得不到更正,享有盛名的星加坡的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也会有责任。国际地图学会的会员、地理学、地质学、地图学学者、全世界提供水潮地理位置的各国工作者、聪明的读者和出版社明察是非,会作出明智的裁决。

李兆良  2024528

[1] 李兆良,美洲郑和学会荣誉会长. Siu-Leung Lee, President Emeritus, Zheng He Society of the Americas.

[2] a. 李兆良. 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 台北:联经出版社. 2012b. 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

[3] Siu-Leung Lee. Chinese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 IC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 2017. https://doi.org/10.5194/ica-proc-1-67-2017https://ica-proc.copernicus.org/articles/1/67/2018/ica-proc-1-67-2018.pdf (2024-5-21)

[4] Susan Bartsch-Winkler and David K. Lynch. Catalog of Worldwide Tidal Bore Occur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1988. US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1022. https://pubs.usgs.gov/circ/1988/1022/report.pdf (2024-5-21)

[5] 参考2a, 80-82页。

[6] 同上,112页。

[7] 同上,115页。

[8] 同上,135页。

[9] 同上,44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74084-1436275.html

上一篇:八十述怀二首
下一篇:《郑和环球测绘与科学治史》廖克序言
收藏 IP: 172.59.33.*| 热度|

5 杨正瓴 武夷山 宁利中 郑永军 刘全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