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用“同一医药”的理念开发有效的狂犬病治疗药物(6)

已有 1409 次阅读 2024-5-30 16:01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用“同一医药(One Medicine)”的理念开发有效的狂犬病治疗药物(6

A One Medicine Mission for an Effective Rabies Therapy

     来自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几内亚等国家的共15位国际知名的狂犬病专家,于2022年3月联名在国际专业杂志《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兽医科学前沿)》上发表综述论文:《A One Medicine Mission for an Effective Rabies Therapy》,介绍狂犬病治疗药物开发的新途径。现将该论文全文翻译供参考。

目录:

1. 前言

2. 狂犬病毒的发病机制

3.   治疗方法    

   3.1.病毒的传播    

   3.2.神经元变性    

   3.3.炎症

   3.4.全身性损伤

4. 治疗方法的创新

5. “同一医药”治疗狂犬病方案的安全性和伦理学

6. 犬类狂犬病治疗计划

 4. 治疗方法的创新INNOVATION IN THERAPEUTIC APPROACHES

RABV感染的临床前研究对于个体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非常重要,特别是病毒抑制剂和神经保护药物。然而,临床前动物模型并不总是能在人类身上复制疾病过程的重要方面。此外,啮齿动物模型不容易允许研究结合积极重症监护的联合疗法的效果,因为这在小动物模型中通常是不可行的。在临床前研究中可能只延长死亡时间的个别治疗在结合并辅以积极的重症监护时可能会产生更实质性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患者群体中的系统应用,狂犬病联合疗法的创新和改进可能会加速,但有几个因素合理地阻碍了这种在人类患者中的研究性方法。在任何给定的地理区域,人间病例的发生率通常很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是不可预测的。预测可能发生疫情的地点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些取决于外部因素,如储存宿主动物种群的发病率和疫苗接种率,以及人类PEP的可获得性和采用情况。较高数量的人病例通常局限于资源有限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犬类疫苗接种可能有限,而且可能不易获得负担得起的PEP。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患者预后的不确定性,即使切实可行,根据研究方案对患者进行积极处治,也会给医生带来实质性的伦理困境(7,8)。

我们建议,采用一种药物方法,在自然感染的狗身上实施研究方案,可以加速开发成功的狂犬病联合疗法。“同一医药” One Medicine一词反映了人类医学和兽医学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在研究影响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进行合作的好处(https://www.cdc.gov/onehealth/basics/history/index.html)。狂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狗和人类中相似,但前者的发病率要高得多,而且可以说更可预测。犬类患者的兽医治疗可以在许多方面模仿人类临床场景中的重症监护和支持性治疗。在具有健全兽医监测和反应系统的流行地区,兽医部门会捕捉并杀死疑似患狂犬病的犬只,从而为犬类患者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使其能够在同情使用的基础上获得专门的重症监护和研究性治疗。在其中一些地区,对狗进行重症监护的设施和兽医专业知识都很发达,而且费用仅为人类重症监护病人的一小部分。这些因素创造了机会,在调查和完善治疗方案的同时,对犬狂犬病病例进行约束、镇静、支持和重症监护,狗自己也会从同情地使用研究药物中受益。即使在治疗失败的情况下,狗也会接受适当的姑息治疗和安乐死。

image.png 

1 |犬狂犬病治疗计划(CRTI)将对自然感染犬的狂犬病临床研究实施分级(tiered 处理,并在接受重症监护和支持性治疗的犬身上进行试验性新药的临床研究,模拟人类临床场景。自然感染的狗提供了比人类患者更高和更可预测的病例量,为补充临床前和人类临床研究提供了额外的临床研究机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1436242.html

上一篇:用“同一医药”的理念开发有效的狂犬病治疗药物(5)
下一篇:用“同一医药”的理念开发有效的狂犬病治疗药物(7)
收藏 IP: 76.33.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