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521 精选

已有 2792 次阅读 2024-5-28 11:59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5月21日  晴

记   录   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蒋雯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秦雨瑶、余润泽、蒋雯

导   师   组: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今日我们继续夏村方向样点的工作:上午先把夏村山下的两个样点放置好采集设备,下午上到山上收集昨日的成果。路过3800米的样点,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我们昨日放置的盘子。不出所料,盘子还在,但似乎状态不妙。快速一瞥都能看到翻到在地的几个,这让我们悬着的心彻底“死“了。无奈,先去上面两个样点收集标本,晚点再下来收拾残局吧。

1出发采集.jpg

出发采集

2太行铁线莲.jpg

太行铁线莲

3安装马网.jpg

安装马网

前面提过,我们此行忘记带收盘中昆虫的小抄网。尝试自制,发现网兜深度不够,倾倒时稍不留神就会有昆虫从边上溢出。这边商店里也只能买到厨用漏勺,孔径太大。我们冥思苦想,四处寻找目数合适的纱布,打算将其与漏勺结合,收集昆虫后直接放入收集瓶中。今日尝试了这种收集方法,发现真是一举多得:将纱布兜住昆虫放入收集瓶中,比我们平常使用的150mL瓶子更小的50mL、100mL瓶子都能派上用场。这样大大增加了小型瓶子的利用率,更加节约了用小抄网小心翼翼往小瓶中转移标本的时间。但这种办法也有两种缺点:一是纱布的获取,二是在野外遇到大风的困难。首先,我们在吉隆镇临时想要买大量的纱布非常困难。在诊所买医用纱布很贵,到医院也无法单独购买。不过也多谢吉隆镇口岸医院的医生,了解到我们是科考队的,便免费为我们提供了两小包纱布,够我们解决燃眉之急了。其次,实际使用纱布收集昆虫标本时,若遇上大风,很容易将纱布连带着标本都吹飞了。我们只能小心护着标本,用夹子夹住纱布边缘或者往勺中放入一小块石头,防止其被风吹走。石头也需要及时取出,不能随标本一同放入收集瓶;否则,随着人行走或车辆行驶带来的晃动,标本极易损坏。

4被牛破坏的彩盘.jpg

被牛踩踏的彩盘

5雨中回站.jpg

雨中回站

今日我们收集昆虫的速度明显提升很多。可惜3800米的牛儿们不给我们机会,50个盘子,大多都被喝干踢翻,剩了不到10个。师姐的诱杯中还正正好被拉了一坨牛粪,精准无比。马网也被破坏了一角,修修补补,我们哭笑不得。这个样点是不能再待了,只能明天再往县城方向寻找合适的地方。

6挑标本.jpg

挑标本

7挑标本.jpg

头灯夜战

8纱布收集法.jpg

纱布收集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435949.html

上一篇: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520
下一篇: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522
收藏 IP: 124.127.220.*| 热度|

7 尤明庆 刁承泰 宁利中 崔锦华 杨正瓴 杨卫东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2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