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4:影响安全人性组合形态的主要因素

已有 427 次阅读 2024-5-18 08:39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4:影响安全人性组合形态的主要因素

安全人性的组合形态取决于诸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同时,安全个性、安全人性观、安全环境对安全人性的组合形态也至关重要。

1.安全个性与安全人性的组合形态

安全个性是指个体基于一定的社会安全条件和生理素质,通过社会安全活动的实践逐步形成的安全态度、习惯、性格与观念等。其有两方面的内容:安全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遗传是产生个体安全个性差异的生理基础;社会安全环境、安全实践活动对安全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以安全个性中的安全性格为例,安全性格是表现在个体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如面对安全问题时刚强、寡断、软弱等。一个安全性格刚强的个体其安全人性中的生理安全欲会在大部分时间占主导地位。这种人在遇到突发安全事件时安全人性失衡的时间较短,能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控制或减少事故损失。而安全性格软弱的人其惰性、随意性往往会占主导地位,在遇见突发安全事件时反应迟钝、易做出错误的反应,而且,在事故发生后不能很快走出事故的阴影。

2.安全人性观对安全人性组合形态的影响

安全人性观对安全人性诸要素的运动与组合有重要影响。拥有正确安全人性观的人,能重视安全问题,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并能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其安全人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安全人状态。而拥有错误安全人性观的人,则轻视安全在工作中的地位,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其安全人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事故多发人状态。

对安全人性观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舆论、人的价值、人员素质等。社会舆论对安全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其对安全问题的剖析深度,将直接影响人们对于某些安全问题的认识、看法与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人的价值过低会造成经营者在安全-利益决策时,为换取更大的利益牺牲劳动者的安全。ƒ人的素质,尤其是安全素质对安全人性观有很大影响,而政府有关部门官员、公司管理决策人员、设计人员的安全素质最为重要。

3.安全环境对安全人性组合形态的影响

影响安全人性诸要素的运动形式与组合形态的外在环境主要有:法律的完善程度、总体管理水平、教育培训、学校教育、社会历史等。完善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能遏制安全人性负要素的扩张、促进安全人性正要素的上升,实现安全生产。安全人性管理是总体管理的重要子系统,其管理水平随着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ƒ学校教育和培训能促进安全人性正要素的发展,从而引导劳动者发展为安全人。但教育培训的内容应与所从事的工作相符合,而且教育培训要保持阶段连续性。社会历史的影响是指民族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传统的观念或模式的影响,如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其对安全人性组合形式有重要作用。

4.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安全个性、安全环境、安全人性观均通过各自的方式影响着安全人性,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应注意把安全个性、安全环境、安全人性观三者统一起来,不断调整、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其发生良性互动,达到三者组合效果最优,从而实现安全人性各要素组合合理性最优。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安全个性与安全环境。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安全个性,每种安全个性有其适宜安全环境,所以,应针对不同安全个性建立适宜的安全环境,通过良好的安全环境塑造安全个性。例如:安全个性软弱的人,缺乏事故应对能力,应避免安排到第一线,并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其事故应对能力。安全个性与安全人性观。一方面,安全个性影响安全人性观的形成,例如,安全个性保守的个体,不愿学习并理解新的安全知识,那么就会造成落后的安全人性观;另一方面,安全人性观能反作用于安全个性,如:正确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按照规程操作就会避免安全个性粗心造成的事故;ƒ安全环境与安全人性观。首先,安全环境引导着安全人性观的形成,如,社会安全环境过度推崇舍己救人就会导致不会游泳的人为救溺水的人而死亡。其次,安全人性观辅助建设安全环境,例如,如果公司领导不重视安全,那么该公司的安全设备、规章、培训等安全环境就可能不完善。

1 各要素与安全人性关系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4596.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3:安全人性的基本规律
下一篇:小蜻蜓爱上梭鱼草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1 郑永军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