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博文

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FT-Raman)如何成功抑制荧光干扰?(附表格:不同类型激光拉曼对比)

已有 441 次阅读 2024-5-12 23:02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FT-Raman)成功抑制荧光干扰,确保精确分析,这一成就得益于其多维度的策略设计:首先,非共振激发是核心之一,采用1064nm波长的近红外Nd-YAG激光作为光源,这一选择巧妙避开了多数有机分子的吸收峰,极大降低了因吸收而导致的荧光效应。通过避开激发敏感区,荧光产生的可能性被显著削减。其次,信号采集创新体现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与依赖单一波长测量的传统方法不同,它通过动态调整光程差实现全频段扫描积累信号。此法不仅拓宽了信号收集范围,还因荧光信号的波段局限性和快速衰减特性,相对减弱了荧光的干扰比重。再者,长时间积分机制是FT-Raman的另一优势,多次干涉图的叠加累加显著增强了信号强度同时,荧光噪声在长时间尺度上得以平滑和削弱,使得拉曼信号更为突出。此外,光谱解析算法的运用,通过对傅立叶变换后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够精准区分并剔除荧光背景,尤其在拉曼信号与荧光重叠较弱区域,这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虽非直接技术组成部分,但选择性滤波在数据后期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算法识别并减少已知荧光频段的信号,为最终获得纯净的拉曼光谱提供了额外保障。总之,FT-Raman技术凭借其精心挑选的光源、革新性的信号采集模式、以及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技巧,构建了一套高效对抗荧光干扰的系统,为荧光物质分析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标志着在复杂样本拉曼光谱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附:不同类型激光拉曼对比

类型波长范围优点缺点荧光干扰分辨率测量速度成本与复杂度
紫外拉曼光谱 (UV-Raman)200-400nm观察更多低频振动,电子跃迁增强效应样品光解风险,强荧光干扰中等中等到高
可见光拉曼光谱 (Visible-Raman)例如:514.5nm, 632.8nm设备普及,操作简单荧光干扰可能中等低到中等
近红外拉曼光谱 (NIR-Raman)例如:1064nm无荧光干扰,深穿透力较低的激发效率慢至中等
FT-Raman近红外为主抗荧光干扰,高信噪比,快速扫描成本高,设备复杂极低

此表格总结了不同激光拉曼光谱类型的主要特征,帮助直观对比它们在波长、优势、劣势、荧光干扰、分辨率、测量速度以及成本和复杂度方面的差异。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与红外光谱技术的比较列

特性/技术激光拉曼光谱技术(Raman)红外光谱技术(IR)
原理散射光谱,基于拉曼散射效应,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后能量改变而散射,反映分子振动信息。吸收光谱,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红外光,引起偶极矩变化,检测吸收峰确定分子结构和组成。
光源激光(可覆盖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区域,如常用的1064nm Nd-YAG激光)红外光源(如能斯特灯、碳化硅棒、白炽线圈,波段覆盖远红外至近红外,典型中红外4000-400cm^-1)
检测方式收集散射光,需排除瑞利散射,关注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散射直接检测红外光的吸收,通过样品透过的光强度变化分析
信号强度信号较弱,通常需要较长曝光时间和信号累积或增强技术(如SERS)信号较强,适合快速分析
荧光干扰较低,尤其是使用近红外激光时,几乎无荧光干扰易受荧光干扰,特别是对于有机样品
选择性与适用性适用于无机和有机物,对水和含水量高的样品友好,适合分析小分子、晶体结构更适用于有机物,特别是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对极性分子分析强大
信息类型提供分子振动和旋转信息,可用于确认化学键、构象和晶格振动提供分子振动信息,侧重于分子间力和偶极矩变化,更擅长识别官能团和分子结构
仪器复杂度高,尤其是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FT-Raman)需要复杂的干涉仪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不等,经典光栅分光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异大
成本一般较高,尤其是高端系统和附件(如增强技术)成本范围广泛,从基础到高端系统价格不等

综合来看,激光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技术取决于样品特性、分析目标、所需灵敏度以及预算等因素。两者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补使用,以获取更全面的分子结构信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33796.html

上一篇:[转载]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技术在天然气中的应用及发展
下一篇:[转载]《自然.社论》板块构造的深远影响:重塑我们对下地幔的认知——地幔非均质性的深层探索
收藏 IP: 122.97.1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