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zhenru 读别人博客,写自己想法,

博文

认识血细胞-《血液细胞生理病理学图谱》

已有 1046 次阅读 2024-4-21 16:51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1996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病理生理学研究生,因为国内教材单纯文字描述多,图片很少,理解困难,老师建议同学们多读国外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材。那时市场上原版英文书很少,同学们只能从东单跑到北医图书馆买油墨翻印的国外教材,文字可以读,但插图只能看轮廓,以为国外图书也不过如此。2001-2003年到英国曼彻斯特NHS肿瘤医院病理中心做访问学者,看到办公室里有18世纪到20世纪各种版本的经典教材和病理学专著,每本书都包含大量的精美插画和照片,图片几乎占全书篇幅一半,甚至更多,忽然觉得欧美国家在教学科研中强调图象理解和逻辑推理,而中国科研教学强调文字和想象。前者实用性强,容易让人掌握;后者需要死记硬背,实用性差。回国时,最大的遗憾是不能把这些书拿走,因为老板说可以看,不能带走。

2003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超微病理室工作,掌管血液病电镜诊断,便定决心按照欧美病理学教程编一本图文并茂的血细胞诊断图谱,经过7年积累,终于2009年在郑州大学出版社支持下出版了《血液病细胞病理诊断图谱》,结合光镜和电镜照片描述了血液病患者血细胞形态和结构异常,受到了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喜爱,也成为血液病进修医师的课件内容,2011年这本书评为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初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近十几年,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形态学深度交融,人们对血细胞的形态认识逐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丰富多彩的检测手段使人们对血细胞认识更加深入,促成了“血液细胞生理病理学”概念和图谱雏形。因此,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病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在以前工作基础上完成了《血液细胞生理病理学图谱》。

这本书可以帮助临床和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血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和病理机制。本书共十三章,对造血器官组织结构、造血细胞分化发育、血细胞损伤与死亡、血液系统基本疾病四部分进行论述和图例解说。

第一章描述骨髓、脾、胸腺和淋巴结四个造血器官基本结构和相关功能,主要内容来自研究生教学和国外研究文献。

第二章描述细胞生理结构与功能,内容与细胞生物学相近,大部分照片来源于自己的观察;为让大家更好理解细胞结构个别图片采自国外文献。

第三章论述造血细胞分化发育结构特点,图片来自骨髓捐献者血细胞和临床病例。

第四章描述血液细胞损伤和死亡,根据国内外细胞病理研究成果,结合血液病对血细胞溶解、坏死、凋亡、自噬、脂肪变性、焦亡和铁死亡等十几种细胞病理改变进行论述,部分观点是我们自己的经验总结,如细胞脂肪变性死亡来自我们对贫血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化疗后血细胞形态变化。

第五章到第十三章展示疾病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删除了经验不足的内容和质量不高的照片。为减少文献引用篇幅,加强读者对血细胞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理解,文献主要引用我们发表的血液病相关论文,照片更加细腻丰富。

《血液细胞生理病理学图谱》一书出版离不开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领导的关心和编辑的付出。这个出版社引进、翻译了大量国外高质量医学专著,对出版图书选择严格。当得知本书是作者自费出版后,出版费用上给予了最大支持。编辑们在三审三校过程中不仅修正了许多文字上是错误,而且看图,标记,一个标记一个标记地反复修改和排版,整整坚持了一年。 所以,高质量图书是作者和出版社共同努力的成果。

本书编写过程难免有不当或曲解之处,欢迎广大学者和朋友指正,并提出新的建议,以便再版时进行补充和纠正。交流和购书请联系,微信号r640216u

1.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38-1430637.html

上一篇:我们真的理解生命吗?
收藏 IP: 218.68.14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