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断想(中)

已有 3718 次阅读 2008-1-11 13:16 |个人分类:访谈与时论

    基于上述论谈,我们认为:振兴中医与复兴中国文化一样,是一种顺势之为。至少,综合国力的提升,为这种振兴,包括强有力的话语权的取得,提供了实力基础。舍此,一切难以谈及。

然而,这种振兴又非自然而就的,自动实现的,必须几代学界人士的同心协力,且容不得闪忽,因为你毕竟是有某些不合时宜之处的,况且别人也在不断进步,不进则退么!

其次,中医的这种振兴,或曰现代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应该是种整体的推进,系统的发展。既包括观念层面的,也关涉到理论层次与方法论体系的,再次,还涉及到具体医学技术操作、方药及不同病证诊疗等的层面。这是一个整体问题,系统问题。舍去其中任何一层,均事倍功半,难有大的作为。然而,客砚地说,过去几十年,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最后一些问题,似乎总认为前几个层面的问题太空泛了,无助于“振兴”。

不同层面的问题,自应运用不同的方式去发展它。

比如,观念层面:更多的是个现代阐述问题,“和谐”就是对中庸、中和及部分阴阳理论的最好现代诠释。中医的整体观就是注重事物的系统联系,辨证论治就是注重状态调整。诸如此类,观念的现代阐述重在考虑今天的受众接受心理,考虑到世界广为传播的需求。如果我们今天还只是津津乐道于“中庸”、“中和”,尽管含义类同,但效果也许会差之千里。因为受众的心理较难接受。

理论层次:我们早在八十年代就强调了解构与重建,我们仍坚持这一点,并正做些力所能及的推动工作(对理论的“解构与重建”,可参见《中医学方法论》教材,2005)。

方法体系:本质上,中医学的方法体系具有系统方法、整体方法等的特色,或谓其为系统方法之滥觞亦无不可。今天学界须做的是以开放心态,对原有方法的保留与改造,对各种适宜方法的大力引进与创新。笔者有个不够成熟的判断:中医学与系统科学的研究的真正有机结合,可能创造新的方法论体系。其中,中医学借助系统科学方法,有可能为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而系统科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广泛渗透,又可以创造一个成功适用的典范……

 



思考中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00-14277.html

上一篇: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断想(上)
下一篇: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断想(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