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春出玉山香稻(清人周之琦咏葛仙米)

已有 1000 次阅读 2024-2-25 00:2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葛仙米是拟球状念珠藻的俗称,是一种经济淡水生蓝藻,自然形态呈墨绿色球状。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晋,集道家、医学家于一身的葛洪被尊称为“葛仙翁”,据传他曾采食这种藻类,物托人名,遂称“葛仙米”。

2.jpg

【清】周之琦《玉漏迟·耦庚席上赋葛仙米》:绀珠尘未扫。幺禽啄后,碧螺痕小。一捻圆匀,春出玉山香稻。隽味青精漫拟,待糁入、羹汤还好。春又早。红盐绿酒,者时情抱。   相看句漏云封,只乞米长安,甑尘闲笑。旅食年年,依旧石田荒了。尽把丹砂寄与,怕梦里、黄梁人老。乡信杳。知他雁鸿多少。

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寄籍祥符(今河南开封)。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道光二十六年(1846),因病乞休。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

贺长龄(1785-1848),字耦庚,号西涯,晚号耐庵。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寄籍善化(今湖南长沙)。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授编修。历江西南昌知府,江苏按察使、布政使,贵州巡抚,云贵总督。有《耐庵文集》。

周之琦与贺长龄是“同年”(明清时期,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被称为“同年”)。在贺长龄的一次筵席上,有葛仙米羹汤,周之琦品尝后有感,填词“玉漏迟”。碧螺痕小,一捻圆匀:葛仙米自然形态呈墨绿色球状。春出玉山香稻:葛仙米春天生长旺盛,多在水稻田里。羹汤还好:葛仙米食用多做羹汤。句漏:句[gōu]通“勾”,广西玉林北流县勾漏洞,是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流传葛洪在勾漏洞炼丹修道。勾漏洞出葛仙米,作羮甚美。

5.jpg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穴口,此米随流而出,土人捞出,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脆可食,土名天仙菜,干则名天仙米,亦名葛仙米。……梧州府志:葛仙米出北流县勾漏洞石上,为水所渍而成,石耳类也。采得曝干,仍渍以水,如米状,以酒泛之,清爽袭人。此原非谷属,而名为米。传云: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

4.jpg

葛仙米

6.jpg

【清】袁枚《随园食单·葛仙米》:将米细检淘净,煮米烂,用鸡汤、火腿汤煨。临上时,要只见米,不见鸡肉、火腿搀和才佳。此物陶方伯家制之最精。

万颗圆珠本化工(清人鲁璸咏葛仙米)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42253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422901.html

上一篇:读图偶拾317
下一篇:三株屹向争长雄(奔牛诗话之九十)
收藏 IP: 61.186.28.*| 热度|

10 许培扬 刘进平 郑永军 孙颉 宁利中 孙南屏 闻宝联 王成玉 尤明庆 韩玉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