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记偶得:
最近,春节前面几天,网购一本图书,《实践行动的理由规范性研究》,跟手头的工作关系不大,但是,也算是边缘性相关,权且买来放着,会用得上的。因为按照曾经的个别经验,如果不买,真的到需要用的时候再买,即使很着急,或许也买不到了。到手以后,随便看看序言、后记。作序者署名卢风,“后记”里作者写的谢辞提到感谢导师做序。很清楚,序作者和书作者是师徒关系。卢风,以前不了解,没听说过。读着序言,因为第一段的几句狠狠的“自黑”(没有见过使用如此严苛的字眼“自黑”的:“长期浸润于名利场,不觉中已私德大亏”“觉得自己已不配讲伦理学“”余生唯当尽除恶习,恢复本性”“按说我已没有资格为之做序”......),在喧嚣的世代里,显得极其真诚,从而超拔常人,引起我对他的极大的兴趣。在知网里检索,发现他的论文发表数量很大,主题却很集中(生态哲学——反而与我眼下的工作似乎能直接关联,对我当有柳暗花明的点醒启发作用),文章写作风格不似时下多数论文因为专业从而似乎特意深沉,反而清浅通畅,感觉自然亲近,就好像是按照他的研究主题与内涵的要求所流露出来的那样。进而,在百度里搜索作些了解,好像他的学术讲座题目和场地信息很多,有一篇是他胞兄因为家庭在家乡被评为教师之家作为家庭代表接受记者访谈反映家庭情况、家庭成员(提及胞弟)大致求学就职情况等内容的介绍文章,另外好像是《中华读书报》还是《光明日报》对他的学研经历以及伴随引起的小家庭搬迁经历有过专访文章发表。因而,对他的了解算是比较全面的了。
这样的一个偶然觉悟,让我回想起以前在武汉读书期间,曾经在课堂上莽撞小声发言,反对讲课老师观点的一段旧事。
前面第一段话里描述的最新经历和体会,想着随便写一写,不讲体裁格式,只是作个文字记录,就叫作“手记偶得”。加排序号“一”,是想着或许以后有可能写成系列。把想要说的意思概括提炼一下,具体地表达,就是下面的标题。
一,偶然得到却很有用的研究信息
上面这个标题里面,关键词是“偶然得到”“有用”“信息”。
相关的一段经历如下:
老师讲课中,讲到他自己当年在东南沿海一个城市读书作论文期间的一段经历:在学校附近的一条街道上,走进一个书店,发现一本书,云云。老师的说法,用这个标题里的词说,核心意思是“偶然得到”“有用”“信息”。按我当时的想法和理解,作文献综述,构思论文思路,获得研究材料,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对需要用到的文献该是“一网打尽”,不该是“偶然得到”的。
我听课当时坐在第一排,位置是老师多媒体讲桌正直对着的这一排桌椅里左手边起第一个座位。我的座位与老师多媒体讲桌平行对着摆放,我离老师讲课多数时候站着的位置是全班同学里最近的了。在这个座位上,我听到老师这样讲,基于我当时的认识,我就犯了自由主义,小声说话,反对老师的观点。我的意思是,老师说那种情况,在研究中不应该出现,不能“偶然得到”,应该“必然得到”(说法类似于西方哲学上王路老师讲亚里士多德逻辑时的用语“必然地得出”,我说的意思和过程当然跟王路老师的意思不一样)。因为我坐的位置离老师站的位置最近,我说了什么,老师是听得一清二楚的。
多年来,我都坚持自己当时的那种认识,固执地不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合适。但是,我对自己上课说小话,知道这样做当然不对。所以,在武汉校内见到老师的时候,会很主动地专门跑到老师面前,去跟老师打招呼,也给老师发过表示拜年的问候信息(没有坚持做到连年都发)。在信息里,字面上没有写,但是心里有忏悔道歉的意思(但是对观点本身,仍持旧有的看法)。
对照上面写到自己“偶然得到”“有用”“信息”的经历,这才让我很清醒地经受和知道,老师当年上课中讲的他的研究经历,真切、真诚、实际。我多年里很执拗的那种想法,错了。
今年农历新年大年初一上午,公历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就是几天前,郑重地给老师写了手机拜年短信息,说到自己“愚蠢不明事理,当年课中语言顶撞x老师,给x老师告罪”......
这个旧事的过程,从开始发生、中间经历,一直到现在,大致上就是这样的。直到今天写下第一份“手记偶得”的这个时候,这个事,算是彻底结束了:对老师的愧,消失了;自己心里,释然了......
写到这里,自我反思,自己不是一般人的那种固执和愚蠢(老师当年的口头课堂教导,直到多年以后,自己有了亲身经历和体会,才接受下来作为“真知”),是超过一般人程度的别一种的了。
这样做(课堂出言顶撞,在行为上不尊重老师),这样想(不考虑老师说的研究经历是他亲身经历的事实过程,不能及时吸取老师提出的对自己有益的思想方法教导),当然是不好的。
天性如此,永生改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