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斌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ouBin

博文

差了一点的态度 精选

已有 7281 次阅读 2024-1-19 17:2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先说我自己年轻的经验。记得90年的时候一个从美国回来的过去的系支部书记参与具体指导我的工作,给我的第一份指导就是开了一个很长的书单,然后要我看完再去找她。然后我就是首先找不全她开的书单,因为很多文献我们学校图书馆也没有,需要到上海图书馆找,还有上图也没有,就写信请朋友找。然后就是要将这些资料看完,这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所有的文献都是英文的,而英文对我实在蹩脚。但没有办法,还得继续。我一直都不知道如何继续深入做下去,等我实在感觉没有办法的时候,我只好硬着头皮主动去找这位指导老师。结果,她回国处理好了她自己的事情,又回到美国去了,没有再回来。前前后后,我大概为了完成她的书单的阅读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但我自己感觉没有实际效果,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不知道结果如何?

我说的这个三个月的经历,肯定是痛苦的,好像也没有多少抱怨。经过这个折腾,查文献的方法,哪个图书馆有足够的好的资料我就摸清楚了。硬着头皮阅读资料的过程似乎也让我知道了按图索骥的门道。后来修改研究方向,继续努力也没有抱怨这三个月的曲折。这三个月的插曲是我读研究生阶段的小浪花,好处是知道如何查文献,如何追踪一项具体的研究工作,基于文献的按图索骥整理思路。现在想起来,效果其实就是这些基本套路就这么摸索出来了。

我相信现在的研究生被指导的过程要比我那个时候明确得多,导师给的文献也会紧紧围绕要做的主题,而且越是层次低的学校导师,越是年轻的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就越是细致。例如,在我们这个方向,如果导师给出了算法,学生做的就是一个计算器的工作了。这样学生的痛苦少了很多,但是训练是否就达到了呢?如果模型需要构建,导师给出了模型,让学生用优化求解器计算一个算例,那学生更能够多快好省地顺利毕业。这样的培养模式在目前的体制中一定的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是否真的达到了培养的目呢,我是怀疑的。

我自己从开始就认识到我们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所有的曲折好像是天生的,只有摸索出一条路来才是路。我感觉现在的学生似乎缺少了这个,我的感觉是他们觉得存在着一条光明大道,只要有仙人指路,他们就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不好意思的是,我年轻的时候其实很想在学生和领导面前显得就是一个仙人那样,可以给出光明大道。很遗憾,我现在是感觉没有这样的仙人能够有这样的道路,没有了探索就不会有新路,世界总是面对新问题找新路的过程中进步的。这个态度如果没有,后面就难了。我说这个话的时候,不是在批评别的人,就是说的我们自己,学生被这样培养的导师就是我们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029-1418628.html


下一篇:与友聚会
收藏 IP: 114.61.98.*| 热度|

18 梁洪泽 尤明庆 李程 孙颉 木士春 吴斌 王从彦 汪运山 白龙亮 郑永军 任国鹏 黄河宁 王成玉 李建国 杨正瓴 王安良 池德龙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