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ltan

博文

审稿的文化

已有 439 次阅读 2023-12-9 11: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审稿,是发表科研论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要讨论审稿的文化,也就是审稿背后的文化背景。换句话说,审稿的过程必须是现在这个样子吗?我们的结论是,未必如此。现代审稿的过程,其背后的文化是西方文化,具体来说是欧洲的西塞罗式的辩论术。假若现代科学不是从西方发端,而是从另外一些文明中最先开始,那么不仅审稿的过程会变,科学的面貌也会不一样。

 

审稿的过程很简单:投稿之后,期刊的编辑会把论文稿件发给几个审稿人,编辑知道审稿人是谁,但审稿人之间不知道,论文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的身份,但审稿人知道论文作者。这种部分的匿名可以保证审稿的公正。比较好的期刊都会找好几个审稿人,一般都是有赞成发表的,也有反对的;僵持不下时,编辑可能会找更多的审稿人看一下他们的审稿意见,然后再提出更多的看法。经过几轮讨论,那些反对的审稿人可能会改变主意,当然,原本同意的审稿人也可能反悔。总之,经过审稿之后,一篇论文的质量会得到提升。作者有时候会致谢一些匿名的审稿人。另外,听说一些匿名的审稿人会在文章发表后和作者取得联系,以此拉近关系,这样可能会促进以后的合作;这是人之常情。

 

这样一个过程让我联想到了西塞罗式的辩论术。在古希腊,会有这样的场景:一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听众会提出赞成或反对意见,然后讲述人需要与其辩论。从哲学上,这其实是苏格拉底的传统,苏式的哲学就是辩论式的,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这种传统体现在了西方的法律中。我们应该都很熟悉了,律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对证据的分析,根据法律条文,互相辩论,同时要在陪审团和法官的监督下,最后决定谁是赢家。发论文和这差不多,编辑类似法官,审稿人类似律师,最后经过辩论决定论文是否发表。

 

那么,既然我们把审稿进行了一个文化的拔高,那看来现在的这套审稿过程其实不简单哪!并不是随随便便就产生了。

 

促使我们对其产生反思的是当下这样一种情况:一些论文会故弄玄虚,原本简单的东西非得弄一个复杂的花里胡哨的样子来迷惑审稿人和读者;一些期刊的编辑权力变得越来越大,真把自己当作法官了,然后又没有什么法律来制裁编辑的权力;审稿人也越来越不配合了,本来就是免费的事情,如果好好审,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可能出力不讨好,或者就干脆拒审,这样就延长了审稿周期。现在的科学期刊有很多,每个期刊也都在探索新模式,修正游戏规则。现在是全世界的国家都开始搞科研,那么就难免把自己的文化带到科研世界中来。西方传统的科研模式也就不太适用了。

 

我们首先要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发论文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什么的手段?那只能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的手段。当然,现实中,有时候把发论文当成目的了,发在什么档次的期刊,发了多少都会影响一个科研人员的命运。所以,我们会见到不少这样的论文:看起来不明觉厉,细看一下也的确解决了某些问题,再仔细想想,好像是个银样镴枪头。就好像造了一个精美的花瓶,好看不好使,一摔就碎。这其实是丧失了科学研究的自然性。对真正的科学问题的研究是朴实无华的,是自然美的,而不是人造的美,人造的高级,人造的戈德堡机器 Rube Goldberg machine)。

 

那么,是不是可以避免华而不实?当然可以。那就是首先要搞清楚,发论文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的手段。其次也很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衡量是否解决了科学问题的标准。什么叫解决了一个科学问题,什么又叫科学问题?这其实是很深刻的事情。我们这里只提供一个思路,那就是实践出真知,也就是应用。如果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能够带来对其他问题的解决,甚至是在现实中得到应用,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有意义的。相反,如果解决了一个问题,和其他的科学问题并没多少关系,这种研究就需要先放一放;当然,也不排除过了多少年之后,这个研究就变得有意义了,科研中这种例子还不少,所以搞科研不能短视,需要放长线,需要宽容。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审稿的角度出发,看看能不能避免华而不实,达到科研的朴实无华?我们也想到了一个思路。我们上面说西方的传统有辩论术,那么我们的传统里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呢?我们的文化是文史见长,汉赋唐诗宋词等等,这些文学家固然是属于文科的,但是他们其实体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或文化取向。一首诗首先只有一个作者,免费发表,而且发表之后就不能修改,然后就是任人评价了。如果作者觉得被误解了,那么可以再写一首。其他文学作品也是这样,长篇小说也是如此,不管是大部头的,还是连载的。连载的比如金庸的小说可以和读者有个互动,但一经发表,不能轻易改动。艺术也差不多,一个作品往往只有一个作者。对比科学研究,要求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作者显然不成立,很多实验工作都需要大团队来合作,这更像是工程。但是,我们从文学艺术中体会到的是,发论文不是目的,满足人民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是科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最重要的。论文发在哪,有多少引用,都不重要。一首诗可以写在墙上,写在纸上,只要能流传下去,就是好诗。孔子述而不作,这是我们的传统。老子五千言,这是传统,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大道尽显。

 

对科研论文,要求当然不能那么高了,做不到大道尽显,但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是可以追求的。细想一下,也许读者您能体会到,其实我们的传统中有一个字:悟。这个字的英文不好翻译,因而正说明这是我们的特色。思想、诗歌、小说的构思都是要悟,这其实是一个充满个体色彩的个人行为,是对个人的尊重。悟性是什么?直觉?非理性?说不太清楚,反正与逻辑不太一样。上面说到的审稿过程,需要辩论,而辩论是需要讲逻辑的。写文章要要讲逻辑,但前提是要悟,想清楚要写的东西。但现在是发论文的模式,有点本末倒置了。

 

就好比我写这篇帖子,首先悟到一个道理:审稿的过程并不一定需要辩论,然后按照逻辑来解释为什么,最后发布帖子,不需要辩论。发表完之后,根据读者多少,来判断帖子写的如何。

 

我想现在读者您应该悟到了应该怎么发论文。那就是,想发就发嘛,简单直接。就好比写诗一样,只要不违法,没人能阻止你写,但是有没有读者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这其实是arXiv的模式。arXiv已经成立很多年了,是所谓的开放式论文平台,免费发表,没有审稿。但是,它有很多问题。一是良莠不齐,这没办法,但起码大家能看出来,所以要宽容;二是很多成果得不到承认,或者被他人窃取,发表在期刊上,这就是arXiv的问题了。现在的期刊界不承认arXiv,认为只有发表在期刊上才是真正的发表。在期刊的夹击下,arXiv风雨飘摇。同时,现在期刊采用了一个open access的模式,即收费发表,他们是赚得盆满钵满,科研基金都大把大把地被期刊挣了。

 

arXiv有它自身的问题,比如文章发表之后,作者可以一直修改,这一点非常不好,让读者不好判断其核心思想是不是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涉及到新发现时。按我的想法,arXiv应该规定,只要发表后,就不得修改,起码正文不能改,可以改的是不涉及科学讨论的致谢、单位等部分。同时,arXiv需要取得与期刊发表同等的地位,而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现在也有另起炉灶的,发表收费,没有审稿,编辑负责排版,在固定的时间内保证文章发表,发表后负责宣传,论文发表具有期刊的法律效力。这种方式可以说是达到了朴实无华的境界,但是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如何收费、如何宣传。这种期刊也受到正统期刊的排挤。

 

现在期刊界的状况可以说是战国时代,从另一面来看,也是可以革新的时代。西方正统的模式受到冲击,但也有继续做大的可能,采用open access收费模式让它们的规模继续扩大。在此模式外还没有形成新的模式。是不是可以借鉴我们文化中的一些特色,开创新的期刊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44952-1413087.html

上一篇:如何创建新的好的科研期刊
收藏 IP: 222.129.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