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戴锋

博文

『云作战』的联合战役力量组编体系建设

已有 846 次阅读 2023-11-19 09:27 |个人分类:【云作战】论文与论题精选系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 锋启云涌

摘要战役力量组编体系建设,就是要围绕战役作战要求和指挥体制特点,建立战区级别的力量组编管理机构,并从作战部队选编、武器装备选配和作战力量集成三方面开展具体的建设工作。

 

现代联合战役作战,不仅对指挥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对作战力量体系的完备化、综合化和集成化同样有着极高的要求。完备化体现着类型齐全的军兵种部队,综合化体现着类型多样的武器装备,集成化体现着军兵种部队和武器装备的有效组合与高效管理。集成化是生成强大、整体战斗力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作战效率,针对特定的战役作战任务和目标,精心选择和合理编配参加联合战役作战的军兵种部队及武器装备,这就是战役作战力量的组编。云作战意义下的战役力量组编体系建设,就是要围绕战役作战要求和指挥体制特点,建立战区级别的力量组编管理机构,并从作战部队选编、武器装备选配和作战力量集成三方面开展具体的建设工作。

一、战役部队选编体系建设

战役部队选编,是指有效选择、组织和编成战役作战的人员力量,包括战役作战指挥人员、参战军兵种和军兵种战役作战部队的选择,以及所有参战部队的合理组织与编成。战役部队选编体系,是指战役作战部队选编的执行机构、规范化流程以及组织管理制度。战役作战部队通常是在战区范围内进行跨战域作战,包括全战域作战。联合战役作战可以是联合战略作战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联合作战行动。在联合战略作战的均衡性总体框架下,联合战役力量需要具备作战能力的独特性,编组结构的跨域性和战场攻防的机动性。作战能力的独特性,是指战役作战云群及其辖属的每个作战云都具有独特的战场能力和作战优势,多方面的独特性构成功能完备的战力体系,独特性是作战力量完备化的细节基础。编组结构的跨域性,是指各个作战云之间能够灵活组合、相互联动,构成横跨多种作战领域、具有特定战场功能的作战云群,跨域性是对作战力量综合战力和行动范围的战域诠释。战场攻防的机动性,是指战役作战力量能够进行大范围聚散、漂移和机动,可以及时出现在最有利的战场位置,并形成联合攻防作战能力,机动性是对作战力量应对意外情况、处置特殊战情的实战要求。因此,战役部队选编体系建设,就是要运用独特性、跨域性和机动性原则,建立完善的作战部队选编机制,切实提高战役作战部队选编的规范化标准和实际操作水平。联合战役作战部队的选编机制是,建立规范化选编制度及相应的操作流程,并有效运用。联合战役作战部队选编的基本流程是,根据战役作战任务和目标,全面分析战域场景、作战环境与敌方战役作战特点,先后运用独特性、跨域性和机动性原则,针对作战维域,选择有独特作战优势的军兵种,尤其是跨域机动作战兵种,比如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空军伞降、机降等战队,形成跨战域交叉打击的独特优势。同时,加强选编各部队的投送、情报、通信和后勤等支援保障力量,特别是跨域机动保障力量,最终组织与编成功能完备的战役作战云群及辖属作战云。围绕该基本流程,战役部队选编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其一,是建立战役作战分析机构,负责提供准确、客观的作战环境与敌方战役作战实力分析结果,以供联合战役作战部队组编时使用。其二,是建立军兵种及其所属战役作战部队选择机制,根据作战分析机构提供的战役分析结果,科学、合理地选择参战军兵种及其所属战役作战部队。其三,是建立战役作战部队的组编与管理制度,即联合战役作战部队的组织与编成管理体制。根据实际作战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将经过选择的军兵种所属战役作战部队,精心组织、编成为适合联合作战的战役力量体系。

二、战役装备选配体系建设

战役装备选配,是指为适应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的要求,有效选择和配置战役作战所需的武器装备,形成联合战役攻防作战的武器装备体系。战役装备选配体系,是指战役作战装备选配的规范化执行机构、基本流程以及组织管理制度。在战役作战层面,战役作战云的独特性、跨域性和机动性要求,决定了战役作战武器装备选配应该具备这三种特征。因此,战役装备选配体系建设,就是针对联合战役作战的需要,以及独特性、跨域性和机动性特征要求,提高武器装备选配的执行能力和实际水平。

独特性选配机制建设

战役作战云群,可以结合作战任务的需要,选择陆战云、海战云、空战云、天战云、网战云,以及配置常规作战云,核化防御作战云,特种作战云,支援保障云,等等。这些作战云属于不同的军兵种,选配规则也有所不同。独特性选配机制建设,就是要针对战役作战的任务和目标,以及各军兵种的作战特点和环境需求,由战区联合战役指挥部授权,建立和制定相应的配置规则和条例,并由指定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作战云及作战云群的武器装备选择、配置工作。

跨域性选配机制建设

跨域性是指,跨区域和跨战域特征。跨区域作战是指,跨越不同辖属的地理区域进行作战;跨战域作战是指,跨越不同类型的作战空间进行作战。通常,跨战域作战可以蕴含跨区域作战。​跨战域、多场景作战是联合战役作战的基本形式,这就对武器装备体系的选配有着跨域性要求,包括多军、兵种适用的武器装备,近、中、远程和陆、海、空域攻防武器装备,以及跨战域的多波次、递阶式打击武器体系。跨域性选配机制建设,就是要针对联合战役的跨域作战和复杂环境特点,建立和制定相应的配置规则、基本流程及其运行条例,加强相关管理机构的人员队伍和工作职能,提高作战武器装备选择与体系配置的实战化水平。

机动性选配机制建设

灵活的机动性是以弱胜强的基本作战策略,也是云作战力量的必备特征。机动性的支撑基础是强大的投送和调配能力,包括各军兵种部队和各类型武器装备的投送与调配。不仅如此,联合战役云作战还对特种投送和调配有其具体的要求,比如,战役力量跨域、聚散、飘移和隐形等方面的投送和调配能力。因此,机动性选配机制建设,要求在战区联合战役指挥部的统筹下,组建综合保障机构,负责对武器装备选配的机动性要求予以认真考虑,建立相应的力量机动性标准和条例,以及配套的规范化实施流程,全面提高战役作战力量的机动能力,以及包括武器装备在内的作战力量多样化转移、运输和调配能力,满足联合战役作战的机动化需求。

三、战役力量集成体系建设

联合作战需要将各军兵种、各类武器和保障资源组合成为有机整体,形成紧密关联的作战力量体系,即便是因实战需要而分散部署,但依然保持作战运行的整体联动,以及攻防火力始终保持可聚焦打击运用状态,这就是作战力量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不仅联合战略作战力量需要集成,联合战役作战力量也需要集成。作战力量集成是一项复杂的组织管理工作,需要有一整套规范的运行机制。作战力量集成体系建设,就是要建立规范化力量集成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集成标准、集成方式、集成管理三方面建设内容。

集成标准建设

力量集成是指部队、装备和保障等作战资源的有机合成,力量集成需要有一系列标准作为基础。基于这样的标准,并形成集成机制,力量集成过程才能有序、有效地推进。集成标准建设,就是要建立完整的集成标准体系,包括相应的力量集成机制,其目的是实现力量配比效率和实战功能最大化。力量集成机制,就是运用和落实集成标准的流程及其操作过程。力量集成标准包括,不同军兵种部队数量比例配置、各种武器类型组合比例配置,保障资源比例配置等标准体系。

集成方式建设

不同的配置结构,决定着军兵种力量集成后的组合战力特点、功能和优势,以及能否满足联合战役作战之所需。比如,云作战基础战法中,论述到的天、空、海军力量组合,陆、空、天、网军力量组合,以及空、天、陆、海军力量组合等配置,这些配置结构有着不同的攻防作战特点,适合于不同作战任务和目标要求。集成方式建设,就是要事前深入研究,各军兵种力量和支援保障资源具有何种配比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功能和整体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如何与作战需求相匹配,并概括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联合作战力量配比基础模式,以供战时进行决策、制定作战方案和力量体系集成时使用。

集成管理建设

战役作战力量的集成标准制定和集成方式运用,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实施和管理。因此,集成管理建设,就是要建立由战区联合指挥部主导的集成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联合力量集成标准的制定、修改完善和执行监督,负责联合力量集成方式的研究、设计与运用。集成管理机构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力量集成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任务、目标和实战要求。

  基于以上论述,联合战役作战力量组编体系建设内容的基本结构可以由图4.10给予直观描绘,图中的PP ≥1)为正整数,表示战役作战云总数。

  精选-92-1.jpg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战役力量组编体系建设中,可能会出现更多应该考虑的具体方面,图4.10只是作为一般性参考。此外,可以在联合战役指挥部统筹部署下,统一开展战役力量组编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云作战”理论初探[J]. 中国军事科学, 2013(4): 142-151. (链接)

[2]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再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4(3): 129-138. (链接)

[3]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三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5(1): 135-146. (链接)

友情提示】本文主要内容选自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更加完整、详细的背景资料可参见:

1. 科学网:戴锋的个人博客《云作战导论》节选系列);

2. 微信公众号:云作战『云作战』论点信息系列)。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不涉密;作者对在科学网所发表的“云作战”相关原创文章与博文拥有版权,侵权必究。

联系作者电子信箱:fengdai@126.co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195-1410191.html

上一篇:『云作战』的联合战役力量指挥体系建设
下一篇:『云作战』的联合战役力量协同体系建设
收藏 IP: 115.60.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