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 Francis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dfmarketing 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社,提供专业的学术出版服务与全球网络支持!

博文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让您的图书拥有更多读者! 精选

已有 6286 次阅读 2023-10-30 15:10 |个人分类:图书推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什么是开放获取图书?

开放获取图书即以开放获取模式出版的图书。开放获取模式使已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永久在线免费获取。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并使用这些研究成果。加快最重要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与传统的出版方法相比,开放取研究成果意味着您可以更快地对政策、实践和行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不会牺牲完整性、质量和同行评审。

什么是Taylor & Francis 开放获取图书:

Taylor & Francis 自2013年推出了开放获取图书(Open Access Book, 以下简称“OA”图书)计划,允许作者及其资助者出版开放获取专著或合著图书、文集和独立章节,截至目前已出版了1,600 多本开放获取图书和数千个章节,包括 Routledge、CRC Press 和旗下其他子品牌,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以及科学、技术、工程和医学等领域。

MicrosoftTeams-image (3).png

开放获取图书的优势:

Visibility and impact
可见度和影响力

全球读者随时都可以访问以开放获取方式发表的研究。研究的高可见度既能够让更多读者读到研究成果,又能够提高发表研究的引用量。报告显示,开放获取图书章节的平均下载量是非开放获取图书的7倍,被引用量比非开放获取图书增加50%,网络提及量是非开放获取图书的10倍*。这种曝光度的提高可以帮助您更快地建立自己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您的科研传播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吸引更多国际读者,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数据来源:Metrics | OA Books Toolkit (oabooks-toolkit.org)

Eg. OA 图书 The Psychology of Fake News, Accepting, Sharing, and Correcting Misinformation《假新闻心理学:接收,分享和纠正虚假信息》的引用次数是同领域图书平均引用次数的 32 倍。

* 数据来源:Dimensions – The Psychology of Fake News, Accepting, Sharing, and Correcting Misinformation

20231030144611.png

Make an impact beyond the academy
在学术界之外产生影响

如何呈现研究的社会影响力?研究人员在此方面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开放获取可以帮助作者扩大读者群,读者不再局限于图书馆,更多的新读者都会看到您的研究成果。开放获取发表可以帮助决策者、非政府机构、媒体、教育工作者和实践者将您的研究付诸行动。 

Freely share your work

自由地分享您的研究

通过发表开放获取图书,作者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研究,没有限制,读者亦不用付费。

Maximize re-uset

研究成果的最大化再利用

以开放获取发表时,作者可以选择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简称CC)。协议可以为研究再利用提供更多机会,其他研究者可以在您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果他人借鉴或使用了您的研究,会认可您对这一部分的贡献,进而增强您的研究影响力。

在 Taylor & Francis 以开放获取形式发表图书你可以获得:

  • 各学科领域的资深编辑团队将协助您图书从准备到发表的整个过程。

  • 获得来自编辑团队和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和沟通交流机会。 

  • 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流程。

  • 快速在线发表。

  • 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 Taylor & Francis 电子书平台上的资源,确保图书的高可见度和可发现性。任何读者都能随时随地访问您的图书。

  • 营销和宣传覆盖全球,确保更多目标读者读到您的研究成果。

  • 多样化的评价指数,让您更好地把握研究影响力。

  • 签署不受限制的出版协议,作者能够保留图书的完全版权。

点击此处,查看 Taylor & Francis 所有开放获取图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74014-1407776.html

上一篇:开放获取周 | 优先考虑公众和学术界的最佳利益
下一篇:2023 EMI Symposium 议程公布,报名通道全面开启!
收藏 IP: 203.114.247.*| 热度|

2 晏成和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