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神奇的设计-生命体的出现及物种的形成(系列22)

已有 869 次阅读 2023-8-24 09:13 |个人分类:My Ideas|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生命体的出现

有人估计,当今地球上的生命物种约为3百万到一千万,这么多的物种被分为“三界”,真核、原核和古细菌,这种分类主要依据是看物种个体组成单位细胞内的“细胞核”是否有“核膜”及其内的“染色体”的组织是否需要由组蛋白和DNA组装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所有的三界生物的基因组均有四级结构,绝不是松散地存在于细胞内,目前的热门话题, 3D基因组研究),DNA的二级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双螺旋,它是由碱基配对规则即Watson-Crick 发现的嘌呤芳杂环和嘧啶芳杂环彼此通过堆积靠近,然后形成氢键形成双链产生的旋转(Twist)维持的,这种 Twist 不考虑DNA双链(一级结构,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环形还是线型,但更高级结构的形成则需要一种缠绕的力量,这一步就有了明确的造物主的智慧,即把DNA双螺旋的两头连起来形成环,或通过组蛋白八聚体(每个组蛋白八聚体分担一个旋转,并依据组蛋白修饰的密码和空间障碍负责把DNA分段固定(组织成域结构,染色质域,真核生物基因活动的单位),这等效于DNA双螺旋的两头连接)形成染色质(一段段与组蛋白形成的组织)的基本单位把双螺旋的旋转转化出进一步的彼此旋转,这个旋转叫“Wrath ”, 由Twist 和Wrath的共同决定缠绕产生的“交叉”数,即连接子数(link number,  Lk),Lk=Tw+Wr,Tw是右手缠,这变不了(当然有极少的DNA会是左手缠,Z-DNA二级结构),我们可以把这种缠绕的右手方向称为“上帝的右手”,而Wrath 就可以向左或向右缠绕,只不过相对于Tw的右手缠会影响交叉个数,当没有Wrath 这种缠绕操作时,双链DNA分子之间的缠绕是碱基之间形成氢键造成的(其螺距约为10.4个碱基)。

   这些“缠绕”是生命运动的“第一推动力”!而缠绕/去缠绕这类学问被人们称为“拓扑学”。缠绕和去缠绕并不单纯由上面的DNA分子是线型还是闭环形状决定,它们需要蛋白质参与,除组蛋白外,还有解旋酶/去解旋酶(helical 水平操作)、几类拓扑异构酶(强力催化螺旋的螺旋,Wrath),同时还有很多蛋白分子如Cohensin 和Condensin等等做“帮手”或负责进一步组织(减小体积,如把染色质组织成染色体等,以形成特定的3D基因组)...

有点扯远了(有兴趣的朋友看这个系列的前面章节)

诸如此类的操作制造出两类细胞,即真核、原核细胞,三界生命物种个体的最小组成单位,真核(有膜)细胞、原核细胞和古细菌细胞。

我的疑问是,这些细胞的“形成”是“just by chance ”(偶然的)?还是精心设计制造的?

这个问题不但关系到地球生命的形成,更关系到是否存在地球外的文明,即外星生物!

 2、如何看待达尔文的进化论?

  当生命体出现之后,物种之间没有发生“悟空效应”,所谓“悟空效应”是指不同物种间的互相转变,如老槐树唱黄梅戏,唐僧变老虎,白骨变美女等等。相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较高的分类水平是彼此独立的,如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这个“界”可以理解为    孤立的域,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依存,但不能互相变化。

    现在比较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猴子中的一类最终可以“进化”成人,这是达尔文用“归纳法”总结出的观点(未经实验证实),单从基因组相似性来看,灵长类i智能生物之间的基因组确实相似大于差异。

  

3、进化发生在生命发生之后

  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生命的出现,一个是物种的形成。只有出现生命才有基础进化和分化。

   这两个问题只有一个解法,假如人不再能够有性繁殖,人类是灭亡?还是重新进化出人类?以此类推,那世界上第一波儿生物是如何来的?进化在生命出现之后,最初的生命体是进化的基础,道理很简单,没有基础如何通过基因突变等手段进化?

4、创世纪的同构解释-isomorphism theory

  所有的生命的最终自然目标是把基因传递下去!假如自然界中的不同物种是由不同遗传信息组成的,那么,不同形式之间的生命,或不同物种在基因传递过程中,只不过是基因负载的生命信息组合以量多量少的耗散方式流动。那么单纯强调物种之间的“方向性进化”就是孤单的,不全面的。

造物主为什么要刻意让不同组合的“遗传信息组合”耗散似地传递?表现出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达尔文没法回答的是为什么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假如基因-环境互作,环境在基因蓝图中流下了印迹,那么表明基因蓝图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一如既往地传递下去。

  

 宇宙生命的设问

    假如宇宙依然在膨胀,环境依然在改变甚或环境所依附的宇宙空间在膨胀,那么基因组的基因信息也在被动态地修饰,并极可能一起膨胀...

那么如何看待不同物种不同基因组所携带的不同的遗传信息模块的组合的传递?

不同形式的生命之间承载的一份不同遗传信息的基因组蓝图(海盗的藏宝图)


   达尔文的进化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已经被证实为“突变”(包括基因漂变和基因flow等群体水平的基因改变),环境变化产生的“选择压”定性选择这些基因改变。但这根本无法解释“生命体的发生或起源”。

    我们为什么不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之外,附加一个新的理论,即物种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质是一样的,但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类型和信息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生命形式之间遗传组合差异的平行存在。意味着生命形式之间的不可逾越性和平行性。

    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方向性看遗传信息的流动,那么我们今天要提出的同构论就是横截面看遗传信息的组合与数量的大小的事实。这表明生命形式之间的不可逾越性,不可替补性和平行性。这一点和物种屏障机制的存在事实是一致的。所以我贸然地提出;除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拉马克的环境干预论之外,可能还有一个生命物种的“同构论”是必须的。


生命物种的“同构论”是指:

一、物种之间的屏障

二、物种多样性

三、物种的遗传物质雷同,但基因量和遗传信息量不同

四、极少出现“过渡性”物种

......


    大自然启示录:所有的生命的最终自然目标是把基因传递下去!
Nature's revelation: the ultimate natural goal of all life is to pass on the gene!

假如自然界中的不同物种是由不同遗传信息的组成的,那么,不同形式之间的生命,或物种在基因传递过程中,只不过是基因负载的生命信息的耗散流动
If the nature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is composed by different genetic information, then between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ife, or species in gene transfer process, but is gene load information on the life of dissipation in the flow
那么物种之间的“进化”是孤单的,不全面的
The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ecies is lonely and incomplete.
造物主为什么要刻意让不同组合的“遗传信息”耗散似地传递?
Why does the creator deliberately let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genetic information" dissipation like?
表现出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
Show the cruel competition law of the jungle ""
 5、环境-基因互作与进化论


达尔文无法回答的问题
    Darwin couldn't answer why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natural selection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stead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natural selection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假如基因-环境互作,环境在基因蓝图中流下了笔迹,那么表明基因蓝图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一如既往地传递下去。
    If the gene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nvironmental mid stream in the genetic blueprint for the handwriting, so that genetic blueprint can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and continue to pass it on.
    假如宇宙依然在膨胀,环境依然在膨胀,那么基因组的基因信息也在一起膨胀...
If the universe is still expanding and the environment is still expanding, the genome information is also expanding....
    那么如何看待不同物种不同基因组所携带的不同的遗传信息模块的组合的传递?
    So how to treat the different genomes of different species carri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genetic information module transmission?
    不同形式的生命之间承载的一份不同遗传信息的基因组蓝图(海盗的藏宝图)
    Between different forms of life carrying a different genetic information (genome blueprint for pirate treasure map)
同构论的基本设想是:物种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本质是一样的,但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类型和信息量是不同的。
Why don't we in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additional a new theory: species carry genetic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but carries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types and information quantity is different, what does this mean?
这进一步意味着生命形式之间遗传组合差异的平行存在,
The parallel existence of genetic differences in the form of life.
意味着生命形式之间的不可逾越性和平行性。
Means that the life forms between parallel and impassable.
那么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纵向看遗传信息的流动,那么我今天要提出的同构论就是表明生命形式之间的不可愉悦性和平行性。这一点和物种屏障机制的存在事实是一致的。
Well, if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is the flow of longitudinal information, then I want to propose the isomorphism theory is that the life form of the non pleasure and parallelism.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act that the species barrier mechanism.

生命物种的“同构论”是指:
The "isomorphism theory" of life species refers to:
一、物种之间的屏障
A barrier between species
二、物种多样性
Two. Species diversity
三、物种的遗传物质雷同,但基因量和遗传信息量不同
Three. The genetic material of the species is identical, but the amount of the gene and the amount of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is different
四、极少出现“过渡性”物种
Four, rarely appear transitional species

(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8980-1400108.html

上一篇:潘学峰文论-论文学艺术的功用
下一篇:征询脑有损伤护理经验的朋友
收藏 IP: 120.18.16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