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雨水到,菌子笑(读图偶拾273)

已有 1371 次阅读 2023-8-8 09:3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今年6月下旬来昆明,7月、8月连着在同一家小石锅鱼餐厅(位于五华区海屯路)两次吃菌子,一次是朋友请客,一次与家人同享。进得餐厅,一股菌子浓香扑面而来,但见草帽为盖,石锅做底,却不能动筷子!因为服务员有交待,不到规定时间不得揭盖!石锅中有牛肝菌。餐厅一楼外搭了几个帐篷,几位后厨大嫂正在切牛肝菌,切开的菌片很快从黄色变成蓝青色,故牛肝菌又称“见手青”。又有干巴菌,黑灰色,后厨大嫂用手掰成小块。去年在云南时与朋友聚会曾品尝干巴菌,一盘要两百多块钱。

1.jpg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网站2023-07-14发布,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主编、李艳春研究员等六位专家完成的《中国真菌志·第六十三卷 牛肝菌科 (III)》正式出版问世。牛肝菌科真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绝大多数物种与树木形成菌根共生关系,对树木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有些种是有名的食用菌,部分种还有药用价值,而另外一些种则是有毒菌,误食此类毒菌常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本卷是《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二卷 牛肝菌科 (I)》和《中国真菌志·第四十四卷 牛肝菌科 (II)》的续编。据悉,《中国真菌志·牛肝菌科 (IV)》的编研工作已基本结束。

云南真菌资源丰富,在地球上难得找出第二个地区。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调查,目前已知云南食用菌达2700多种,占到全国总数的57.4%。

2.jpg

《菌中毒》,聂荣庆(著)/曾孝濂(绘)/杨建昆(绘)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书中总结了世代云南人拿命吃出来的21种常见食用菌,包括牛肝菌、干巴菌、青头菌、皮条菌、羊肚菌、大红菌等等。以菌为媒,这也是一本属于云南的地方志,那些借由味觉记忆串起的故人故事,展示出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云南生活图景。

菌中毒,也许菌子的美味只有拿命吃才能彰显出尊重吧。据云南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发表的文章,云南省2015-2020年共报告野生菌中毒事件3428起,中毒13931人。

8.jpg 

7月6日下午,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乘机抵达北京,随即来到北京三里屯的一家云南菜馆“一坐一忘”。一坐一忘云南菜创始人发微博称“美国财长耶伦来了。看新闻的时间推算,真的是落地中国风尘仆仆就来了,听店员说她很爱菌子,见手青就点了四份,真是无比魔幻的一天。”(图中白发老太即是77岁的耶伦)耶伦访华倒是为云南菌子做了个大大的广告。

9.jpg

曾孝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学画家)绘,《昆明常见野生菌(羊肚菌,见手青,鸡枞,白牛肝,谷熟菌,干巴菌,青头菌)》,2020年

10.jpg

云南玉溪野生菌市场上一朵“体型”庞大的见手青“三胞胎”,三朵“小伞”同根而生,整体高33厘米,菌杆最粗的位置周长达到了62厘米,重量为2.3公斤。“这个品种一般情况下没有这么大的。”商家介绍,这朵见手青是农户在山上捡的,算是今年的“菌王”了。(云南弥勒市融媒体中心2023-07-12发布)

11.jpg

2023年7月17日,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有村民在地里发现一朵白色的大菌子,抱在怀里,比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还大。经称重显示有3.2公斤。 据当地人介绍,该菌名叫巨型口蘑,可食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398240.html

上一篇:浪涌江豚喜(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四百二十四)
下一篇:舟行如走马,日出过奔牛(奔牛诗话之六十四)
收藏 IP: 116.249.142.*| 热度|

16 刁承泰 尤明庆 郑永军 宁利中 杨正瓴 朱晓刚 刘炜 武夷山 周忠浩 郭战胜 王从彦 马鸣 孔令国 曹俊兴 韩玉芬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