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前夕,我开始了找工作之旅。我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不能算是优秀,一般稍微偏上,属于不上不下,且我的研究方向相对小众,因此在找工作的时候略显困难。
在导师的推荐下,我总共参加了6次面试。其中老师介绍了4家,我个人选择了2家,都顺利通过。在博士毕业进高校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这种算是高的命中率了。不过,学校之间给出的待遇各不相同。
我个人总结下,能够顺利通过面试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其一,导师的推荐很关键。博士找工作和其他工作还略有不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地方需要有人引荐。这种引荐不能完全等同于关系,但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找工作的目标学院想具体要发展哪个方向,只有自己人清楚。但是,对外写招聘的时候,很多话又不能放在明面上讲。当然,你要是有高人一等的实力或者绝对的优势,很多学院愿意为你另开一个方向。问题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缺少这种硬实力。导师的同事们多属于科研单位的中坚力量。只要我们自身不太拉胯,导师帮着说句话是很管用的。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以免陷入唯关系论。科研圈存在关系,但是大家都要脸面。如果你不行,导师也不会推荐。既然是推荐,大家都会默许这属于优秀的。所以导师推荐是一个加分项。我所谓的推荐,不是你拿一个格式表格,自己写上夸自己的话,让导师签个字,那种推荐属于形式推荐,意义不大。
其二,科普间接帮了我。除了导师推荐外,科研外的科普工作也给我带来些许便利。主要原因有:1)做科普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圈子本来不大,稍微做出点成绩,很容易获得知名度;2)在大家科研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科普属于人无我有。尤其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科普,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帮助的;3)从事科普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软实力,比如我可以把自己领域很专业的知识给大家讲得很明白,让评委获得满足感。我在面试的时候,不止一个评委夸赞我讲的能力,这无形中给我加了分。但,也不要夸大科普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我所面试的6家单位,有3家东部高校,3家西部高校或科研院所,最后选择了最西部的高校——兰州大学。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冒险的决定。我之前和兰大没有任何交集,我既不是甘肃人,也不曾在兰大读过书,更没有熟悉的老师或师兄、师姐在兰大。在兰大我属于纯种的外来户。
当初做这个决定,主要来自三点:
其一,平台高,科研有保障。来到兰州大学,我属于学校引进的青年研究员,有80-150万的科研启动金。这个钱是一次性打入科研账户上,没有折扣。很多博士入校后会面临学校的待遇是否兑现或者是否打折扣的问题。兰大人才办在待遇上能完全兑现,且没有折扣!
其二,虽然卷,但卷得比较文明。兰大的青年研究员属于预聘制,有5年的考核期。说实话也很卷,但是卷得比较文明。来的是时候会签订科研任务的合同,只要完成合同的规定就可以留下。也就是说,只和自己竞争,不需要看其他人的脸色。有一些高校,也有类似的预聘制,但是需要同事之间竞争。这种情况下,你能否留下,不仅仅取决你是否优秀,还取决于你的同事是否更优秀。
其三,有研究地理之便,研究发展空间广阔。在东部我属于典型的鸡肋,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是,到了西北则不同。讲真,落后确是落后。但是,你要如何看待?危机中也有转机,可做的事情也多。甘肃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是生态学研究的乐土,很多物种有待研究。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科学研究,这难道不是一种优势吗?且,我主要从事物种多样保护研究,从硕士开始,我研究的物种主要在西部。博士期间也是在西部进行科学考察。因此,在兰州大学开展科研工作,有着地利优势,研究发展空间广阔。
其四,待遇相对较高。兰州大学的青年研究员是正教授待遇。我是农村的孩子,家境不好,面临结婚买房的压力,因此相对高的薪金待遇自然是我考虑的重点。家底丰厚的可以忽略这一条。
博士毕业选择高校涉及的因素太多,比如家庭、城市、科研平台以及后来的孩子教育问题等。因素越多往往抉择越难。我个人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最重要。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科研平台尤为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首先你得找个巨人。且选择一个好的科研平台,日后的流通性也会更好,一般来说平台高的向平台低的流动容易,反过来比较困难。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国际之间的人才流通性会越来越强。
来到兰大之后,兰大的精气神深深感染了我,这些精神层面的属性,无法用物质来衡量。人生如果只为实在的东西活着,没有精神上的寄托,那也是一种悲哀。说实话,兰大所在区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生源等,和东部的双一流高校相比,多处于劣势。在诸多劣势下,兰州大学依然成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双一流高校A类,在西部独树一帜,不得不说,这是兰大的优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州精神深入每个兰大人的血液中。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兰大人实现了“吾校虽瘦,必肥华夏”的誓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