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论是什么?本来应该最早说,但因为我说不准确,所以放在最后说一下它的大概意思,不是它的定义。这里说的内容仍然只是自己的推测,仅供参考。
世间万物,要认识,要研究,要应用,前提是要对它们进行了解和描述,进行认识和传承。阴阳论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法。
事物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对于简单事物,通常认为它内部是均质的,或者先不考虑它内部的差异,用大小、形态或状态、颜色、比重或密度、熔点、电磁学特性等特性来描述它。这种描述通常是很确切、很具体、很严谨,一就是一,二就就是二。
我是学物理的,我认为我学的经典物理学中对事物的描述主要是这种对简单事物的描述方法。
还有一种对事物的描述方法,就是先不去考虑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认为内容是均质的小事物,而是着眼于眼前看到的某一堆事物,而且把这一堆事物看作是一个大事物或系统。先不去研究它里面一个一个小事物的非常具体的特性,而是先从这个大事物着眼进行描述。
因为大事物太复杂、太多样。要对它进行描述,实在是太难了。只好从最基本的方面,用最简单的方法先对它进行粗略的描述。既然这个大事物包含不只一个不同的小事物,那至少在这个大事物内存在差别。具有差异,又不能跑到这个大事物以外是前提条件,这就是阴阳论的最基本内涵。
而且这里说的差异也是千差万别,花样繁多,不计其数的,也无法一个一个地都说清,只能创立一种可以适用于一般情况的最简单的模型。讨论只包含两个有差异的小事物的大事物或系统,显然比讨论包含多个有差异小事物的系统要容易得多,阴阳论就是分别用阴和阳表示的两个有差异的小事物组成的大事物或系统。所以阴阳论是这种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最简化模型。
研究或规定阴阳论的特性或运用规则。人们就可以对复杂事物参照这个模型对其进行描述。也可以用这种描述事物的思路提出一些有用的想法,例如在《中国纪检监查报》2023/5/20发表的谢茂松的文章“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中,就说到了我国提出这三个全球倡议与中国古老文化的阴阳学说是有很大关系的(附录摘录于此文章)。
阴阳论是什么?简言之:
阴阳论是对复杂事物的一种描述方法,它和对简单事物的描述方法不同。
阴阳论适用的必要条件是(大)事物或系统中存在差异
阴阳论是对复杂事物进行描述的一种最简化模型,考虑的是大事物中只包含有差异的两个事物。
阴阳论由于是一种最简化模型,其中的关于阴阳变化等内容,有些只是可能的,不是必然的。
附录:谢茂松“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摘录:
全球文明倡议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传统
……。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核心理念包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具有深厚的中华文明根源,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理一分殊”的思想。《周易》是中华文明原典的《五经》之首,《周易·系辞下》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文明是“同归”“一致”之理,即文明之为人类文明的共性、普遍性;而“殊途”“百虑”则是“分殊”,即每一种文明的特殊性或特色所在。从二者关系来看,文明的普遍性是要在文明的特殊性中存在的,文明的特殊性中包含了文明的普遍性,二者不是割裂的。
《周易》的核心要义是《周易·系辞上》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的阴阳之道是说阴、阳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阴、阳分别意味着各自的差异性;另一方面,阴、阳又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体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阴、阳又有和谐、合同的一面。必须将阴、阳的“别异”与“合同”这两面合而观之,才是对于阴、阳的全面、完整把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