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fan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ofan68

博文

历史 文化160:我的材料被《盛世名人数据库》收录

已有 3024 次阅读 2023-5-20 12:17 |个人分类:历史 文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范振英

《盛

《盛世名人数据库》是经过国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等多部门正式备案批准的国内咨讯网站。

         范振英的材料最近被《盛世名人数据库》收录。在百度上搜索《盛世名人数据库》,或直接用其网址http://www.sszggw.cn/,在首页的“科学人生”栏目中点击“范振英”,就可以看到如下内容:

           范振英  中国科学家  提出健康学

  image.png

    

       范振英,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1月生,河北省元氏县人。汉族,1965年在河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当时叫医学仪器器械研究所),从事医用电子仪器、电极、医用传感器等研究工作直至退休。研究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8年,退休8年后的他开始思考健康和医疗问题。健康学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他却发现竟然没有健康学。究其原因,认为可能与健康定义不恰当有很大关系。因为说不清什么是健康,就无法创立健康学。于是经过多年的思考,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在此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健康学及与之相关的宏观健康学、健康护理学,健康医学工程,健康动机驱动力3.0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和理念。

        范振英不仅提出了健康学的理论,也在努力践行之,他已经受益匪浅。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该弘扬。范振英对中医的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想法,

 由于提出了可惠及亿万人的健康学及其相关理论,以及对中医发展的创新理念,2016年荣获首届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奖20231月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学家年会,更是获选中国科学年度人物,或称中国科学家的14个人中的一个。

image.png

        1.提出健康学及一系列相关理论

       在2008年范振英开始关注健康时,发现虽然领导关心人民健康,人们都关心自己的健康,但却没有健康学。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的对健康的贡献中,医学只占8%,而有60%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若创立健康学及相关学科,人们在健康学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主观努力,使这60%的健康因素提高20%的作用,是完全有可能的。若能如此,它对健康的作用就增加了12%。是花费巨额财力物力和大量人力的医学所起作用的1.5倍。所以它有可能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起到巨大作用。

        11提出健康新定义


      要讨论健康,提高健康水平,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健康。正确的健康定义是讨论健康问题的基础。

        现在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仔细分析可知,它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的人都达不到,无法使用。另外,由于它是理想状态,就不可能变化。而只有健康可以变化,才能谈论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它是不正确的。

        于是他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其主要内容是:人在各种对身体有利的因素和伤害因素的作用下,必然呈现出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立足人的宏观整体,重视微观检测结果、含有中医理念的人体总体状况,称为人的健康状态。条件在不断变化,健康状态也随之而变。当有利因素占主导地位时,是健康水平较高,或者说是比较健康。反之亦然。提出的新健康定义是:健康是所有人的健康状态的统称。

        显然这个健康新定义含盖了所有人,是可以变化的。因此能够用来讨论人们的健康问题。

        还定义了健康的通俗定义:即在某些特殊场合,健康的含义只是定性地表示健康状态好或更好。如祝您健康,就是祝您健康状态好或更好。

        12提出健康学

        以前说不清什么是健康,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健康学。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就可以在它的基础上提出健康学了。

        人活着就必需有活力,可以称为人体活力或健康活力。它主要是指身体的机能,免疫力,以及人体组织的生长、恢复、修复、再生能力等。它是由人体的各个细胞的活力,组织、器官、系统的能力,以及它们协同努力、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它与遗传、所处和所经历的环境与时间长短、性格、年龄、性别、工作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

        健康学应该是研究如何使人体活力增加,让人们健康状态更好、或者说更健康的科学。

        但是,小孩的成长,他们的人体活力会增加,这主要是遗传、或者说是基因决定的。医生治好了病人的病,也会使人体活力增加。这是医学的功劳,这些都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在这里不把它们包括在健康学的内容中。

        即健康学是除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治病以外,对于能够增加身体活力、减少伤害因素、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可以延缓衰老的各种原理、理论、方法、手段、措施等进行研究、创新、解释和实施的科学。

        健康学能够充分发挥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的、对总体健康有60%作用的健康因素的作用,来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3.提出宏观健康学

        健康学和医学的对象都是人,目标都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为了说明它们的关系与区别,发表了宏观健康学。

        宏观健康学是以健康学的核心增活力和医学的核心治病作为变量,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增活力的特点是:它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很重要,时效长,费用低,副作用少,受益面广,原则上适用于所有人。它的方法、方式非常之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更有效,且必须由民众主动去做。缺点是显效慢,针对性差,至今还没有受到重视。

        治病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且见效快,古今中外都很重视。它的对象是病人,方式是被动的,只有部分人受益。缺点是费用巨大且增长迅速,有副作用,造成大量医源性病人。

        14.提出健康护理学

        医院中对病人护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而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在医院外面的丧失部分生理技能、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的数量快速增加。在庞大的残疾人群体中,需要护理的人也很多。

        健康护理学就是研究对医院以外的这些需要护理的人如何进行有效护理,通过护理来恢复、维护、促进、增强他们的人体机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理论、知识、技术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进入小康社会和老龄社会,不仅医院外面需要护理的人数急增,而且大多数人也有了一定的接受健康护理的经济条件,所以健康护理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就突显出来了。

        创立健康护理学,能够使其成为一门专业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和专业教育。有利于研究出相关理论、有效方法和规律。这不仅能使被护理者得到更好的护理,而且对护理他们的人,能够学习相关理论来迅速提高护理水平,并使健康护理成为一个行业,一种职业,根据水平高低评定职称或等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积极性。

        15.健康医学工程

        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为人们解除病痛的医学如此,让人们更健康的健康学也是如此。

        提出的健康医学工程”(或称生物健康工程),是利用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理论,IT技术、3D打印、大数据以及工程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能够增加身体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弥补一些人生理功能缺陷的理论、方法、手段,以及研制相关的设备、器具、用品的科学和技术。

        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生命基础理论方面,需要研究与健康相关的基因、特异蛋白质,训练与端粒长度变化关系等。在运动生理学方面,要研究锻炼的种类、方法、数量、个人身体条件等与锻炼效果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各种毒物双相剂量效应的条件和阈值,使其收效最大化。在研制相关仪器设备、器具器械和用品时,更是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材料和工程技术。

        16.提出健康动机驱动力3.0

        范振英把能使人们健康和更健康的要素称为健康驱动力。认为主要有3类。分别是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必要活动的健康驱动力1.0;通过医疗来提高健康水平的健康驱动力2.0;以及为追求更健康的动机而产生的健康动机驱动力3.0

        践行健康学,争取更健康,最根本的一条是要自己积级主动去做。否则,理论再正确,方法再多再好,不去使用,也等于零。

        人们为了更健康去锻炼身体,想方设法提高免疫力,运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去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设法保持心态平衡等,都需要自己主动想方设法去做,并且持之以恒。所有这些,必须是有渴望更健康的巨大动机驱动力时才能写成,这个动力就是健康动机驱动力3.0

        实现全面小康,人们不仅渴望更健康,而且大部分人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时间去做增进健康的事。若能在健康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健康动机驱动力3.0的作用,人们就能更快提高健康水平,增加获得感、辛福感。安全感。

        17.我国有创立和发展健康学的巨大需求和最有利条件

        健康学能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但却对医药利益集团很不利,以资本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积极开展健康学研究。所以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我国党和政府才可能去大力推动健康学的创立、研究和推广。我国人口众多,快速进入老龄社会,对健康学也更渴求,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健康学在我国的创立和发展。

        2.关于弘扬中医的思考

        中医是我国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大力弘扬。

        2008年他写了一篇我对弘扬中医的几点想法。中医泰斗邓铁涛看到后用墨笔和宣纸给他写了一封长信,除表示赞许以外,还指出:过去认为医学只是自然科学,是生物医学。现在加上心理和社会是一大进步,但仍不够。中医是天、地、生、文、史、哲、艺术的综合体,因此多学科相合才能帮助中医的发展。只有新技术革命之成就,才能帮助中医的发展

        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看到后也亲笔回信给予肯定。


image.png



        他非常赞成邓老和王副部长的主张。经过深入思考,在后来写的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医发展之路一文中,提出中医的发展应该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把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来

        我对弘扬中医的几点想法一文中说到:众多自然科学的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是被西医首先利用了,但它们决不是西医的专利,其中许多内容同样应该为中医所用。现代科学技术是解决医学问题的工具,不是姓还是姓西的判据,中医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后还是中医。而且,中医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要理直气壮,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也不要怕有人说三道四。

        例如,中医完全可以使用现代检测方法来测量体温、血压、血糖、心率、骨密度等生理指标。

        又比如,青蒿素救了无数人的命,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提取青蒿素,使用的是从混合物或复杂物中提取、纯化其中的某些成分,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使用了这些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是中医。

        22逐步用现代科学对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解释

        中医治病有效,说明它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尽管它使用了不同的概念、名称、推理方法等,但它与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必然是相通的,一定能够逐步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

        比如,中医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胃运化出精微物质(包括氧气)供身体各处使用。这与现代生理学中说的从消化系统和肺吸收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全身组织使用,是一致的。

        又如,中医在解释一些部位的疼痛时,说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他经过多年的观察分析,发现这种疼痛不少是发生在血液循环较差、血管很少的关节部位。在这些地方,包括氧气在内的营养供应较差,可能是容易发生疼痛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身体受凉、外周血管收缩,或是由于炎症引起代谢性缺氧时,这些地方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缺氧严重而发生疼痛。通过主动活动,或进行热敷、理疗、针灸、按摩、用药等方法,使这些地方血液循环改善,得到的氧气等养分多了,疼痛就会有所缓解。

        当然中医中一定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内容。若能够证明它是错的,以后不再使用也是有意义的。

        23中医的先进理念和独特方法要走出去

        中医的先进理念和一些独特方法走出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相融合,研究许多有关健康的问题,能够实现前卫生部王国强副部长说的为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的突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更大贡献

        比如中医的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及人体内部的和谐、统一。它符合实际,非常正确。人生活在自然界,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是基本要求,否则就不能很好生存,这是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主要内涵。

        中医的整体观也很重要。人体是个极其复杂的生物系统,各部分、各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只有协同努力,身体才能表现良好。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必须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整体观、重视从宏观研究人的健康也很重要。

        基于上述观点,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用立足宏观、重视微观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吸收天人合一、阴阳等中医理念,他终于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学及相关创新观点。这可以说是中医走出去的一个例子。

        范振英现在虽然已经83岁,但仍为了人们的健康天天思考,日日耕耘。

image.png

首届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证书

image.png

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

image.png

中医泰斗邓铁涛给范振英的回信

image.png

范振英与工程所领导合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458-1388716.html

上一篇:延衰老59:夜尿太频 差点去看
下一篇:弘扬中医9:阴阳论是什么?
收藏 IP: 111.165.202.*| 热度|

19 宁利中 尤明庆 许培扬 谢钢 郑永军 孙颉 张晓良 刘炜 王成玉 张学文 杨正瓴 崔锦华 杨学祥 王安良 周忠浩 李学宽 贾玉玺 朱晓刚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