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说:“境由心造”,那么,幸福为一种完美的心境所决定?法国作家方登纳说“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莫罗阿解释说,“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中自有的美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亦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繁的世事。”
超脱
晚年的卢梭,在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动荡岁月以及人世间的种种伤害并抗争之后,于1770年再度回到巴黎近郊住在一所简陋的旧房里,直到流然长逝。他停止了读书和写作,以抄写乐谱为生,深居简出,过着清贫淡泊的生活。他平静而又匆匆度着他的余年,每日流连于郊外的自然景色之中,幻想、追怀冥思——体会了一种超脱的幸福。事实上,卢梭的这种无奈的超脱,仍然没有真正摆脱苦恼的纠缠;佛教的主动超脱则更显得落落大方,甚至表现出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平和智慧。
传说,有一次佛印与苏东坡相对打坐,苏东坡问佛印禅师:“大师,你现在看到的苏东坡是什么呢?”佛印反问他:“你先说说,你看到的佛印是什么?”苏东坡怀着好胜心开玩笑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一团牛粪。”佛印对答:“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东坡回家洋洋得意地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时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影?你内心是一团牛粪,因而看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你也是如来。”这个故事非常有名,苏东坡用终生的洒脱诠释了中国人最典型的生命智慧,或许这一切来自于佛印及其面授禅机?!
禅宗里讲到一个故事:一位小姐和某男士发生关系而怀孕了,父亲问那孩子是谁的,她说是师父的。父亲非常生气,带着很多人到寺庙去咒骂。师父不为自己辩护,只说了一句话:“他们这样说的,是吗?”竟毫无愤懑,因他心在“空”中。直到这位小姐生下孩子,父亲把孩子带到寺院丢给师父,还愤怒地说:“你使他生下来,就该你抱去养!”师父仍然说:“他们这样说的,是吗?”就把孩子收下抚养。那小姐良心受到谴责向父亲坦白了真相。她父亲大吃一惊问:“为什么你要说是师父的?”小姐回答:“因我害怕父亲杀死那个人,而你最尊敬师父不敢杀死师父。”这父亲到寺院向师父道歉,师父仍然只是把句话:“他们这样说的,是吗?”
以上作为佛学的说教故事,其真实性如何并不重要,但所宣扬的那种超然的境界的确是幸福的内在本体之一。佛教认为,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心中有我;如果一个人淡薄了物质享受,轻忽了名利追逐,绝大多数烦恼就会熄灭。因此,苦恼是自私的产物,幸福就是由“小我”“忘我”而达到的一种无苦境界。
无为
无为的观念来源于道家。老子《道德经》称:“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意即不违背自然天性,就能做所有的事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坦然、轻松的生活态度。
《王蒙小品》中说:“该玩就玩玩,该放就放放,该赶就赶赶,该等就等等......”,“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打牌,可以逻辑,可以形象,可以创造,可以翻译,可以小品,可以巨著,可以清雅,可以不避俗,可以洋一点,可以土一些,可以惜阴如金,可以闲适如羽,可轻可重,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尊重客观规律,要求自我奋斗,失之东隅,得之桑榆。”的确,凡事不必非得如何如何不可,这是错的,那是对的,人与人之间弄个你死我活,人与事之间弄个水落石出。应该逍遥一点,自在一点,朦胧一点,含糊一点,甚至糊涂一点,把生活、事业、交友、旅行,直到种种浮沉,视为一种丰富、充实和全方位的体验。经常把自己置身事外(一种“小我”境界),用旁观之心、好奇之心、欣赏之心、善良之心、感激之心来对待事事物物,从而获得一种开阔感、自由感和跨越感。
冯骥才也在《散漫的天性》中,谈到奥地利人的生活态度,他们有的人是手里攥着帐单来享受大自然、享受生活的。他发现,维也纳起码有一半人整天闲坐在咖啡馆或街头茶座中。或独斟清饮,亦思亦想,出神怔神,悠悠然不管时间长短;或两三友人,对酌闲话,常把几个小时全慷慨地坐在屁股底下。在草地上,穿装随便的人们东倒西歪,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有的说说笑笑,有的闭目仰卧,任由阳光爱抚。就连那里的山水村舍也象着了魔一样,散发着悠闲的气息。
毫无疑问,王蒙和冯骥才所说,必定是他们所想。但可能只有功成名就的他们才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但平凡如你我,是否能够真正体味其中的玄机?
进取
“无为”到儒家那里经过一番发挥,又有“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之说,它强调进取精神,与道家的思想对立而互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以奋斗为快乐”的人生态度。即为了一种目标而自主自觉地拼搏,舍弃世俗欲望的引诱,从奋斗中获得快乐和幸福。
进取作为一种幸福的境界,是以严谨为处世修身的原则。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做人还是交友,都是规规矩矩,方方正正,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能成为“君子”,就应该具备崇高的道德理想、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孔子认为,君子必先“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所谓“知命”,就是要理解实行“仁义礼智,顺善之心”,把仁义道德转化为个人自觉的内在需求。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他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仁德乃天之所命,就会沉稳宽厚,不会产生失落感、忧愁感;如果处处以仁德之心行事,就不会为物欲所惑,保持理智和坦荡;如果具备了仁德之心,就能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在事业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成为搏击人生风云的强者、勇者。
他还提出,君子不仅要有良好的德行,还要具备良好的举止风度,即“君子之风”。例如“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君子必须时刻保持衣冠整齐,目不斜视,矜持庄严,使人感到一种威严。还要注意“九思”“三戒”,即“视思明”(观察事物要明白),“听思聪”(倾听声音要清楚),“色思温”(面部表情要温和),“貌思恭”(举止态度要谨慎),“言思忠”(说话要真诚老实),“事思敬”(做事要严格认真),“疑思问”(有疑问要虚心请教),“岔思难”(发脾气要考虑后果),“见得思义”(见利要分析是否合乎道义),以及“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总之,为了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要从自己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而且是一生的事业。
* * *
“境界”一词来源于佛教,佛教把凡人分为欲、色、无色三种思想境界,修行的目的就是突破自我,超越三界,达到一种无物、无欲、无我以至于无苦的境界,也即充满佛性的“涅梁”境界。其实,幸福的境界远远不止以上三种,这里挑选了中国文化有代表性的观念,不过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好心境是通向幸福的桥梁。
刚才,李院长让我发一张原图,放在《新冠病毒病预防控制与诊疗康复临床实用指导手册》的封面(专家很多),刚照的这张他不满意。
故纸堆里刨出来的手稿《从<幸福学>到<一百种幸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