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傻现状] “长新冠”症状一直存在,持续患病中

已有 2227 次阅读 2023-3-8 15:29 |个人分类:痛苦的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傻现状] “长新冠”症状一直存在,持续患病中

               

一、新冠病毒与长新冠

新冠病毒再现新变种XE 新冠肺炎变异了多少次.jpg

1  新冠病毒

http://roadlady.com/Article/hufuxingyezixun/shzx/2022/0401/1968868.html

https://t1.roadlady.com/uploads/allimg/2204/1211111048-0.jpg

               

3D medical animation still shot showing 2019 novel Coronavirus Structure_裁剪_小.jpg

2  新冠病毒模型 3D medical animation still shot showing 2019 novel Coronavirus Structure

https://www.scientificanimations.com/coronavirus-symptoms-and-prevention-explained-through-medical-animation/

https://www.scientificanimations.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3D-medical-animation-coronavirus-structure.jpg

                           

2023-01-29 长新冠 不是特殊病例,需警惕_裁剪_放大_拉曲线.jpg

图3  长新冠不是特殊病例,需警惕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1&ar_id=395680

https://pqnoss.kepuchina.cn/kepuyun/2023/01/30/10/1674956868570.jpg

                             

长新冠:

long  COVID,  chronic  COVID  syndrome,  long-haul  COVID

新冠后综合征:

post  COVID-19  syndrome

               

   早在2021年,世卫组织就提出“长新冠”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感染新冠后3个月,依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解释。很多人将其称为“后遗症”,而学术界更多的是使用“新冠后综合征”这一术语。

   世卫组织指出,“长新冠”的症状包括呼吸短促、疲劳、认知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常常在感染新冠初期,或者初步恢复之后显现。

   其中,虚弱和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长新冠”症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071873429604802&wfr=spider&for=pc

   网上说:一些国外统计,急性感染新冠半年后,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完全恢复。甚至两年后,还有不少人经历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

               

二、“长新冠”症状一直存在,持续患病中

   我是 2022-12-15 中午开始出现症状的。16日全天一直持续发烧 38.5 ℃,吃了西药。17日开始退烧。18日晚上之后没有在明显烧过。

   2023-01中旬后,日常生活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因为不敢太累。

   2023-02-21 去北洋园新校区上课。明显觉得疲劳,总想坐下来歇会儿。背书包的右肩,出现疼痛感,一直到现在。

   2015秋季开始北洋园新校区上课,背书包肯定累,但右肩疼似乎很少见。现在则是右肩一直轻度疼痛。如3月2日(周四)背书包,到了3月6日晚上(4天)还肩痛。接着昨天(3月7日)有背书包。似乎第一次课(2023-02-21,周二)那天最疼。

   新冠感染,太厉害了!

           

   我当前:

   什么也不想干(内在乏力),抑郁和焦虑,轻度恶心,偶尔头晕。背书包引起右肩膀持续轻度疼痛(持续4天也不消失)。

   本来就傻,现在更是脑子不好使唤,忘事,对外界的反映变得比以前迟钝。“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难以做到“注意力集中”,因此难以进行重要工作。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2022-11-25,科普:“长新冠” 知多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461225097477471&wfr=spider&for=pc

   “长新冠”通常指的是新冠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新冠后症状”,统指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

   本月15日最新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急性感染新冠两年后,超过一半的患者仍经历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

[2] 科普中国,2023-01-03,“长新冠”是啥?看看你是不是有这些症状?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1&ar_id=393105

   长新冠包括很多症状,一般称作"长新冠"综合征。其中三大最常见症状是:乏力虚弱;气喘/气短;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脑雾)。

[3] 科普中国,2023-01-29,长新冠 | 不是特殊病例,需警惕!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1&ar_id=395680

[4] 方舟健客科普,2023-02-06,“长新冠”会持续多久?有多少人会出现“后遗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071873429604802&wfr=spider&for=pc

[5] Barak Mizrahi, Yoav Yehezkelli, Anat Ekka-Zohar, et al. Long covid outcomes at one year after mild SARS-CoV-2 infection: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J]. BMJ, 2023-01-11

doi:  10.1136/bmj-2022-072529

https://www.bmj.com/content/380/bmj-2022-072529

相关链接:

[1] 2022-12-16,今天上午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68124.html

[2] 2023-02-21,2023春季第一堂课(北洋园):手机傻拍202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77296.html

[3] 2022-12-27,自 2023-01-08 起,新冠“乙类乙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69397.html

[4] 2020-03-19,[转载] 欧洲地区抗击冠状病毒疫情中医药专家志愿者名单和联系方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4270.html

[5] 2020-02-07,大家都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7405.html

[6] 2020-02-06,2020-02-06(周四)16:01 到达老校区东门,要开学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7300.html

[7] 2022-09-19,[???] 热血沸腾之后,更是“耗尽/耗干”后的无奈(关联资料“集成电路”,诺伊斯 Robert Norton Noyc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602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热门)“长新冠”症状,持续患病中 + (热门)[答疑,讨.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379445.html

上一篇:感谢《电工技术学报》2022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证书!
下一篇:[答疑,讨论,备课] 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理解与填写规则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5 宁利中 杨学祥 孙颉 范振英 崔锦华 杨民力 高建国 郑永军 周少祥 李升伟 王涛 高宏 李学宽 苏德辰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