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解密暗物质186-全网最通俗版本-几分钟了解暗物质本质

已有 658 次阅读 2023-3-7 20:49 |个人分类:解密暗物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解密暗物质186-全网最通俗版本-几分钟了解暗物质本质

解密暗物质系列作品186

为什么说暗物质存在?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证据:

①星系的引力质量远大于光度质量;②星系外围的星体的速度太快,要比星系的质量多出几百倍的质量约束;③子弹星系的引力中心和可见物质的中心不重合;④各种场物质的存在。

大量观测事实表明宇宙中存在一种暂时还无法直接看见的物质。宇宙中存在大量暗物质,且暗物质占宇宙中绝大部分质量。

迄今,暗物质有哪些已知特性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暗物质具有质量;②暗物质是连接星系纽带;③暗物质具有引力特征;④暗物质具有粒子特性;⑤暗物质可被极化;⑥暗物质具有传递能量的粒子效应;⑦暗物质湮灭产生等量的电子和正电子;可被极化,且可电离为正反粒子对;⑧暗物质分布规律与引力场的规律大体相同。

暗物质是如何分布的?

暗物质分布规律与引力场的规律大体相同,由于引力的存在,暗物质成团聚集在星系周围,由于斥力的存在,暗物质散布与整个宇宙。已经绘制的暗物质分布图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是暗物质使星系与星体之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它们牢牢地系在一起。

暗物质是由什么构成,是单个粒子还是多个粒子构成。以下是暗物质的构成证据:

①大量研究表明,暗物质可以湮灭成为正反粒子对;②量子场论揭示真空中不断产生正反粒子对,而同时这些正反粒子对不断结合消失;③采用超强电场、超强磁场、交变电场等数十种方法在真空中电离出正反粒子对;④正反粒子产生与湮灭是暗物质和可见物质不断相互转化。

这表明暗物质是由正反粒子构成,是质量和电荷对称结构。

只有对称的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才能处于隐身态,这是由于垂直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偶极方向辐射最强,而平行偶极方向辐射为零。如果把振动粒子视为偶极,则在反射光方向辐射为零。也就是说,具有高度对称性的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只能向前传递电磁波,无法反射电磁波。因此,对称性完好的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可被称为隐态粒子或场态粒子。

实际上,暗物质由隐态粒子构成,而这些隐态粒子能够形成各种场。而这些粒子之所以能够成为隐态粒子主要由于对称性,而这些粒子实际上就是正反粒子对,而我们通常谈论的电偶极子实际上就是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即:

暗物质=隐态粒子=场态粒子=对称粒子=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电偶极子。

除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以外的其他任何非对称粒子一定处于显现态,这是由于粒子的对称性破缺可以使电磁波反射,因此,对称性破缺的粒子可被称为显态粒子。

 

可见物质=显态粒子=非对称粒子。

暗物质是电偶极子,已经在很久之前就有过理论与实验验证。这要追溯到麦克斯韦的理论和赫兹的实验:

麦克斯韦方程完美地统一了电和磁,断言光是电磁波,并预测电偶极子的存在。

赫兹实验验证麦克斯韦的理论,证明光是电磁波,且证明电偶极子的存在与传播机理。

电偶极子是超对称结构,质量相等、电荷相等。一旦对称性破缺否就会反射电磁波而可见,正反粒子偶极子是电偶极子的唯一选择。

很多研究表明电子偶素及其不稳定,那怎么能说暗物质是正反粒子偶极子呢?这是由于只有电子偶素的激烈反应过程被关注,而处于隐身态的产物却完全被忽略:

普遍认为电子偶素不稳定,物质100%转化为能量。而且物质守恒、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都被这个理论否定了。

实际上,电子偶素激烈反应过程被关注,而处于隐身态的产物却完全被忽略。而且物质守恒、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依然成立!

正反粒子对结合湮灭消失,正反粒子间距离为0,距离为0意味着能量无穷大!能量哪里去了?

②如果正反粒子间距离为0,正反粒子对如何消失的?在加速器中,质子对的质量和初始动能都是电子对的1836倍,但减掉初始动能,质子对和电子对结合所释放的能量缺是相同数量级的。物质真的100%转化为能量吗?

③如果物质100%转化为能量,物质守恒、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为什么就不守恒了?初始质量、初始动能、初始势能和电荷都哪里去了?

④正反粒子对与光子相互转化机理需严格论证,为什么单个粒子不能转化?为什么是非对称的粒子不能转化?为什么单个粒子只需轨道跃迁就能释放能量?为什么只有对称正反粒子成对才能转化?非对称粒子的轨道跃迁势能转化为电磁能,对称粒子的势能是否能转化为电磁能?

⑤超强电场、超强磁场、交变电场等近百种方法能在真空中产生电子对,为什么电子对是凭空产生?

⑥非对称粒子的电子的轨道跃迁能吸收或释放光子;对称粒子的轨道跃迁能否吸收或释放光子。

⑦光子如果是实体粒子,光子体积不为0会碰撞,体积为0就不会发生镜面反射。光子不会碰撞,而实体粒子可碰撞;光子可叠加,而实体粒子不会叠加;光子可镜面反射,而实体粒子不会镜面反射;光子不受阻力,实体粒子会受阻力;只有介质密度变化才能改变光子速度,介质密度不变无法改变速度;只有力才能改变实体粒子速度,没有力不会改变实体粒子速度;光子之间不会有作用力,而实体粒子间可有作用力;总之,光子仅仅是能量子,不是实体粒子,仅仅是一份能量,与声子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电磁波与机械波也没有本质区别。

⑧体积与静止质量为0的光子不含任何电荷,单个光子如何传递电磁波?为何单个光子振动形式及其产生横波而非纵波?单个光子为何只在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交界面加速或减速,为何加速,为何减速?

这表明正反粒子对的湮灭与产生是暗物质与可见物质的相互转化,是电势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化。正反粒子对结合释放能量,结合为能量更低、更稳定的正反粒子偶极子。只有电子偶素激烈反应过程被关注,而处于隐身态的产物却完全被忽略。

这里物质、电荷和能量均守恒,这是电荷和质量都对称的粒子结合成能量极低的稳定粒子。电势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化,隐身态的暗物质与显现态的可见物质相互转化。场态粒子对称性破缺与显态粒子对称性恢复的互逆过程。

正反粒子对产生与湮灭本质上是对称性破缺与恢复的不断循环过程:正反粒子对产生与湮灭是对称性破缺与对称性恢复的不断循环过程。只有电子偶素激烈反应过程被关注,而处于隐身态的产物却完全被忽略。观察电子偶素的消失仅仅是记录过程,却忘了处于隐身态的最终产物。

为什么暗物质暗呢?或者说为什么暗物质看不到呢?

实际上暗物质不暗,反而是太透明了。如果要是暗,那么极其容易被观测到。就是因为暗物质是正反粒子偶极子,是场态粒子,是电磁波的传播物质。只有暗物质的时候只能传播电磁波而无法反射电磁波。也就是说暗物质不暗,暗物质由于太透明而很难直接探测。

现在可以确定,暗物质粒子就是正反粒子偶极子:

暗物质粒子是正反粒子偶极子,一个暗物质粒子包含一对正反粒子。

暗物质=场态粒子=隐态粒子=对称粒子=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电偶极子。

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包含一对正反粒子,不停地围绕共同的中心做圆周运动,在一般的情况下,正反粒子偶极子既不显电性也不显磁性。

正反粒子偶极子之间不断相互作用,运动和分布状态不断发生变化,相互作用都是瞬时作用。由于不断地相互作用,正反粒子偶极子为球状电子云,宏观上表现为球形。

从本质上看,暗物质就是场物质,场物质就是暗物质。两者有共同特性,光速传播和不可见。

从本质上看,暗物质就是场物质,场物质就是暗物质。两者有共同特性,光速传播和不可见。

从经典场论看,暗物质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电场、磁场、电磁波和引力场是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规律极化、定向偏转、震荡感应和密度梯度变化产生的。

场态粒子包括所有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是一种对称粒子。显态粒子是除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以外的其他任何非对称粒子。虚拟粒子是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任何体积为0或质量为0的粒子都可以认为是虚拟粒子;是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或交换的能量。

只有显态粒子或只有场态粒子都不会形成场,只有显态粒子和场态粒子不断地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场。场是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相互作用形成的,粒子和场是辩证统一的。量子场论认为的粒子凭空产生和消失本质上是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的相互转化,仅仅是粒子存在状态的变化,物质没有创生,也没有消灭。实际上,场态粒子是量子场论的物质基础。

场是粒子的表现形式,即场是粒子产生的,场的本身是粒子间伴随虚拟粒子交换的作用传递。严格地说,尝试不同类型粒子的对称性破缺而产生的伴随虚拟粒子交换的作用传递。由此可见,场论就是研究粒子的理论,场论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①研究粒子(包括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的性质;

②研究粒子运动规律;

③研究粒子(包括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间伴随能量(光子)交换的相互作用;

④研究粒子(包括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间相互转化的概率。

总之,无论从经典场论角度出发,还是从量子场论角度出发,暗物质与场物质也可以完全统一。

可见物质与暗物质的区别:

可见物质粒子为显态粒子,是非对称粒子,为对称性破缺粒子,包括电荷对称性破缺粒子、质量对称性破缺粒子等。

暗物质粒子为场态粒子,是对称性粒子。

暗物质为什么如此透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是电场、磁场、电磁波和引力场的物质基础,是电磁波的传媒介质。

19世纪下半叶,流行的是以太理论。以太被描述成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东西。人们认为以太就是光的载体。光波就是以太的弹性振动。既然迈克尔逊实验与光行差实验矛盾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由于当时只有灵魂没有肉体的以太当然无法解释迈克尔逊实验与光行差实验矛盾。而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有血有肉有灵魂,是实实在在的实体粒子,星体牵引暗物质由近及远分为完全牵引、梯度牵引和完全不牵引等3个范围。所以可以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可以观测到不同结果:

星系和星体可局部牵引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超过这局部一定范围内梯度牵引,而超过梯度牵引范围为0牵引。小型物体在外部无法有效牵引,物体内部部分牵引。

①在地球表面,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处于地球的完全牵引状态,与地球无相对运动,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测为光速在各个方向上无差异。

②空间站高度为梯度牵引范围,相对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运动,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能观测到空间站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相对运动

③飞机无法牵引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飞机相对正反粒子偶极子运动,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能观测到飞机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相对运动

④小型物质内部部分牵引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能观测到运动物质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相对运动

⑤地球、太阳、银河系均在各自范围内完全牵引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可以观测到在各自完全牵引范围以外的光线的光行差。

这里有大量的文章和视频不断解密暗物质,解密一黑两暗三起源。最终你会发现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并且暗物质的研究将成为探寻物理学本质与宇宙奥秘的钥匙。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LCHbFyFGVZ_PLOQmqSmIg?pwd=tyrk

提取码:tyrk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379324.html

上一篇:解密暗物质185-只要几分钟就能了解量子力学的本质
下一篇:解密暗物质187-全网最通俗版本-几分钟了解黑洞
收藏 IP: 123.191.16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