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 - 成就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实现源头上的发现和发明,必须突破技术瓶颈和管理困境,建立如同奥林匹克竞赛的社会机制。
路易十四、康熙、彼得大帝和牛顿是同一个时代。路易十四,就是一个中国文化迷,可惜,同时代的康熙,却未能成为法国迷。俄罗斯的欧洲化,则是彼得大帝乔装去荷兰学造船。在英国和查理曼欧洲 - 荷兰和意大利与法国和德国,发展了纺织与冶炼技术,发明了组合透镜的望远镜,从中国的水运仪象台和织布提花机,发展了控制与编程技术。
也就是需要学习近现代化转型过程的学习能力,需要容许另类思维的发展,包括,提问与辩论和辨义与论理,比如,十二平均律用于制造钢琴的键盘,小孔成像用于制作双缝衍射实验,在本世纪,研究窗户上剪纸的数学分析,美国宇航局把折纸艺术用在太空望远镜的制造等。
在以色列和欧洲,印象深刻的三点 - a-强调表述的诚实,b-强调谦卑的心态,c-强调不断的尝试,其实,也是实践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好奇与进取心,对己与对人双向一致的质疑(critical)思维,也许是法学的关联,法庭辩论与证据鉴定,必须是严谨和真实,必须经受得了公众的检验。
中国的近现代化,不同在哪里?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没有梳理清晰东西方交流的历史 - 前科学和手工业与科学和工业的转型升级。也就难以在欧美的发明创造上改进、重新组合与提升层次,停滞在模仿的简单与背书。
2010年-2022年国际局势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包括,宗教冲突导致的社会撕裂,历史的扭曲与偏向选择和辞句误读。
在走向发明创新的过程,并非只是个体智商或情商的明哲保身,尤其是群体的智商和情商,而且,群体智商的社会,往往就会是超过只有个体智商的社会。
-附 - 星际探索 - 元宵与七夕和水仙与洛神 - 珍爱泉源与西部世界-
---(2023年元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