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专利报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ixiangfeixian 中美欧日韩五局及PCT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陈立新 Tel13592308169 QQ86065045

博文

2021年韩国专利技术的竞争重点及发展趋势——人工智能、通信、计算机、医学诊断技术发展较快

已有 1182 次阅读 2022-11-20 21:1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陈立新 张琳 黄颖: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报告3080.doc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 陈立新 张琳 黄颖

微信号:chenlixinip5

第五部分 2021年韩国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

44 韩国专利数据统计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44.1 韩国专利技术的竞争重点及发展趋势

2021年,韩国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总计145843项,比上一年增长了8%。从韩国授权专利的IPC小类来看,2021年专利增长较快的是:知识及数学模式计算系统、医学诊断、图像处理、数据识别、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电池、涂料、信号装置或呼叫装置、无线通信、塑料成型、数据处理、醛或酮的缩聚物、分离,这些小类的增长率均达到了15%以上。从2014-2021年的平均增长率来看,知识及数学模式计算系统、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医学诊断、图像处理、信号装置或呼叫装置、化妆品或梳妆用品、涂料等技术小类的专利数量增长得非常快,年均增长率超过10%。其中,知识及数学模式计算系统类的专利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8%,近7年增长了36倍。

2021年,韩国授权专利主要涉及计算机、通信、电子电气和一般物理4大方面,即G部物理和H部电学。与上一年相比,2021年韩国授权专利在数量上有较多增长的领域包括:计算机模式体系架构、数字信息传输、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医学诊断与外科、图像处理、数据识别、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控制器和运算器CPU、半导体组件与集成电路、电池、计算机安全、医学治疗和护理、显示展示用品和声学;这些技术领域的增长率均超过20%,其中计算机模式体系架构(人工智能)的专利增长率达到了79%2021年韩国授权专利在数量上下降较多的领域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程序(增长率-94%)、数据传输控制协议(增长率-91%)、数据交换网络(增长率-51%)。这表明韩国的网络技术缺乏研发能力和竞争力,并且越来越没有市场。最终韩国可能会与欧洲、日本一样,无法发展出有影响力的国际互联网公司。在网络技术上,只有美国和中国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并出现了一大批公司,如美国的思科、亚马逊、微软、谷歌、脸书等,中国的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

从长期(2014-2021年)来看,年均增长率较高的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模式体系架构、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医学诊断与外科、数字信息传输、图像处理;这些领域的年增长率为28%11%。年均增长率较低的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控制程序、数据交换网络、通信传输系统;这些领域的年增长率为-31%-12%

从绝对数量上看,2021年韩国授权专利数量较多的领域包括:成型加工作业、生活和运动用品、建筑和采矿、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分离和混合加工作业、化工、材料化学与纳米、光学和摄影、农业和食品、药物和家庭日用化学品、一般机械和武器、照明与制冷制热、一般车辆、半导体元件、半导体制造;这些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均超过6千项,其中成型加工作业领域的专利超过了1万项。2021年韩国授权专利数量较少的领域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程序、数据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交换网络、控制器和运算器CPU、半导体零配件、信息存储、基本电子电路、无线通信业务、计算机安全、通信传输系统、电热与等离子体、广播和电话;这些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均不足2千项。

总体来看,韩国在成型加工、生活用品等领域的专利技术竞争十分激烈。

 

 

 

 

 

致谢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梁立明教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丁堃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杨中楷教授对本报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向以不同形式对本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如需要中美欧日韩五局及PCT专利数据、专利报告,以及咨询相关专利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微信号:chenlixinip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81765-1364577.html

上一篇:2021年LG生活健康公司的韩国局专利状况——重点布局药物和家庭日用化学品、生活和运动用品、农业和食品技术
下一篇:2021年韩国局的机构竞争与产学研专利合作——三星电子、LG电子、三星显示、LG显示、LG化学最强,产学研合作程度较高
收藏 IP: 125.45.1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