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学术交流与科学、科学家、学术团体基本关系的几点认识
学术交流是学术团体的驱动力和根本宗旨,是学术团体的核心职能、“立家之本”,学术交流也是学会制度和文化的根基。
学术交流在科学学中称为科学交流。根据科学学原理,科学交流是“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学会则是科学共同体集体认识、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一种存在方式,这两者因互动而共进。这里有如下几点值得强调:
一、学术交流与科学的基本关系:科学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对科学的存储功能、创造性功能与免疫作用。科学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学术交流。这意味着学术交流对科学有两个基本功能:存储功能与创造性功能。学术交流中科学家将研究成果以通讯、论文与讨论等形式与别人交流,一方面存储认识成果,另一方面也产生创造性的活动。学术交流产生创造性活动,可视为科学发展的“造血”系统,除此之外学术交流还是科学的“免疫系统”,即学术交流运用质疑批判机制进行科学自我纠错,及时清理学术造假,以保持学术生态健康,就是说学术交流对科学也起到免疫作用。
二、学术交流是学术团体与科学联系的纽带,学术交流是学术团体通向科学的桥梁和唯一通行证。这就是说,学术交流一头联系着学术团体,另一头联系着科学。学术交流是学术团体通向科学的桥梁和唯一通行证。为形象化,可以这样比喻:受科学委托,学术交流被派驻到学术团体充任“大使”,它助推与监视学术团体的举动,在学术会议和科学期刊中展示学术信息与同行交流,相互激发思维,共同探讨自然奥秘;它通过科学传播将共识与成熟的科学知识由科学家到小众、由小众到大众、再扩展到全社会。学术团体可以站立于学术交流这个基础平台之上,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舞台,演出一切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各种精彩活动:为政府资政建言、为大众普及科学、为人类健康谋福利-。 在学术交流这个平台上,科学家与会员的一切学术讨论是无约束的、充分自由的;离开学术交流为基础平台的一切科协、学会活动生命是短暂的、无序的。
三、学术交流与学术团体组织形态的关系。科协系统流传一句老话;“动则成体静则散”,从运动视角来看学术团体组织形态很符合辩证法。“动则成体”是说运动时生长成长、自成一体,“静则散”是说静止时散开归于无形。“无形”的具体化是“无编”,就是说中国学术团体没有自己固定编制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无形”与“无编”容易产生“无能”“无力”的联想,在许多人看来这种形态难以形成实力与能力,这种判断在持续了相当时间的以下体制中大体成立:1)高度集中的行政化管理体制;“科学和技术在中国的存在方式基本上以体制内事业单位作为唯一的载体”。但如果辩证来看,“有形”与“无形”、“动与静”相结合的形态,恰恰是学术交流最需要的组织形态,这种形态可以产生促进科学家思维的相互作用,激发出更夺目的思想火花。为什么这么说呢?科学学关于科学交流有一基本原理:不同来源思想的相互作用是科学交流的基石。这里的不同来源就需要“散”,“散”是形成不同来源思想的必要条件。散、散开容易形成认识与思想的不同。长期集合在一起不散,环境与条件一样,如何形成不同认识?静后之动,散后之体,不同的思想生成了,再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从而可能产生创新思维。这种动与静、体与散的结合,在科学组织形态中唯学会独有。这种弹性的组织形态,不仅成为学会学术交流的常态,更是学术交流最佳组织形态。从科学认知的视角来看,它最适合于创新思维的激发产生。从投入产出视角来看,它投入少(或无)产出独特,经济性好。在社会数字化发展趋势和疫情挑战严峻的大变局中,这种弹性化的组织优越性更加明显。对这一动态机制保持一份清醒至关重要。科技社团的组织凝聚力从哪里来,目标向哪里去,学术引领能力如何凝聚,我们服务的主体何在,都需要在动态体系中形成正确的判断。学术团体动态体系之力也是区别于政府科技、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技力量之所在,成为有组织的知识生产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世界科技发展与治理重要的一维。当然,由于组织形态不同,它的活动机制也相异。例如学会对会员服务很重要,要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沟通协调机制很重要,使动与静、体与散运用自如。就是说需要建立属于学术团体自己的运行机制,不能围绕行政管理机制转圈,要有自己的机制,如组织凝聚机制、学术引领机制、激发创新思维机制、民主包容机制、质疑批判机制等。
四、学术交流与科学家的关系:学术交流的基本功能是产生思想,扩展知识。科学家个体视野的有限性、认识的确定性与科学边界的无限性、结论的不确定性矛盾是学术交流产生及无限需求的根本原因.学术交流是科学传播的介质,是科学家“群聊”的平台。一般来说学术交流不直接产生科学研究的实验与数据,不具备科研发现新现象、新事物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不产生思想与知识。学术交流的基本功能是产生思想,扩展知识,科学家们之所以普遍愿意加入学术交流这个“群聊”平台,根本上就在于学术交流激发思维、创新思维的功能。在学科交叉融合的今天,学术交流激发思维、创新思维的功能尤其重要。事实是,科学发现与发展,许多都是将两个完全独立的领域或跨学科的课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结合诞生了生物物理学,数学家将数学和逻辑这两个完全独立的领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公理体系,“笛卡尔成功地整合了代数与几何学,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视角从定性描述转为定量分析”,“一些具有天才智慧的思想者们将数学原理用于解释生物学、社会学或经济学等不确定性科学,发展出了全新的、革命性的数学工具——概率论和统计学,使得数学也成为描述和解释一些最混沌的人类活动的语言。”另一方面,科学家个体视野的有限性、认识的确定性与科学边界的无限性、结论的不确定性矛盾是学术交流产生及无限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学术团体立足的根本,推动学术团体前进的内生动力。
上述关于学术交流与科学、科学家、学术团体四者关系的认识,涉及学术引领能力内生动力,也涉及学术团体的学理,这些认识可归属于科学学范畴。科学学曾在钱学森倡导研究的"中国科协学"中提出过。之所以提到科学学,意在强调从理论视角来研究科协、学术团体的发展与改革。
说明:本文摘自笔者论文《“学术引领力”的机理与机制》一文(稍有文字修改),发表于 9月22日,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研讨活动》,该活动出版的《论文集》,收录论文25篇,案例15篇。 高峡2022年10月5日于北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