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ENER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BONENERGY

博文

[转载]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肖遥

已有 1626 次阅读 2022-9-28 15:4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抬头.png

温州大学

肖遥 教授


图片1.png

个人简介

肖遥,博士,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一直从事先进新能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从2014年7月至2021年7月分别在四川大学钟本和教授/郭孝东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课题组,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院士课题组从事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动态结构演变,可控相变机制,局域化学与能级轨道调制以及结构基元操控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来,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发表论文正面被引用1950多次(Google scholar统计),目前SCI上的h-index为25。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篇),《Advanced Materials》(3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3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篇),《Advanced Science》(1篇),《Carbon Energy》(2篇),《Carbon Neutralization》(2篇),《Nano energy》(1篇),《Research》(1篇),《eScience》(1篇)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2篇)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1篇)等国际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热点文章及封面。另外,主持项目三项,同时担任温州大学与Wiley出版社合办的高质量期刊《Carbon Neutralization》执行编辑以及高起点SCIE期刊《Carbon Energy》、《Exploration》等期刊的青年编委以及《Carbon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Nano》,《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权威期刊的审稿人。


Q

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课题组的工作?

本课题组依托由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侴术雷教授领衔的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致力于研发世界领先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技术,从而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本课题组主要聚焦在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相比于其他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比容量高、离子电导率高的优势,是当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仍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基础科学问题:钠空位有序重排,复杂的多相转变以及空气稳定性等。本课题组主要从微观结构设计,局域化学调制以及功能结构基元三个方面展开,借助先进的原位光学与谱学表征技术以及集成力学、电学和热学手段探究钠离子存储机制以及反应特性。同时,从不同尺度揭示其物相结构,组成分布,原子占位/层错/空位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实用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奠定基础。


Q

您最近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发表了题为“Formulating High-Rate and Long-Cycle Heterostructured Layered Oxide Cathodes by Local Chemistry and Orbital Hybridization Modulation for Sod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文章。您能否和大家分享这项工作的特色和灵感来源?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局域化学与轨道杂化定制化”概念,构筑出P2/O3异质结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用于高倍率长循环性能钠离子电池。基于经典的P2-Na2/3Ni1/3Mn2/3O2正极材料作为概念研究模型,通过Sn元素取代Mn过渡金属位点,成功设计具有P2组成,但表现出P2/O3的反常异质结构。采用宏观和原子尺度的球差电镜表征技术进一步证实P2/O3-Na2/3Ni1/3Mn1/3Sn1/3O2层状异质共生结构。该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且对硬碳负极展现出优异的兼容性。同时,正极材料的煅烧形成过程与充放电过程中高度可逆的P2/O3-P2/O3/P3-P2/P3-P2/O3/P3-P2/O3动态演化过程也通过原位高温XRD与原位充放电XRD得到揭示。另外,运用理论计算从作用机制进一步阐述了Sn元素取代对材料本征的局域电子结构与轨道杂化及其结构特性和电化学行为的深层次影响。


Q

您当选了Carbon Energy首届青年编委,您对Carbon Energy 期刊的未来展望是什么?

Carbon Energy自创刊以来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不遗余力地在文章内容、编校质量、宣传推广方面精益求精,在办刊之路脚踏实地。希望Carbon Energy能够收录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论文,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灵感源泉,增强核心竞争力。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未来Carbon Energy能够推动能源、材料、化学等前沿领域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顶级期刊,成为引领的新航标。


Q

您职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呢?您觉得对您的职业影响非常大的人是谁?

我认为能够把个人的爱好做成自己的事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同时,如果能够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国家事业之中,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那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另外,在选择研究方向上,要努力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选择感兴趣的领域,这会在探索科研的道路上充满兴趣,朝着做出具有创新性和影响性的研究成果持之以恒地努力。

对我职业影响非常大的人主要包括四川大学的郭孝东教授,作为郭老师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他给予我学术上的悉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生活关照,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准则;四川大学的钟本和教授,尽管钟老师年过八十,但是仍然工作在科研的第一线,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时刻激励着我勇往直前,不断进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郭玉国研究员,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在科学问题上卓越敏锐,处事工作中利落高效,交流指导时一语中的,这些潜移默化的身教言传带给我深远的影响,使我受益匪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晓东院士,始终教导我做更深入更基础的科研,做能够产业化的应用研究,特别是科研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成长中的谆谆教诲,是伴我一生前行的珍贵财富。最后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人是侴术雷教授,回想去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与侴术雷教授一起加入温州大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侴术雷教授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宽广的胸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对待科研一丝不苟,对待工作和生活热忱饱满,对待学生和蔼可亲,是我学习的楷模和典范。另外,对我在工作和生活上非常的支持和信任。目前,我们正在一起携手努力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进程。


Q

您认为什么是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您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有什么标准?您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有什么建议?

我认为求实创新、持之以恒是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我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主要是看重学生对我的科研方向是否有兴趣,有无踏实肯干、不折不挠、积极向上的求知精神等。我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的建议是要具有不断探索真理的工匠精神,对科研要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Q

科研工作之余,您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您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劳逸结合是我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原则,在工作上我会采用“四象限法”,按照轻重缓急处理工作,做到高效、准确。适当的劳逸结合就像一个充电的过程,能给予我充足的体力、健康的身体机能、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思考能力。平日里,我最大的爱好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和健身。我会投入一定的时间充分享受运动带给我的快乐与充实感。同时,运动也能够让人变得开朗豁达,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


--END--

推荐阅读


1

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张华彬助理教授

2

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姚永刚教授

3

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李鸽助理教授

4

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张如范教授

5

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李犁教授

6

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陈胜教授

7

Carbon Energy人物专访—陈宇教授

结尾3.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37-1357220.html

上一篇:[转载]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Carbon Energy:锂离子电池领域预锂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下一篇:[转载]王楷&张高科&肖遥 Carbon Energy: 表面硫化[Bi2O2]2+层的微结构调控助力光催化低浓度CO2转化
收藏 IP: 60.12.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