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小议科研助理制度 精选

已有 6640 次阅读 2022-9-28 08:18 |个人分类:科搜研手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看到国内的新闻说今年科研助理岗吸引14万人就业,其中应届毕业生超12万。其实这是个对国内科研挺重要的消息,说明国家开始有意发展职业化科研了。

这里的科研助理职责为:

博士后、科研辅助研究、实验技术、技术经理人、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科研助理工作

其实要分成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博士后等职业科研岗,另一部分是职业助理岗。前者在中科院体系已经搞了几年了,名曰高级科研助理,实际上采用的是3+3的考核制,属于预聘-长聘的变种,考核通过基本就副研究员了。后者则属于纯助理岗,专门处理杂事,降低专职科研人员的日常管理负担,这种拿事业编吸引毕业生也算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措施。

与职业化科研对应的则是作坊式科研。很多课题组管理水平处于农业社会靠天吃饭,报账、仪器维护啥的都依赖研究生,但研究生属于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好不容易培养个熟手,毕业就跑路了,这对课题组日常运行效率打击很大。而职业科研岗则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晋升通道与机制,有利于课题组新陈代谢,考核标准公开后可以给课题组长规避一些走关系留人的请求,这也是科研作坊时代的遗毒。

其实科研机构与大学本来就有行政岗,但科研助理跟行政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行政岗的人去维护实验室安全属于外行指导内行了,实验学科科研助理是需要本科硕士的专业背景,很多就是课题组前成员,做科研助理所需的科研技能与行政能力同时具备。估计很多科研助理长期也有可能选择读硕博走学术路线,可以算个适应过度的岗位。

但博士级别的科研助理岗基本就是因为当前教职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现在每年博士招生超过10万,毕业超过6万。新增教职数虽然也在增加,但大概在每年最多3万这个水平,课题组长这个水平一年大概只有2-3千,而且新增教职是开放给资深研究人员的,这些人大都有几年博后经历。因此为了缓解教职数与应届博士毕业生间的差距,势必要在博士与正式教职之间插入一个职业来缓解高学历人才就业压力。

上面的情况隐含假设是社会上普遍认为读博要做科研,博士毕业生在求职上自然会往教职上卷。教职供应不足会导致出现新名词的职位来留人,但另一个问题则是当前科研机构又缺人,特别是缺人完成快结题的项目,但体制上考虑长远人口年龄结构无法给更多教职,也就逼着科研单位创造新岗位。科研助理待遇虽然不比业界,但也足够体面,有些甚至优于编制内教职,所以眼下这个现象其实是科研新人与科研机构的一种对赌。科研机构提供平台与可依靠的课题组,科研新人提供创造力,对赌3-5年,赢了教职上岸独立课题组,输了转行。从科研机构而言,相当于拿一个临时性高待遇投个天使轮,赢了收获科研新星,输了及时止损换下一波,概率上不亏。

从个人视角,如果你是硕士本科,毕业了没有理想工作,对科研还有些想法,可以通过这个职位去了解下课题组如何运转,但可以预见不会有太多创造性的劳动。如果你是博士,抓住机会搏一把,但能否留下都是看成果而不是努力,任何课题都有风险,但如果你对科研无感且已经拿到业界工作,那么没必要在科研助理岗位浪费时间。

其实美国的科研助理岗挺成熟了。我之前在纽约工作的实验室除了暑期来几个关系户高中生刷简历,大部分科研助理都是本科或硕士,有些隶属课题组,有些隶属实验室。他们很多就是为了攒一下读硕士或博士的学费才做这个岗位的。同时,科研机构内部人员读学位有的报销部分学费,有的减免内部申请费用且因为做科研助理时熟悉了实验室课题组长,所以真开始做科研也是轻车熟路。从待遇上看,美国科研助理岗一般是不低于同学历平均工资的,几乎一定比博后或博士工资高,所以美国很多家里没矿的又不想贷款太多的通过科研助理来做职业过渡也挺好,起码你接触的人学历都不低也比较人性化。在他们看来,做科研助理并不是耽误时间,而是类似间隔年这种给自己职业规划做个缓冲。

总之,国内开始推进科研助理是个好事,可以对高学历人才更好按自己的需求与职业规划进行分流,也可以壮大下科研行业的后备与支撑型人才队伍。不过具体到个人如果只想找个地方交五险一金而不做职业规划,那么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找下方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0956-1357140.html

上一篇:质谱解卷积
下一篇:马鞍山学院邮箱问题
收藏 IP: 66.30.36.*| 热度|

7 徐芳 周忠浩 郑强 曾跃勤 李毅伟 晏成和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