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02

已有 1823 次阅读 2022-9-6 06:21 |个人分类:工程热力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02

2022-09-06草稿

2022-09-08定稿

王安良

按:一早(6点)就到办公室,备课。2022-09-07对我来说是个纪念日,正式留校工作十六年。这段时间,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披星戴月”。

第二次网课于2022-09-07上午9:50-12:15开展,实际上课准备时间提前20分钟,而备课则至少始于六号。

俗语说得好“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备课重要性由此可见。

讲解基本概念、内容的过程中,线上互动是新考验。我预先设计了几个题目,在适当的地方抛出来,并点名提问,效果还不错。听课老师课后对其中两个题目的提法,跟我进行了讨论,给了一些建议。

我新学了一招:用画笔来画草图和写公式。

本想细讲The Zeroth law[1],实操时认为有些内容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讲授较好。课后跟同事讨论的两个问题是:

1 大气压强跟重力加速度(扩展至万有引力)是否相关?

2 可逆循环与不可逆循环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能否“画”重合?

我一直认为《工程热力学》不仅属于平衡态热力学的范畴,自上世纪初爱因斯坦奇迹年之后,工热和热力学就换道发展了,而且几乎是“南辕北辙”。

经过这十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工程热力学》和《热力学》各自穿越“极点”,准备在太平洋“对撞”。至于它俩是撞出“火光”,还是插肩而过,关键在于“熵”。

从克劳修斯、开尔文到玻尔兹曼、爱因斯坦,偶遇薛定谔和香农玩票似的“量场”与“纠缠”,再到朗道、Carathéodory、吴大猷、王竹溪等等的汇编,热力学已完成了技术化和工程化;而工热则被“不可逆”、“非平衡”、“相变和突变”、“非线性”、“跨尺度”、等等稍微绊了点脚步,跌跌撞撞也挺过了“临界点”。

它们冲破了实验与理论的两朵“乌云”,重新相向而行,画弧为道,基本概念、逻辑和框架各自业已完备,在熵论和悖论驱使下,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 C.J.Adkins, 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3rd ed.) Cambr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71524-1354145.html

上一篇:《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01
下一篇:《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03
收藏 IP: 219.239.227.*| 热度|

7 李宏翰 孙颉 杨正瓴 伍赛特 宁利中 罗春元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