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04——阅读笔记

已有 1778 次阅读 2022-7-27 16:45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04
【 作 者 】华杉
【 ISBN 】978-7-5321-7167-5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笔记

       明主贤臣,是贤臣造就了明君,还是明君成就了贤臣?我认为先有明君,因为选择权在他。
       为人臣者,要么投其所好,要么退而求去,没有能逆着上意而行的。这就是《大学》里讲的“一人定国”。 


       赵充国追求的战略目标,就是他说的六个字——全师、保胜、安边。
       全师,是保障部队安全。就像巴顿将军说的:“为国牺牲,那是敌人的事。
       保胜,是要保障取胜,不打无把握之仗。
       军事胜利不是最终目的,安定边疆才是最终目的。制定战略要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战争是为了长期和平。 


       在朝廷会议上,公卿大臣们为什么会一致认为要马上出兵呢?根本就没有什么“一致认为”,只是两个一致,一是一致的集体情绪,二是跟皇上保持一致。
       如果我是决策者,我只听在该方面所信任的专家的,不听其他人的;如果我被别人征求关于某方面的意见,而又不是我的专业领域,我就把嘴闭上,不发言。
       尊重专业的尊贵和权威。 


       保密意识,就是要对你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保密。如果你认为跟他说没关系,而他也认为和别人说没关系,这么一个接着一个的没关系,就等于告诉了全世界。 


       别人对我们的话断章取义,我们总是很愤恨。但是,对别人的话断章取义,其实是每个人的天性。
       我们都习惯从别人的话里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要么找一些符合自己期望的,盲目相信;要么拿着筛子筛出对方话里的漏洞,用于辩论。
       所以自己的话被别人断章取义,也不算冤枉。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出现了问题,谁的责任?我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改善。 


       古代制定称号,一定找一个象征物,远的从天地间各种事物中选取,近的就在自己身上选材。
       经书称君王为元首,臣子为股肱,表示他们是一体的,相互扶持,才能成功。所以君臣相配,是古今常道,自然之势。 


杨恽之死,值得好好学习。

  • 不能受不得委屈。特别是家世太好的人,容易受不得委屈,少年得志大不幸,这就是杨恽的写照。

  • 对自己的功劳要随时清零。你有功劳,国家已经回报你了,之后就应该马上清零,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功劳当资本,而要当消费品。

  • 一切都要不断获取,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所有的一切,功名利禄、权力地位,甚至人身安全,都需要不断地获取,不是一劳永逸的。

  • 不要有怨气,因为怨气会杀人。

  •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杨恽的利器就是他的才华,皇上要惩罚他,他却要显示我过得比当官还要好!

  • 没有只能你杀别人,别人不能杀你这回事,那杀人的,也被人杀;那想害死别人的,也被别人害死。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中庸之道——致中和。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财务自由”,完全是虚幻的,没有人因为钱多而获得财务自由,只有因为勤奋和善于持家获得财务自由。 


       看一个战略问题,有两个关键:一是你能往后看到几步,二是你能算清楚自己能做到哪一步。
       发生一件事情,马上就要思考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后果?它未来会怎么发展?我如何应对?能不能应对?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反之,领导者的灾难,往往也是一种性格缺陷。
       性格决定命运,天大的智慧和本事,也突破不了自己性格的天花板。
       就像刘奭,他贵为皇帝,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是,他却有一个巨大的和帝位不相称的性格弱点——懦弱。他不杀弘恭、石显,不是智力问题,不是不知道自己被骗了,而是懦弱,把这两个称心称手的人再杀了,一大堆事自己还得重新安排,这巨大的责任让他恐惧,他也就假装糊涂,接受他们的辩解了。 


       说话的艺术,既要给对方听你话的理由,又要鼓励对方,赞美对方。也就是说,既要讲逻辑,又要有修辞。
       薛广德是既不讲逻辑,也不讲修辞,只提要求,并且把自己放在皇帝的对立面,一上来就怼死了。听他的,则他是忠臣;不听他的,则君是昏君。这谁受得了!
       逻辑与修辞,这是说话的艺术。读者在历代名臣的谏言和奏章中,可以仔细去体会学习! 


       大赦,是权宜之计,不是常典。汉朝初兴时,在秦朝战乱之后,大愚之世,几乎人人都有罪,家家可抓起来判刑,所以才约法三章,颁布大赦令,荡涤秽流,全社会重新开始,这是当时的时势使然。
       后世承继先祖功业,相沿成习,大赦成了惯例,这就不合时宜了。
       到了孝景帝的时候,七国之乱,异心并起,奸恶狡诈,不一而足;再到武帝末年,赋税繁重,群盗并起,再加之以太子之乱,巫蛊之祸,天下纷然,百姓生活困难,无所依赖;或者后来光武帝之际,又是拨乱反正之后,这种情况,又可以大赦了。 


       要警惕那种“只有决策理由,没有决策依据”的决策。
       冯奉世要四万兵,前后分析很清楚,已经是最低标准的要求。
       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他们说一万人就够了,有决策依据吗?没有任何依据!但是他们有理由——百姓秋收农忙时节,不宜多征发。理由很清楚,但是,这跟兵力够不够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决策过程很典型,我们经常遇到,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困难”决策,而不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决策。 


       投入越大,风险越小,成本越低,因为成本主要在于一战而定,在于不拖时间,在于不反复,不要指望“四两拨千斤”,四两拨不动千斤;不要指望“花小钱办大事”,小钱办不了大事,无非是增大风险,拖长时间,花更多钱。 


       ‘审好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能审查自己的好恶,理顺自己的性情,王道就在其中了。)
       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自己不要太明察秋毫(不能宽容别人);
       寡闻少见的人,要警惕自己不要太闭塞(被人蒙蔽);
       勇猛刚强的人,要警惕自己不要太狂暴(容易伤害他人);
       仁爱温良的人,要注意自己不要太优柔寡断(不能决断);
       恬淡安舒的人,要注意自己不要有拖延症(耽误大事);
       胸襟广阔的人,要注意自己容易遗忘(没把事情放心上)。
       总之,一定要审查自己该注意的性格缺点,时刻告诫自己,改正自己,然后能致中和,恰到好处。 


       一个预言家,他的预言一定要少,而且要留出各种解释的余地。否则就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脖子上的绳索越勒越紧。 


       孔子说:“政者,正也。”搞政治,就是一个“正”字,政道之本,在于正己,君王自身要正。正的关键,在于平直真实。 


       《孟子》说,奸臣有两种——长君之恶与逢君之恶。
       长君之恶,是助长国君的恶性,所谓助纣为虐。不过,孟子说,长君之恶,那还算是小罪,因为他只是不敢违抗君主,或不舍得因违拗而失去权位,听命行事嘛。
       什么是逢君之恶呢?那国君本来没想到要去干的坏事,他引诱国君去干。或者国君想干,但是还不敢干,不好意思干,而这时候,有奸恶之臣加以逢迎,给国君找出理论依据,帮助他自欺欺人,让他无所忌惮、理直气壮地干。这才是最坏的家伙。 


       一个决策故事,背后是人性的三个毛病:一是拖延症,不能及时行动,更不能提前行动;二是侥幸心理,不管问题有多严重,他都能自欺欺人认为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事儿;三是自用自专,总想推翻别人的意见,按我的意见办! 


       “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
       要记得别人的功劳,忘记别人的过错;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不要看他的缺点。
       他的缺点又对你没什么用,你看他干吗?只有把每个人的优点都发挥出来,才是领导力。 


       思考决策,要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
       一切决策都服务于目的,而不是悬在半空中思考,表面上有“决策依据”,实际上是一种目的不明的盲目。 


       软弱的人,都有一个“忍无可忍”的底线。欺负他的人,也知道避免“触底反弹”,逼到这一步,也就不往下逼了。
       逼迫你的人,他是一定要逼到你忍无可忍才停止的,而且一定会得寸进尺,争取突破,进一步拉低你的底线,为什么不在第一步就制止他呢?底线会被不断突破,而每一次退让,都是削弱自己,最终就发展到王莽篡汉。 


       如果当时有心理医生,他去分析皇帝的童年,分析他的原生家庭。可是啊!天子哪有什么原生家庭,每一个皇上,都成长在残缺的家庭,都有不幸的童年,要皇上心理健康,那是小概率事件。 


       有时候忠臣看起来为国负责,实际上没负责。这种奏书,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把问题摆出来,责任再推给皇上而已。回去再哀叹:“没有办法啊!”实际上是自己没有用心,没有殚精竭虑去想办法。 


       孔子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
       复礼,并不是恢复古礼。复,是反,反己之身的反,反求诸己的反,就是在自己身上践行礼,遵循礼,就是知行合一。 


       决策总是情绪大于逻辑,即便有逻辑,也需要情绪的参与,才能完成决策。
       而执行动员,也是动员大家的情绪。情绪怎么来的呢,就是看到了一个他期望的理由,一个利益,他就被吸引过去了,智商立刻降到零,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没了。
       投入不够,往往是事情办不成的主要原因,而情绪总是会驱使人们选择投入最小的方案。 


       《论语》里有一句,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这里的鬼,狭义上指自己的先祖,广义上指自己分内的祭祀。
       祭祀,是为了崇德报恩,不是为了求福避祸。崇德报恩而祭,是礼,是本分;求福避祸而祭,就是谄媚。
比如你拜佛,那你必是信佛,按佛的话去做,按佛的价值观去行,那佛便是你的神,你当祭当拜。只觉得拜他一拜,他或许会保佑你,那就是谄媚。你都没在他的价值观道路上,他怎么够得着保佑你呢?
       祭祀是最大的庄严和诚意。不是崇德报恩,缅怀亲人,而是讨吉利,为子孙祈福,称不上祭祀。
       【看到此段非常感慨,想到近几年对疫情的国家哀悼,对抗美援朝战士遗骸的公祭。祭祀,是为了崇德报恩,是最大的庄严和诚意。】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这是治国的“九经”,就是九大纲领。



       这种情况很典型,就是下属想立功,鼓捣老板去占对方便宜。
       老板本来不需要,但是一来能多占一点便宜也不错,二来不想打击“忠臣”的积极性,就默许他去试一试。那人志在必得,而对方则觉得莫名其妙,义愤填膺,于是双方就闹翻了。
       想“立功”的人,往往给组织带来最大损失。 


       杜业如果一开始就建立的是“不粘锅”形象,人人都知道,就不会有王立请托的信。
       如果做不到这一步,那就按游戏规则来,那就是防不胜防,你也只能认赌服输了。 


       领导者的意志力强,小人自然不敢妄想乱动,这就是“本强则精神折冲”,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折断他们想冲过来的邪谋。
       谷永这份奏书,差不多把皇上骂得狗血淋头,但是他也没事。可见成帝确实是一个宽厚的君王。
       成帝性格软弱,意志薄弱,既不会屠戮谏诤之臣,也管不住自己的欲望,管不住皇亲国戚,甚至也管不住坏人,所以对人对己对国家,都放任自流,全国人民就要为他的放任自流买单了。 


       但凡上中下三策,你找那最笨的,花钱最多的,耗时最长的,往往就是上策,就是胡三省说的“孟浪而惊世骇俗”了。虽然它看起来最贵,实际上最便宜,一本万利,而且是万世之利。 


       郑崇之死,自己也有责任。知道皇上是昏君,谏则谏矣,为何出语就要顶撞呢?
        这是性格弱点,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1348988.html

上一篇:华杉讲透资治通鉴03——阅读笔记
下一篇:拼命活在顺其自然的瞬间——阅读笔记
收藏 IP: 1.202.1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