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k

博文

须得重视植物次生代谢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合成生物学方向的R&D

已有 5245 次阅读 2022-7-17 11:49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须得重视植物次生代谢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合成生物学方向的R&D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从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植物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作为传统静态生化研究上,称之为次生代谢途径上所涉及的分子水平(大分子,中分子及小分子)代谢产物或中间体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自然,这一研究过程的基础,是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家所奠定的,于是导致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与开发(或发展)的重大进步;自然这就是称之为动态生物化学的研究过程,特别是自从DNA双螺旋结构学说发表以来,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0年代以来,进入新世纪,以DNA的分子克隆与遗传工程,在生理活性物质胰岛素和人生长激素的突破,开创了现代称之谓“细胞工厂”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药物(或API)的先河。进入新世纪,这一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所谓“代谢工程”,“细胞工厂”,“生物制造”,“工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工”等科学-技术名词充斥于新旧媒体,以至于近年吸引资本市场的《合成生物学》R&D,甚至更大尺度上全球人类关注的“双碳”环境议题,即“碳达峰”-“碳中和”《合成生物学》科技创新有关系。

笔者本文此处介绍与我职业道路50年密切有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 4.3.1.5) 及其工业生物技术应用研发进展。PAL是仅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酵母,个别细菌)的酶类。在《植物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2000)的有关章节对PAL是如下表述的。PAL(酪氨酸酶,TALl) 苯丙素代谢的中心酶。在大多数维管束植物,苯丙氨酸(Phe)是高度优良的生化代谢底物,但是在单子叶植物,确实能够利用Phe和酪氨酸(Tyr);PAL也能够在少数水生植物检测到PAL酶活性的存在,可能它的功能是代谢生成简单的黄酮类化合物,例如C- 葡萄糖酰-和毒蚕豆苷。在水生植物并不存在木质素,于是PAL(TAL)的酶促反应步骤,和多样化的苯丙素,及其苯丙素乙酸酯代谢途径产物成为了陆生植物定植的关键。

在所有植物次生代谢研究中,或许可以说PAL酶学是开展了最广泛的研究。在某些植物PAL是单基因编码,而在另外一些种类又是多基因家族的产物;PAL酶活性不需要辅因子,经由PAL反应引发出的铵离子,经由谷氨酰胺合酶和谷氨酸合酶催化而得以循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依据植物苯丙素代谢中,Phe作为优良底物,经由PAL酶反应脱氨,生成反式肉桂酸,而该肉桂酸继续进行代谢反应,进入陆生植物的重要木质素循环。恰好在这一代谢节点,可以实现PAL酶反应的逆向合成反应,即利用肉桂酸和氨直接合成L-Phe;其时美一家公司在肯塔基建厂,实现工业生产L-Phe产品。有力推动了工业规模阿斯巴甜(APM)(L-天冬酰-苯丙胺酸甲酯)新产品的生产,L-Phe产品自那时的每年全球50吨水平,迅速提升到百千万吨级水平。

国内笔者首先在1985开展了这以技术途径的L-PheR&D。经由从本土滇西芒果园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高活力高稳定性的PAL红酵母CIBAS A-1401菌株,经过小试-中试-百吨级的中间试验,从1998-2005共计由国内3家企业生产出2000多吨L-Phe产品,有力推动了我国APM的产业发展。同时还借助化学-酶法的PAL合成实现了对20个芳基丙烯酸的立体氨化合成L-芳基丙氨酸的合成研究;并于998年秋在广西桂林的酶催化机制国际学术会议上参加了学术交流。

可见,开展如标题所示的“须得重视植物次生代谢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合成生物学方向的R&D”,正是如今我国新一代科学家开展创新研究与发展《合成生物学》的很好机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804-1347604.html

上一篇:苯丙酮尿症(PKU)开发生化药酶(PAL)制剂国内条件成熟,为何至今毫无进展?
下一篇:植物天然产物或次生代谢产物评述
收藏 IP: 60.255.166.*| 热度|

3 郑永军 李宏翰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