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行评议在以往的学术出版过程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近现代以来,人类的科技文明呈现加速发展之式,各种思想、理论、技术发明、学术成果呈几何级数般的增长,论文数量浩如烟海。这导致一些问题,如:
(1) 灌水式论文爆发增长,导致真正有价值的论文被淹没;
(2) 论文发表过于注重形式,已经成为八股范式,大量有新奇思想的论文因为不满足八股范式而得不到及时发表;
(3)学术期刊的审稿周期过长,跟不上当代社会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快速迭代的需求;
(4)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出版形式单一,虽然从纸质出版改成了电子出版,但形式和纸质出版毫无二致。要知道,以文字+图表的方式来体现复杂的学术思想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多么的落后!
笔者从2017年以来就意识到并思考过上述问题,甚至有打算做一个新型的学术社区来变革这一情况,但后来一直限于琐事,而未能实施。同行评议存在的问题其实国外也有意识到。2018年笔者碰巧在UCL旁听了一个社科方面的学术会议,就是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不过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改变。
也就是说,当前学术期刊无论是出版形式还是出版周期都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必须有其它形式的学术平台作为补充,并逐渐改变学术成果发布的生态。改变上述现象当然不是一蹴而就可实现的,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同行评议做起。笔者对于国内学术期刊有如下几点建议:
(1) 期刊编委会应切实承担起首席编辑(Chief Editor)或者区域编辑(Area Editor)的责任。而期刊编辑部只承担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不要介入学术部分,而将学术沟通和分配任务交由编委会去执行。仿照国外期刊的2级评审制,即首席编辑(Chief Editor)或者区域编辑(Area Editor)初步审查一下文章有没有明显的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以及是否符合本刊投稿领域等。之后分配几位审稿人来进行同行评议。编委会成员一般不是固定的职位,而是由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授兼任,任期要有限制。
(2) 对审稿人要有考核与培训。国外义务审稿的形式并不太合理。审稿应有报酬,这样才能责权对等。还应对审稿人进行相关审稿技能方面的培训,以达到期刊编辑部的要求。建议学术界建立统一的审稿人登记制度,并举办审稿规范性培训。对于审稿意见要有鉴定,如果发现审稿不认真,不负责,或者提供多次错误审稿意见的,期刊要有相应措施。
(3) 投稿人对审稿意见要有争议权。在仲裁监督下,允许投稿人抗辩审稿意见,审稿人也需做出回复。改变目前同行评议中,审稿人掌握论文发表生杀予夺大权,而不允许投稿人抗辩的情况。在这其中,期刊编委会成员要发挥监督仲裁作用。
(4) 严格规范审稿周期。一些期刊审稿周期冗长,还不许投他刊。应规定一个审稿期间,比如三个月已经算是比较长的了,超过三个月,作者有权投他刊。
2022年6月8日
(以上文字,如要引用请注明来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