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源氏物语》悦读3

已有 1566 次阅读 2022-3-22 10:51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源氏物语》悦读笔记3

2022-03-22草稿

王安良

按:续上篇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71524&do=blog&id=1329358;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71524&do=blog&id=1330214


  《源氏物语》[1]被称为“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绝非浪得虚名。

  作为一千年的“日记体”小说,与某些所谓的“日记或纪实文学”相比,更像历史书或日记。

  我觉得这个题目就很“有趣”,主角是源氏公子和他的“情人”或“情人们”,跟《红楼梦》的情节有点类似,但更“原始”和“粗糙”,或者说最早的《金瓶梅》。从日常“吃喝拉撒睡”来讲“故事”,与其说“物语”,不如说是“心语”、女官情话,在一千多年前,一般东方人看来,“物”与“心”是合体的。一个女人以一个男人为主角写“小说”或“日记”,用贾宝玉的话来说:完全是“意淫”。

  从科学(或哲学)的角度来讲,一千多年前,在科技最发达的东方,人们才开始逐渐学会区分:人、物、神、鬼,沈括的《梦溪笔谈》既是其杰出代表。东方的翰林院要远比西方的神学院更具有“学术性”和“开放性”。

  真正地把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千年来西方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伽利略和牛顿来算,不超过五百年。“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若从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算起,不超过一百五十年的时间。“经典的”物理学(甚至科学),若从瓦特和卡诺算起,到二十世纪初,玻尔兹曼和范德瓦尔就已经终结了。之后,“现代”与“古典”逐渐发生“纠缠”,直到H氏和“爱氏”先后死去。

  那么,现代物理学(热力学或科学)“终结”了吗?此需“科学学家们”怎么看了。我摘抄一段刘老师的话“当欧洲致力于将物理知识定量化、理性化的时候,我国却停滞不前了。1600-1687年,即明万历二十八年到清康熙二十六年,不仅战乱连绵,更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尊儒崇文、轻视工匠技艺,加之小农经济的不求进取、不求量化,这就必然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并且逐渐拉大了差距。”[2]……

  换句话说,我们落后于“经典物理或科学”时代,而非现代。这一点,日本则自一百五十年前以来,逐渐超越了我们。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精确”地区分了“物之理”“道之理”和“情之理”,这不一定是全部,至少是原因之一。用热力学的“行话”来说,现代日本物理学家们大部分清楚“热力熵”与“信息熵”及“数学熵”的本质区别,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模糊之,是“后现代”。屡试不爽。       

参考文献

  1.  (日) 紫式部著 丰子恺译,源氏物语,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2. 刘佑昌,现代物理思想渊源——物理思想纵横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清华大学出版社(修订版),201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71524-1330532.html

上一篇:《源氏物语》悦读2
下一篇:《源氏物语》悦读4
收藏 IP: 219.239.227.*| 热度|

2 李宏翰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