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千年来,人类的大脑结构并没有变化,现代许多理论或思想的源头为什么仍然是易经和道德经呢?2000多年前的古人,真的比现代人聪明?特别是在情感和认知方面?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今注》的译文是:“能察见细微的叫做‘明’,能操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智慧的光,反照内在的明。不给自己带来灾殃;这叫做永续不绝的常道。”
“见小曰明”是说:对要处理的事情了解得很全面透彻,掌握它的所有细枝末节,能做到这一点自然是明。例如,《韩非子》里说:大臣箕子看到商纣王用象牙来做吃饭的筷子,觉得大事不好,感到害怕,他认为您竟然能用象牙做筷子吃饭,那么用犀牛角或者碧玉、美玉来做碗和杯子才能配得上象牙筷子。如果您用这样的碗和杯子,一定不会喝一般的菜汤,山珍海味一定要吃上。如此,漂亮的衣服,楼堂馆所要配上。从用象牙筷子这一个细节,箕子就判断出来商纣王会腐化。果然,商纣王有了一系列的腐化的行为,结果是亡国。
商纣王的腐化过程告诉我们,无论是坏人还是坏事都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都是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的。这个过程的起点,往往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以要“防微杜渐”, “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志·蜀志传)。再例如,实验室主管或导师也能从小事中发现迹象,能从细微处看到线索:经常迟到的,可能是晚上常加班的,经常迟到加早退的,个人生活通常有点复杂;凡事拖延推诿的,除了责任心外,业务或技术能力往往不充分,有畏难情绪的表现等等。
能够从小事中看出端倪,从细微中发现联系,都属于聪明的人。但聪明的人不一定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渊(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因此,“见小曰明”也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推断的出来或联系起来,如果缺乏经验,这种推断或联系也可能是错误的,就是不一定能够做到。所以,更要紧的就是要懂得“致强之道”,这个“致强之道”乃是“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老子“守柔”, 就是不过分张扬自己,不锋芒毕露(这个也会干、那个也会干,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他人岂不黯然失色?),低调并保持谦恭的态度,低头把自己的事一件一件的做好做实摆在那儿, 实力在那放着,你说这种人强大不?所以,“守柔”指的乃是一种因循自然而不强为、不妄为的状态,也即有警示世人的一面。若不能守柔而妄生求胜争竞之心,得失之间你的心就不会平静,则一欲满足、又生一欲。例如,在荣誉、地位、利益等面前,做到得该得到的,放弃某些非必要的荣誉、利益等也非易事。有些事,不着急,你们先来,是你的,别人也抢不去,这样就会躲过某些明枪暗箭,是谓“无遗身殃”。
生活中仔细体会“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的道理, 才能做到“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未必做到,但起码这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以这种态度去做人,这个人的境界就会很高。
无论平台大小,无论环境如何,有知识,有容人的胸怀,有分辨是非的洞察,时时怀有感恩之心,才能比别人走的更远!(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326229.html ),才能做到“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