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pla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ggplan07

博文

贰:关于读书笔记

已有 1473 次阅读 2022-3-20 10:2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阅读小组为了保证阅读效果,要承诺写读书笔记:以输出带输入。“这些读书笔记有一个使命,就是能给没看过的人,快速建立起对本书的认知地图,并且能看到它在真实生活中的迁移力量。”

  我理解的认知地图主要就是书的概要介绍,包括你对书的描述、批评(好的或坏的)、知识补充。同一本书不同版本(或出版社)的对照,甚至不同译者的对照(如果有,不过这一点有些训诂学的味道了),也许还包括纸张字体等其他阅读体验的因素(如果有)。如果可以话增加同类比较(管理史其他书籍的介绍)、拓展(管理类其他书籍的介绍)、横向比较(比如物理学百年史、生物学百年史)。

  但小组还强调了在读书笔记中要拓展并强调实用,在概要介绍的基础上又强调了要现实生活的迁移。(我不清楚这是不是组织者原创的词汇,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好几个人问这个词汇的具体涵义,但不得不说,这个词汇应用的很好,不但透着一种技术精神,而且用词很准确,没找到更加准确的替代词汇)。意思是说你所读的内容在现实的或具体的或真实的生活中所起的意义与作用。因为你可能读的是一种理论,甚至是久远的理论(比如论语和庄子),那么现实意义是什么,或者在其他领域的意义。此外如果有,最好,那就是你自己的实践体验。

  确实有专门的读书笔记,特别是经典著作的那种解读,广泛的讲布道就是一种读书笔记,基督教特别强调在布道时要讲“主说如何如何,而不能是我说如何如何”。南怀谨曾仕强估计也是这种读书笔记。但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某一本书的序和跋(但现在这种文字也日渐稀少了)。个人习惯判断书的好坏的第一步就是看有没有序或跋(或译者前言后记之类的)。哈,第零步是撕掉腰封和封皮。过去判断是否经典是看有没有书签线,现在这一条已经不灵光了,因为书签线都快成一种传说了。

  读书笔记的段子不太好找,因为过去很多故事可能不算是关于读书笔记。汉书可以浮一大白,张饴和的字可以下酒,这都是说阅读的快乐,或者对某一件作品的意识流般的推崇。传统作品中“人间词话”是最好的了,现代文学中有人说木心的“文艺回忆录”也算这类。最近的纳博科夫“文学讲稿”比较火,一个俄罗斯人在美国的文学讲稿,应该符合阅读小组要求的:有梗概有迁移,关键是还有应用。他的小说也很火,读过“洛丽塔”和“微暗的火”。前者最有名,但我觉得后者写的更好,或许是因为“微暗的火”读的比较早。

读书笔记中比较好玩的故事莫过于梁启超写书评了:1918年,梁启超和蒋百里一起去欧洲旅游考察。回来后蒋百里写了一本游记并找梁启超做序。序在很多地方与评论是一样一样的,梁先生看在驴友的份儿上奋笔疾书。不料,那是万万没想到呀,一口气写了五万多字。可要提一句那蒋先生的书也只有五万字。序言和正文字数竟然一样多。哈,当然了这五万字的序后来单独出版了,又反过来请蒋先生做的序,成一段佳话。

  还有另外一个不太紧密的故事,法拉第写听课笔记:法拉第开始第一个讲座是塔图姆,因为详细的笔记而感动了老师,就给了法拉第一张戴维讲座的门票。同样的笔记感动了戴维,给了他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室助理。从此,法拉第开始了科学之路。(当然了后来两人也发生了龃龉)但需要强调的是,没受过专业的数理训练终是不行的,他的磁力线确实可以降低电磁学的入门门槛,但是若想构造完整的电磁世界,这个能力还是不够的,只有等后来麦克斯威才能实现。或者说读的能力超强的法拉第在写作能力是欠缺的,而生活中两种能力最好是平衡的,或许这也是这次经典阅读的初衷。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读书笔记能写成什么样现在还不清楚,写成一首咏叹调想法肯定只是天际的那朵白云,但一定会有梗概和迁移,再加上各种拓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内容并要风趣,因为这次不是自己来记录思想的,而是要送别人阅读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6855-1330237.html

上一篇:壹:选书
下一篇:叁:猜一猜【百年管理】会写些什么
收藏 IP: 36.48.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